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 跑出发展“加速度”
宁陵县城关镇组织党员干部和企业代表到宁柘商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廉政警示教育活动。
▼宁陵县华硕电子有限公司员工在加工产品。 ▶宁陵县智慧产业园获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3月25日清晨,宁陵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内机器轰鸣,流水线高速运转,工人们正熟练操作着智能化设备。在一个个企业车间,“党员先锋岗”的红旗迎风飘扬——党员技术骨干们带头搞科研、做升级,成为民营企业发展进程中的中坚力量。
这一幕,正是宁陵县以党建引领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缩影。近年来,宁陵县紧扣“两个毫不动摇”核心要义,围绕“一化两区五基地”建设目标,通过锻造干部队伍、夯实基层堡垒、激活人才动能“三引擎”,蹚出了一条党建与经济深度融合的特色发展路径。2024年,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稳步提升,人才净流入量创历史新高。
锻造“硬核队伍”
经济战场锤炼发展先锋
2024年,宁陵县招商引资再创佳绩:新签约项目总投资8606亿元,其中投资18亿元的混塔高端装备制造、投资3.6亿元的浩达化工等项目先后落地;在谈项目32个。
招商引资不仅要算经济账,更要算生态账、长远账。宁陵县创新构建“理论强基+政策解读+打法详解”三维培训体系,靶向开设营商环境、行政审批、产业转型三大专题班。打破“论资排辈”传统,将招商一线作为干部“赛马场”,建立健全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注重在招商引资一线考察识别干部,把那些懂经济、会管理、善创新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确保领导班子有能力领导经济工作。
考核“指挥棒”同样指向实战:构建经济类、金融类公务员职级晋升考核体系“新格局”。推行以金融、经济干部绩效考核、平时考核、年度考核“三位一体”的综合档案管理制度,把政治标准和工作实绩作为职级晋升的重要因素,建立职级晋升“一人一册”,开展专项调研,对综合评价较高的公务员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晋级,走好职级晋升“环形路线”。
筑牢“红色堡垒”
主题党日解出发展方程式
走进宁陵县智慧产业园党建中心,墙上间距“主题党日”的红字格外醒目,园区内入驻企业有什么问题,都会集中在每月定期召开的主题党日活动上提出,会有人跟踪问效促解决。这样的场景,只是宁陵县委组织部精心选派党建指导员进企蹲点服务,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间距等形式与企业开展一对一党建指导工作的一个缩影。
针对企业痛点,宁陵县构建“组织部门统筹、党建指导站督导、片区责任人落实”的三级联动机制。精心选派党建指导员入驻重点企业,将政策宣讲、难题会诊融入“三会一课”,创新开展“减税降费进车间”“人才认定直通车”等主题活动,解决用工、融资等难题百余件。创建“支部里的技术学堂”,常态化、实战化开展岗位练兵,举办“学业务、练绝活、当能手”“复工大练兵、比武扬技能”等活动20余场(次),培养了一支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企业党员队伍。
“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位于宁陵县开发区的河南昇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深有体会。
激活“人才活水”
产教融合育出创新生态林
在宁陵职业中专的智能制造实训中心,学生赵磊正在调试工业机器人——他的另一个身份是某公司的电气预备工程师。作为省级职业学校职业技能鉴定基地,宁陵职业中专注重产教融合,与多个知名企业共建教学基地,实现教学与产业“零时差”对接。
面对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支柱产业“卡脖子”难题,宁陵县打出“引育用留”组合拳:实施“星火集聚”计划,2024年引进副高职称以上青年人才18名,引进潜力人才3726名。探索“校企双制”培养模式,支持职业院校、技工院校与“链主”企业联合培养,加大产教融合型企业和实训基地培育建设力度,推进产业技能人才需求与院校人才培养精准对接,夯实产业人才支撑,提升企业发展水平。目前,宁陵县已建成校企教学科研与实习等3个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培养和造就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实用技能人才928名。
盘活现有人才资源,宁陵县常态化开展人才需求调研,摸清摸准重点领域、重点产业人才“家底”,引导熟悉化肥产业、装备制造、新兴农业的人才到企业、乡村等基层一线干事创业,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采访手记
从机器轰鸣的生产车间到人才济济的实验室,从干货满满的培训课堂到问题清零的党建阵地,宁陵县用生动实践印证: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
在梨乡这片沃土上,组织优势正源源不断地转化为发展胜势,以“党建红”推动实现“经济红”“发展红”,书写着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鲜活答卷。
文/图 本报融媒体记者 高会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