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 >> 商丘要闻

梨园也要“百花齐放”

2025-03-14 03:00:40 来源:商丘日报

  春风含笑,宁陵县万亩梨园暖意融融。

  3月1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现代农业(梨)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张绍铃一脚泥、一身风,扎进宁陵县石桥镇“新农人”杜华的千亩梨园,与这位被乡亲们称作“土专家”的梨农展开了一场“泥土味”十足的交流。

  “你这梨园管理得不错啊!就是这个树型可以再把枝条往回拉点,不然这个位置空当太浪费结果空间,且太阳对树干的光照太强……”张绍铃开门见山地说。边说边示范,张绍铃手把手教杜华修剪管理的新技术和技巧,并把一些新的研究心得敞开来说。

  “去年我有20万斤秋月梨,在冷库储存三个月就不行了,亏了四五十万。”杜华眉头紧锁。张绍铃问:“冷库温度没问题吧?秋月梨本身不太耐储存,加上与苹果等水果混储的话,苹果等水果释放的乙烯,更加快梨的衰老。”

  院士一席话,让杜华豁然开朗:“我说保鲜库的技术员咋理不出头绪,原来是隔壁的苹果‘惹的祸’。”旁边的石桥镇党委书记吕海涛接过话茬:“今年我们就向上级申请项目资金,改善提升梨果储存条件,保障梨农丰产又丰收。”

  宁陵县有22万亩梨园,是中国酥梨之乡。近年来,虽通过高接换优更新了一些品种,但酥梨种植面积仍占70%。如何破品种单一困局,张绍铃直言,“梨园也要‘百花齐放’”。

  扶着一棵梨树,张绍铃以杜华为例掰起指头:“你这600亩全是秋月梨,采收期集中,销售压力大,且秋月梨易发木栓病,抗风险能力较弱,可再发展一些早、中熟品种。”院士掏出手机,向杜华展示早熟梨新品种照片。杜华坦言:“当初盯准秋月梨市场火,现在看,单一品种真成了‘软肋’。”

  两人当即敲定:院士把最新培育的“宁酥蜜”“夏露”“宁虹”“宁晚翠”等梨品种在宁陵嫁接试验,通过新品种推广,让梨果成熟时间实现“梯队作战”。

  张绍铃离开梨园时,杜华带着工人开始按院士的指点管理枝丫。新泥翻涌处,院士带来的“春消息”正破土拔节。


本报融媒体记者 高会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