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细落实见行见效全国两会精神,河南要聚焦“四高四争先”,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做好“原字号”、“老字号”、“新字号”、“外字号”四篇强产业大文章,以实干争先的拼劲,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河南篇章。本台推出“聚焦‘四高四争先’”专栏,今天播出“老字号 新赛道”系列第一篇《洛阳铜加工:“铜”领“金材”新时代》。
中铝洛阳铜加工有限公司前身是洛阳有色金属加工厂,是新中国首批建设的156个重点工业项目之一。1960年成功铸造出新中国第一根青铜铸锭、1962年轧制出我国第一块大规格紫铜板。作为中国铜加工摇篮,洛阳铜加工的“牡丹牌”铜及铜合金板、带、管、箔等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冶金、电子、电力、交通、通讯等国民经济领域。
河南广播电视台大象新闻记者 陈琳:我所在的位置是洛阳铜加工的电子带厂,我面前这一卷铜板是高端连接器用铜合金,是当下新能源汽车高端连接器广泛使用的铜基新材料,有了它,国内众多新能源车企将免受高端连接器国外企业“卡脖子”的困扰。
高端连接器用铜合金材料,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新“风口”,解决国家铜基新材料供应链安全的“先手棋”。洛阳铜加工公司将研发制造这种高端新材料作为企业布局的发展新赛道之一。
中铝集团首席工程师 洛阳铜加工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主任 郭慧稳:新能源汽车要求大电流,长续航能力,要求我们这个材料高温的耐热性能和抗应力松弛性能要求也是越来越高。这个之前可以说国内研究基本上都是空白。
而要打破国外企业的技术封锁,就必须突破熔炼环节需要采用的真空环境技术。洛阳铜加工一方面凭借深厚技术积累倒推工序找难点、寻“卡口”,一方面联合高校、科研院所,逐项进行攻关,最后在自然环境下熔炼出了高性能铜基新材料。
中铝集团首席工程师 洛阳铜加工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主任 郭慧稳:在铸锭这个环节我们经历了一年多的攻关,这一块是最核心的,我们的一个大客户,世界500强,他就邀请我们去欧洲建厂。
目前,这款新能源汽车高端连接器铜基新材料,市场需求连续两年翻番增长。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仅材料加工环节费用,就为客户节省30%。
洛阳市涧西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 胡晓杰:如果不向电子、新能源“风口”去布局的话,那肯定不行。所以“老字号”国企,只有数字化转型,去拓展新赛道。
为推动铜基新材料的创新发展,现在,洛阳铜加工每年投入超过4亿元用于科技研发,除了对新能源汽车高端连接器用铜基新材料进行攻关,还在电子框架铜基材料和蚀刻引线材料等领域实现了技术突破。去年8月,洛阳铜加工又投资1.6亿元,启动了宽厚板材生产线的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改造。
生产线采用我国自主研制的首台四辊可逆宽板轧机,预计年产高性能铜及铜合金宽厚板材1.8万吨,将更好地服务于航空航天、大科学装置等国家战略需求。
中铝洛阳铜加工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曹旗文:制造强国首先必须是材料强国,而我们主要是材料供应商,所以说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还是服务服从于国家的发展战略,然后利用市场的这种资源,咱们布好局,谋好篇,走好新赛道,而且要走在前。
关键核心技术的不断迭代,带来产品含“新”、含“绿”量快速提升,洛阳铜加工板、带、箔和管、棒、锭等系列产品的吨均价格,4年间增长了50%。同时累计制定修订国家和行业标准202项,占铜加工行业在用标准的3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