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网 >>教育 >>教育资讯 >>

用执着和守望践行教育使命

——记睢阳区胜利小学校长张凤仙

2025-03-28 03:23:01 来源:商丘日报

  张凤仙(左前一)和孩子们共迎丰收节。  受访者供图

  在商丘古城这片充满历史韵味与文化底蕴的土地上,教育的故事如繁星般闪耀,睢阳区胜利小学校长张凤仙作为其中一颗闪亮的星,集众多职责与荣誉于一身: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教育部新时代名校长、中原名师、中原领航名校长……这些头衔既是她教育生涯的勋章,更是她前行的动力。

  2024年,张凤仙作为河南省唯一校长代表赴港研修,她带着对教育的独特见解与满腔热忱,在更广阔的平台上汲取知识、交流经验。近30年来,她在教育长河中默默坚守,以执着和守望为桨,载着一批又一批学子驶向知识与梦想的彼岸。

  从“站稳讲台”到“领航教育”

  “教育,是我自幼怀揣的梦想,当我踏上讲台那一刻,便暗下决心,要当一名好老师。”1996年,张凤仙从学校毕业,踏入了胜利小学的大门。初入校园,她便给自己立下“站稳讲台”的目标。示范课上,她精心打磨教学环节,力求呈现最精彩的课堂;观摩课中,她认真倾听、仔细记录,汲取他人的教学长处;下乡支教的日子里,她不辞辛劳,将知识和关爱传递给乡村的孩子们。凭借着一步一个脚印,张凤仙成为了商丘市首届名师、河南省首届名师,最终成功入选首批中原名师。

  2009年,因突出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张凤仙被破格提拔为业务副校长。两年后,她又挑起了校长的重担。“成为校长后,我深知自己肩负的使命重大,一定要为胜利小学留下值得师生们骄傲的成绩。”张凤仙眼神坚定地说道。

  在张凤仙的引领下,胜利小学构建了“五育融合”课程体系,开设木版年画、扎染、剪纸、计算机编程等30余门社团课,力求让孩子们在不同的平台找到自己的闪光点。

  什么才是好的教育?张凤仙说,真正好的教育,是站在孩子们的立场,基于孩子们和新时代的需要,办好能支撑孩子未来成长和国家发展需要的新时代教育。在张凤仙的带领下,胜利小学师生教学相长,营造出了向上、向善、向美、向实的“和合而正”氛围;学校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求真创新、乐群乐观的学子。在省第七届少年先锋队代表大会上,有胜利学子自信的身影;在市、区级演讲比赛中,胜利学子屡获佳绩;师生共同编排的宣传殷商文化的舞台剧,在商丘古城文化节展演,赢得了广泛好评。

  “正合教育”让传统与创新和谐共荣

  如何让传统与创新相得益彰,一直是教育者们探索的重要课题。作为一所拥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学校,胜利小学在张凤仙的带领下,打破常规,努力跟上时代的步伐,让传统与创新在校园里和谐共荣。

  张凤仙深知,文化理念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导向。为此,她带领学校班子成员深入走访老教师,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并赴北京师范大学学习先进经验。经过深入的研究与思考,她通过三大创新实践,重塑学校教育生态,提出了具有胜利小学特色的“正合教育”理念,确立了“培养健康体魄、广博学识、刚正品格、和谐心灵的阳光少年”育人目标。

  在“正合教育”理念引领下,学校的教师成长从“独行”迈向“雁阵”。张凤仙以“激活教师潜能”为切入点,构建了“三级教研体系”和“党建+教研”模式,将师德师风建设与教师专业成长深度融合。她还带领教师开发“胜利课堂”教学模式,使课堂从传统的“知识灌输”向“思维培养”转变,提出“3+2+N”研课模式,引领教师不断提升专业水平。此外,她还打造了“中原名师张凤仙工作室”“领航名校长工作室”,建立了“走出去+请进来”的培养机制。如今,胜利小学已拥有4个省部级工作室、1位教育部新时代名校长培育对象、1位中原名师、4位河南省中小学教育教学专家、17位河南省名师、2位河南省最具成长力教师、2位河南省最具智慧力班主任、3位正高级教师、近30位副高级教师、50多位省市级骨干教师,形成了“头雁领航、群雁齐飞”的良好教师发展格局。

  在课程创新方面,让学生的学习从“书本”到“生活”。学校构建“五育融合”课程体系,开发“殷商文化,伴我成长”校本课程,设立劳动实践基地,让学生在种植、烹饪等体验中感受劳动之美。2024年,新校区建设历程墙成为校史馆亮点,张凤仙带领学生参观校史馆时,指着一张施工照片动情讲述:“这些工人叔叔在高温下赶工期,只为让你们早日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孩子们深受触动,自发组织“致敬劳动者”活动,用画笔和书信向建设者表达敬意。

  “我们要培养的不是只会考试的学生,而是心理健康、热爱生活的未来公民。”张凤仙利用“大思政课”时间,给各个年级的孩子上不同的思政课,或以小故事讲述大道理,或结合时事启发学生联系实际。在张凤仙的影响下,学校老师们把思政课与课堂教学紧密融合,时刻践行“为国育人,为党育才”的使命。

  打造区域教育“辐射源”

  时代在不断发展,教育方式也在日新月异。张凤仙一直用自身行动践行着将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辐射到区域教育这一使命。

  作为教育部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张凤仙打破“闭门办学”思维,将胜利小学打造成区域教育“辐射源”。通过送教下乡、结对帮扶,她带领团队多次到乡村学校进行培训。2023年5月,胜利小学承办了“河南省课改先锋公益论坛现场会”,之后又承办了教育部新时代“张凤仙名校长工作室”揭牌仪式暨“坚持自信自立 建设教育强国——校长的使命与担当”教育论坛,并利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CCtalk平台多次展开线上教育培训,来自全国各地的五万余名校长及教师参与学习,从中受益。

  张凤仙还将学校办学情况在南通、长沙、洛阳等地及河南省多所师范院校作分享。同时,学校迎接了来自河南大学以及周口、新乡、湖北等地的教育同行参观学习。

  近年来,该校先后荣获河南首批标准化管理示范校、省文明校园等几十项荣誉称号,学校办学成果多次被各级媒体报道,学校的影响力从商丘辐射至全省,并走向省外。

  张凤仙常以电影《第二十条》台词自勉:“我们做的不仅仅是教育,更是为孩子的未来人生奠基。”她说:“成为‘大先生’不是终点,而是新征程的起点。我会继续带着对教育的敬畏,走好每一步,不负孩子、不负时代。”如今,她正以“正合教育”为舟,载着学校驶向更广阔的教育蓝海,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大先生”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