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民生> 正文

“河南好人”李飞:

11载义务救援 逆流而上守护生命

2025-03-25 18:10:25 京九晚报

  在商丘,有这样一位“80后”,他是商丘市水上义务救援队的中流砥柱,11年如一日坚守在水上救援的一线。他叫李飞,一个用行动诠释大爱的平凡英雄。11年来,他在水中与死神赛跑,每一次救援都是对生命的全力守护;每一次出发,都承载着生的希望。他苦练救援技能与游泳本领,在救援与安全宣传的道路上奋勇向前。

  因在救援任务中的出色表现,他多次被评为“救援能手”和“优秀队员”,在2022年4月3日救援队党支部换届选举中,他当选为党支部书记。2月25日晚,在“我们河南人”——河南省道德模范、河南好人、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会上,李飞的名字闪耀在“河南好人榜”上,成为了众人敬仰的榜样。

  纵身一跃

  托起生的希望

  李飞在睢阳区人社局工作。他不仅在本职工作中兢兢业业,更将一腔热忱投入到社会公益事业。2014年,他郑重地在“义务救援,不收钱物,出现意外,后果自负”的保证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自此,正式踏上了水上义务救援的征程,也开启了他无数次拯救生命的热血篇章。

  2019年6月7日上午,商丘市珠江路与紫荆路交叉口附近的忠民河,尖锐的呼救声打破了周围的平静。一辆电动三轮车不慎翻入河中,一名女子被死死地压在车下,只有头部勉强露出水面,在湍急的水流中沉浮,生命危在旦夕。此时,李飞恰好骑摩托车路过。千钧一发之际,他来不及多想,更顾不上脱衣服,就毫不犹豫地跳入河中救人。三轮车落水处是一个斜坡,车头卡在了水位较高的水泥平台上,而落水女子的手脚被死死压住,随时都有被河水吞没的危险。李飞咬紧牙关,用尽全身力气,奋力掀开重重的三轮车,将女子托出水面。这时,听到呼救声赶来的一名环卫工人和几名热心群众也纷纷过来帮忙。大家齐心协力,终于将女子成功救上岸。

  女子上岸后,李飞顾不上自己湿透的衣服,焦急地询问车上是否还有其他人。看着女子安全了,李飞默默转身,穿着湿漉漉的衣服悄然离开。后来,李飞救人的事迹被媒体报道,大家纷纷为他点赞,可他只是朴实地说:“我是商丘市水上义务救援队队员,看到有人落水,我必须得上,选择义务救援,就是选择了奉献!”这简单的话语,却饱含着他对救援事业的无限忠诚和担当。

  初战受伤

  热血未凉

  回忆起第一次参加救援,李飞依然历历在目。

  那年,他刚加入商丘市水上义务救援队,就接到柘城县废黄河锦鸡桥水闸处一名男孩溺水的求助。李飞和队友们迅速集合,驱车50多公里,风驰电掣般赶往现场。到达后,李飞毫不犹豫地下了水,仅仅5分钟,便打捞出了溺水男孩。可命运却在此时给了他沉重一击,在抬着遗体上岸时,李飞左脚突然踩在了水下台阶的钢筋头上,一阵剧痛袭来。他忍着钻心般的疼痛,转身对身后的队友喊道:“下面扎脚,大家注意了!”

  上岸后,医生为他包扎伤口,可鲜血却怎么也止不住,无奈之下,只能送往柘城县第一人民医院治疗。从河边到救援车的路上,李飞每走一步,地上就留下一个鲜红的血脚印 。到了医院,被诊断为韧带、血管、神经都被割断,必须马上转院。转院到商丘市立医院后,在断趾再接专科的手术室里,李飞经历了长达两个半小时的手术,断裂的韧带、血管、神经才终于被全部接上。

  初战就遭遇如此重伤,很多人都以为李飞会因此退缩,可他们错了,康复后的李飞,带着更加炽热的爱和坚定的信念,投入到水上救援工作中。刚刚康复出院的他,就积极响应商丘市造血干细胞服务队的号召,采血备案,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后来,还被评为“中华骨髓库四星级志愿者”。同年,李飞坚持参加冬泳锻炼,用顽强的毅力挑战自我,也为日后的救援任务储备力量。后来,睢阳区人社局下文号召全体干部职工向李飞学习。他的精神,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不畏艰险

  奔赴生命的战场

  在李飞的救援生涯中,这样的生死救援数不胜数。

  2020年7月13日,商丘市陇海路与振兴北路附近的康林河,一名13岁男孩溺水。接到通知后,队员们迅速赶到现场。李飞再次冲锋在前,下水仅两分钟,就在两米之下发现并打捞出溺水男孩,将其交给医护人员全力抢救。每一秒的争夺,都是他对生命的敬重与守护。

  2020年8月6日,夏邑县车站镇王双庙村,一名70岁老汉下河抓鱼时不幸溺水。由于没有目击者,夏邑救援队打捞两个小时仍一无所获,紧急请求支援。李飞和队友们赶到后,迅速与当地救援队会合,再次展开搜救。一个多小时后,李飞在水中找到了溺水老汉,完成了这场艰难的救援。

  2022年1月29日,新春佳节前夕,本应是阖家团圆的日子,虞城县的一名6岁儿童与哥哥在家门口排水沟边玩耍时突然失踪,家属怀疑孩子落水。李飞和队友们接到求助后,立刻赶到现场。李飞没有丝毫犹豫,不顾危险和严寒,纵身跳入水中。4分钟后,他找到了溺水儿童。

  2021年7月,河南多地遭遇特大洪涝灾害。7月23日,接省、市海事搜救部门指派,郑州市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5000多名医护人员和病人被困遇险。李飞和队友们立即奔赴现场,与解放军官兵并肩作战,奋战一天,圆满完成救援任务。紧接着,新乡市全线告急。26日,他们又马不停蹄地赶赴新乡卫辉市参与救援。在那两天里,他们穿梭在洪水之中,完成了当地最困难、最危险的转移危重病人和瘫痪老人等任务,用顽强的意志和无畏的勇气,诠释了救援队攻坚克难的战斗作风,赢得了省、市海事搜救部门的高度评价。

  安全宣传

  播撒生命的种子

  在一次次惊心动魄的救援中,李飞和队友们发现,溺水事故的受害者大多是青少年儿童。这些年轻的生命,如含苞待放的花朵,还未来得及绽放,就被无情的河水吞噬。为了减少事故的发生,让悲剧不再重演,每年3月份开始,李飞和队员们就走进中小学校,开展“水上安全知识进校园”宣传活动。每一次的讲解,李飞都认真准备,希望能用自己的力量,让孩子们了解水上安全知识,远离溺水事故。多年来,他们3646次走进学校开展宣传,296万人次的学生从中受益。随着宣传的深入,商丘境内的溺水事故大幅度减少。

  3月20日,接受记者采访时,当被问到当初参加救援队的初衷及这些年参加救援的感悟时,李飞说:“我们所做的一切,图的就是咱们的老百姓遇到危险、发生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能够真实感受到好人就在身边。”朴素的话语,却道出了他最纯粹的初心和最真挚的情怀。

  多年来,李飞坚持志愿服务工作,成绩斐然。2025年2月,他入选2024年度“河南好人榜”上榜人物。他先后被评为 “商丘市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商丘好人”“商丘市道德模范”“商丘市职业道德标兵”“商丘市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等。2021年,他还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授予“全国无偿献血志愿服务三星级志愿者”称号。这些荣誉,是对他多年付出的肯定,更是他继续前行的动力。

  李飞,这位平凡而伟大的水上救援英雄,用11年的坚守,在水上筑起了一道生命的防线。他在水中的每一次拼搏、每一次救援,都是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他在校园里的每一次宣传、每一次讲解,都是对生命的呵护与关爱。他用行动诠释着“河南好人”的深刻内涵,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和大爱的力量。他的故事,将激励着更多的人投身公益,传递温暖,守护生命。

文\图 本报融媒体记者 吴海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