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权镇俯瞰。 张春雷 摄
民权镇里的“初心亭”及雕塑《胜利的号角》。 张春雷 摄
河南商丘,有个民权县。
甘肃武威,有个民权镇。
一东一西,一县一镇,相隔千里的两个地方,都有个共同的美好名称——民权。
说来也巧,两个民权,一个是我的籍贯所在地,一个在我童年生活的地方,与我都颇有渊源,内心里,我把两个民权都当成故乡。
籍贯是中国人的根。从小到大,一辈子填了无数表格的籍贯一栏,我都自豪地写上:民权县。
但籍贯里的民权,我却没有在此生活过。从小跟着父母在西北甘肃生活的我,老家民权,就是我心中最美丽富饶的地方。
童年生活的地方,是人们心目中真正的故乡。而我从小生活的地方,就紧挨着另一个民权——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的民权镇。在小时候的我眼中,民权镇,就是最繁华热闹的地方。
工作后,我才有机会一睹民权县城的真容。上世纪90年代的民权县,到处欣欣向荣,民权葡萄酒、冰熊冰柜等享誉大江南北,县城面貌也日新月异。
进入新世纪,民权县治沙成就有目共睹,民权林场被称为河南的“塞罕坝”,昔日荒凉的黄河故道也成为瓜果飘香、郁郁葱葱的“风景大道”。近年来,民权县挖掘厚重的历史,追溯历史上的名人古迹,最早可追溯到庄子。县城建起了庄子纪念馆。庄子的逍遥飘逸,颇符合民权这个名字的含义。
我自豪,我的籍贯在民权县。
今年,我时隔几十年后,又来到了民权镇。冬日暖阳下的民权镇,与甘肃四大名镇之一的大靖镇等几个乡镇,已经相互发展融合,连为一体,成为河西走廊东大门上几个乡镇相连而成,总人口达五六万人的大市镇。
我们开车穿行,镇里的新区、老区各有特色,商业街上店铺鳞次栉比,热闹繁华。我在网上搜住宿的酒店,竟然能在镇里搜出几十家酒店。同行的朋友放飞无人机,想拍个全貌,镜头里高楼林立,街巷纵横。朋友感慨,这个规模和城区面积,完全不输西北的一个中小县城。
镇里中心位置,有个初建于康熙年间的财神阁,十八世纪以来,这里有“峻极天市”的美誉。进入新世纪的当年,2001年,乡邑又在4个门洞上方分别书写了“昌灵滴翠”“高峡吐玉”“高塬流金”“瀚海藏珠”等字样。
我自豪,我的童年在民权镇。
其实,过去的民权县和民权镇,都是在贫瘠、恶劣的环境中成立的。民权县地处黄河故道,与相邻的兰考县一样,是风沙肆虐的地方。民权镇在祁连山脚下,毗邻河西走廊的东大门乌鞘岭,也是在沙漠的边缘,高寒,荒凉。
但越是在这样恶劣的自然环境,民权,越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和理想。
民权镇的入口,山坡上有一个纪念西路军烈士的小公园,里面立着一个五角亭,名曰“初心亭”。
“初心亭”的旁边,就是一个偌大的新建小区,矗立着十几栋崭新的高楼,小区名曰“锦绣花园”。
民权镇里悟初心,引人感慨:我们革命烈士的初心,不就是为了建设美好家园?为了让人民过上幸福的锦绣生活吗?
民权,不仅是美好的名字,也是美好的理想,更是我热爱的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