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 >> 商丘要闻

全国人大代表、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陈培莉

传递两会“好声音” 为百姓健康谋福祉

2025-03-27 07:02:12 来源:商丘日报

  “两会的温度,不仅体现在会议现场的热烈讨论中,更要传递到基层的每一个角落,我想把我听到的、我感受到的,第一时间传达给大家,带着温度给大家传达。”3月22日,全国人大代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陈培莉在接受采访时高兴地说。

  全国两会闭幕后,陈培莉顾不上休息,第一时间就回到工作岗位,积极投身于本职工作和全国两会精神的宣讲传播工作中。3月16日,在示范区许楼社区的孝善食堂,陈培莉身穿红马甲,一边和志愿者们一起为老人们准备午饭,一边分享着全国两会中关于养老服务的政策。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进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加大对老年助餐服务支持力度,这就要求我们把老年助餐服务做得更精细,不仅要让老人们吃得饱,还要吃得好、吃得健康。”她指着用菠菜汁、胡萝卜汁、火龙果汁揉制的彩色面团,耐心地向志愿者讲解其中富含的营养物质对老年人健康的益处。在她的指导下,社区食堂制定了新的营养配餐表,还为患有糖尿病等慢性病的老人提供个性化餐食。

  从两会现场到基层医院,陈培莉同样积极传递着全国两会精神。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陈培莉第一天上班,就与同事们分享全国两会见闻。

  “这次全国两会,提出了健康优先发展战略,对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重症医学领域,要抓住机遇,加强学科建设,以患者为中心持续改善医疗服务。”她拿出全国两会期间记录的满满几十页笔记,详细解读着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医疗改革、医保政策调整等内容。科室里的年轻医生们听得聚精会神,不时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想法。“陈主任,全国两会有没有提到关于青年人才培养的政策?”一位年轻医生问道。陈培莉微笑着回答:“当然有,国家非常重视人才培养,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提出,要全面提高人才队伍质量,大力支持、大胆使用青年科技人才,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鼓励各类人员潜心钻研、厚积薄发。我们学科也会根据全国两会精神,制定更完善的人才培养使用计划,为大家提供更多学习和晋升的机会。”“全国两会对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视,让我们深感责任重大。我们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分组讨论中,陈培莉聚焦农村养老困境,提出了三大建议:一是强化养老服务人才培养。鼓励职业院校增设“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定向培养养老服务技能人才。完善入职奖补、岗位津贴等激励机制,提升养老服务从业者的职业认同感与社会地位。二是优化农村养老政策支持。将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纳入乡村振兴考核体系,为农村养老提供新的活力。建立返乡创业扶持机制,通过税收优惠、资金补贴等措施,吸引青壮年回乡创业,帮助他们提升经济效益的同时,给予老人更好的家庭照护。三是完善老年医疗与医保体系。加强老年医学、重症医学、康复医学等专业队伍建设,提升老年复杂疾病诊治能力、失能失智老年病人的康复能力。在医保方面,对收治老年患者较多的医疗机构增加补偿系数,缓解“按病种付费”模式下老年患者的收治压力。

  陈培莉表示,政府工作报告思路清晰、措施有力,尤其是对于卫生健康和民生实事的计划,既紧扣中央精神,契合国情实际,又贴合群众需求。她将继续深入基层调研,持续关注民生热点问题,为推动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和改善民生福祉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让全国两会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本报融媒体记者 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