谱写新时代更加出彩的商丘绚丽篇章
1月4日上午,商丘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市工人文化宫举行会议。商丘市人民政府市长摆向阳作了《政府工作报告》。两个小时的报告中,赢得了与会代表一次又一次热烈的掌声。报告有哪些要点、亮点、关键点,本报融媒体记者进行梳理解读,选取其中的关键词呈现给读者。
《政府工作报告》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过去五年发展回顾;第二部分是今后五年的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第三部分是2023年工作安排;第四部分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本届政府工作回顾
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市政府攻坚克难、开拓奋进,圆满完成市五届人大历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生产总值突破3000亿元大关,在全省提升3个位次。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200亿元大关,在全省提升2个位次。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9.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5.2%,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产业发展提质增效
新型工业化步伐加快,工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较2017年增长25.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796家,较2017年增长56.9%,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制鞋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和制冷、超硬材料等11个百亿级产业集群持续发展壮大,力量钻石、惠丰钻石成功上市。
改革开放纵深推进
政府机构改革圆满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顺利收官。商丘海关顺利开关,商丘保税物流中心、民权保税物流中心先后封关运营。累计招引3亿元以上项目376个、总投资3118.6亿元。快递业务量居全国第39位、稳居河南省第2位,枢纽经济特色进一步彰显。
重点工程提档升级
商合杭高铁建成通车,阳新高速、沿黄高速、兰太高速商丘段加快建设。引江济淮工程商丘段主体工程基本建成。建成投产110千伏以上电网项目48座,新建改造电网线路1873.6公里,500千伏沙盟输变电站顺利投运,累计完成电网投资133.8亿元,新能源装机达273.5万千瓦。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成效明显,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7.1个百分点。供水、供暖、供气用户分别新增21万户、13万户、15万户,污水集中处理率较2017年提升2.6个百分点。中心城区新增便民公园、口袋公园、街头游园120个,城市建成区绿化总面积达4172万平方米。永城、柘城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宁陵获评国家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生态环境全面改善
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扎实有效,空气质量主要考核指标稳居全省前列。全部消除城市黑臭水体。森林商丘生态建设不断加强,累计造林52.8万亩,森林抚育44.5万亩,民权黄河故道湿地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5处国家湿地公园通过验收,数量居全省第1位。
民生保障更加有力
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始终保持在80%左右,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
累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93.6万人次,城镇新增就业45万人。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幼儿园696所,新增学位24.3万个,成立义务教育集团65个。
建成两个国家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建成县域医共体17家,县级人民医院均通过二甲评审,三级以上医院10家。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554.2万人、857.1万人,低保、五保等低收入困难群体实现应保尽保。
成功入选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城市。海军商丘舰成功入列,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城“八连冠”。“七五”普法圆满完成,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强化政府债务、金融、问题楼盘等领域风险防范化解。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
全市上下紧紧围绕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条主线,深入贯彻“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大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聚力扩投资促转型,产业倍增成效初显
实施工业“发动机”计划,工业投资增长稳居全省第1位。
实施农业“金土地”计划,主动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商丘农优”成为我市一张亮丽农产品名片。
实施服务业“金钥匙”计划,现代物流、商务咨询、商贸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和养老、育幼、家政等生活性服务业蓬勃发展。
●聚力抓改革谋创新,发展动能充分释放
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积极开展“万人助万企”“企业服务日”“企业家大讲堂”活动,利用重点项目建设“早餐会”、服务企业面对面工作“晚茶会”机制,努力打通堵点、解决难点、消除痛点。全年实际利用外资增速均居全省第一方阵,对外开放水平持续提升。
●聚力补短板强弱项,城市功能不断完善
实施“美好城市”工程,加快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短板。中心城区基础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
●聚力办实事惠民生,群众福祉日益增进
深入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商丘新高地建设。实施产业帮扶项目298个,带动31.2万脱贫户和监测对象稳定增收。建立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打造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三零”平安创建持续深化。成功入选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创建推荐城市。
●聚力转作风提效能,自身建设全面加强
坚持党建引领,巩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深入推进能力作风建设攻坚。
持续加强国防教育、人民防空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扎实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民族宗教工作进一步加强。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残疾人等事业健康发展。
今后五年目标任务
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商丘绚丽篇章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后五年是商丘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新时代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一系列战略部署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抓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坚持“讲政治、重担当、作表率、开新局”的工作要求,聚焦建设对外开放桥头堡、枢纽经济新高地,全力推进豫商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致力打造“七个强市”,深入实施“七大行动”,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团结拼搏、担当奉献、善作善成、勇创一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质量更高、效益更好、速度更快,努力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中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商丘绚丽篇章。
今后五年的主要目标
生产总值突破50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0亿元以上,城镇化率达到53%以上,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综合实力稳居全省第一方阵,目标“一中心、一定位、一引擎”,落实“七个高质量”工作举措。
一中心
即建设国家区域中心城市。锚定打造全国一流省辖市,优化完善城市空间结构,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建成产业、科教、医疗、商贸、文旅等区域中心支撑体系,商丘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影响力、竞争力不断巩固提升。
一定位
即“对外开放桥头堡、枢纽经济新高地”发展定位。实施制度型开放战略,对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全面建设中原—长三角经济走廊先导城市,建成高铁、普铁货运集散基地和临港、临空经济区,打造国际进出口商品交易集散中心。
一引擎
即把豫商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成引领全市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按照“一年起步、两年成型、三年提升、五年兴城”,到2027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00亿元以上,建设豫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具有全国影响力、竞争力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成国家级开发区。
“七个高质量”
高质量构建产业体系
致力产业倍增不放松,推动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做强工业,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制鞋3个传统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分别突破2000亿元,新材料、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4个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分别突破1000亿元。
高质量推动科技创新
坚持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主动对接国家、省科技战略力量,构建以重点实验室为引领、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核心、科技创新基地为支撑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高质量统筹城乡发展
按照“一中心两组团五卫星城百镇区”的城乡一体发展体系,合理划分产业、生态、城镇空间,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按照“一核两翼三区四维”城市发展定位,持续实施中心城区崛起计划,打造“宜学、宜业、宜游、宜居”城市品质,塑造“净化、绿化、美化、文化”城市面貌,全面建设智慧美好现代品质之城。推进县城建设扩容提质,更好发挥连接城市、服务乡村的作用。
高质量打造营商环境
直面企业和群众所需,对标国际国内一流,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力争全市营商环境跻身全国一流,形成一批可复制、易推广、能见效的典型案例,力争市场主体达到100万户,不断提高发展活力和发展质量。
高质量推进生态建设
落实“双碳”政策,不断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巩固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成果,建成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把商丘建设成绿树常荫、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家园。
高质量促进文化繁荣
进一步弘扬商丘传统文化,形成以黄河文化、商宋文化为主脉,以庄周文化、汉梁文化、木兰文化等为分支,运河文化、忠烈文化、红色文化等交相辉映的文化体系,彰显商丘特色鲜明的文化底蕴。持续叫响“殷商之源·大美商丘”品牌,切实把商丘打造成为区域文化旅游目的地、殷商文化之源传承创新区和世界华商拜祖圣地。
高质量保障民生福祉
更加注重民生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稳步推动共同富裕。大力实施“健康商丘”行动,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成1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4个省域区域医疗中心,创成5家以上三甲医院。创造更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2023年工作安排
让新兴产业成为商丘经济发展的动力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与“十四五”控制目标统筹衔接。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市政府将着重抓好九个方面工作
●聚焦转型升级,着力推进产业倍增
提质发展传统产业。围绕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方向,引导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变革。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厚植新兴产业发展基础,打造一批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新增长引擎。让新兴产业成为商丘经济发展的澎湃动力。
前瞻布局未来产业。积极谋划布局生命健康、前沿新材料、人工智能、元宇宙等引领能力强、经济效益好、具备核心竞争力的未来产业。让未来产业成为商丘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梯度培育优质企业。强力推进上市清零计划,推动国容电子、神隆宝鼎、禾豆坊等企业主板上市。
做大做强开发区。突出开发区在经济发展中的主战场、主阵地、主引擎作用,按照“扩区、调规、优化、提升”的总体部署,扎实推进11个省级开发区高质量发展。
●聚焦创新驱动,着力培育发展动能
培育创新主体。实施创新型龙头企业、瞪羚企业培育提升专项行动,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4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400家以上。
做强创新平台。深化与河南工业大学、南京大学、郑州大学等产学研合作,共建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促进更多科技成果就地交易转化。
集聚创新人才。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加大柔性引才、项目引才、平台引才工作力度,全面落实人才补贴政策,强化子女入学、医疗、社保等服务保障,建成人才公寓2000套。
●聚焦投资拉动,着力实现项目突破
抓细项目谋划,抓好项目招引,抓实项目建设。
●聚焦枢纽经济,着力激发市场活力
提升枢纽基础能级,厚植现代物流优势,带动引领消费升级,让消费成为拉动商丘经济的强劲动力。
●聚焦改革开放,着力增强发展动力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加强对外合作交流,确保营商环境工作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聚焦城乡融合,着力拓展发展空间
提升中心城区综合承载力,做强中心城区服务业,加快县域高质量发展。
●聚焦农业农村,着力推动乡村振兴
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推进农业提质,增效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聚焦共同富裕,着力保障改善民生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加强教育强市建设,提升社会保障能力,推进健康商丘建设,加强公共文化供给。
●聚焦安全稳定,着力筑牢发展根基
调整优化疫情防控措施,织密筑牢安全生产防线,持续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坚决查处腐败行为,永葆清廉政治本色”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市政府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整体工作争先进、综合实力晋位次、特色工作创品牌”,不断提升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政治建设”
提高政治站位,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定不移把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落实到政府工作各领域全过程。
“坚持依法行政,加强法治建设”
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自觉在法治轨道上做好政府工作。持续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争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严格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坚持务实重干,加强能力建设”
扎实开展能力水平提升年、项目谋划建设年活动,提升干部的专业思维、专业精神、专业方法,增强“八项本领”“七种能力”,推动政府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工作创新。坚持项目化、清单化、工程化推进工作,拿成果说话、用实绩交卷,推动各项工作勇争一流、走在前列。
“坚持勤政为民,加强作风建设”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执行力作为作风建设的突破口,深入落实“13710”工作制度,以更加积极的心态知重负重,以更加自觉的行动担当担责,做到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切实提高效率、提升效能。
“坚持廉洁自律,加强廉政建设”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持之以恒推进自我革命,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深化纠治“四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坚定不移推进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发挥审计监督作用,紧盯社会保障、征地拆迁、公共资源交易等重点领域,加大廉政风险防控,永葆清廉政治本色。
本报融媒体记者 成绍峰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