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网 >>教育 >>教育资讯 >>

杰说家教

新高考下的成才观

2025-03-14 02:53:25 来源:商丘日报

  本栏主笔:邵超杰

  本期话题:新高考来了,很多家长无所适从,不知道怎样帮孩子制订生涯规划,如何选报志愿。网友“爱心泛滥”说,他在浙江的亲戚去年选科是“政治+历史+生物”组合,竟能报考北京大学的城乡规划专业。这个“文理混搭”的选择,在以前传统高考时代几乎是不可能的。也有家长看不懂,新高考时代,分数就不重要了,还是“兴趣+能力”更重要?

  杰说家教:《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言下之意就是要破除“独木桥”思维,实现高中生成才道路的立体化重构;就是要超越“分数崇拜”,让素质教育的价值回归;就是要重构成长坐标,让学生终身发展的战略构想大放异彩,从而让生命在更广阔的天地舒展。

  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的调查数据显示,新高考实施后,学生选科组合从传统的6种激增至35种。这不仅是数字的变化,更是教育理念的革命性转变。作为家长,正站在教育变革的历史节点,需要重新审视对子女成才的期待。

  在这场新高考的变革中,家长需要完成自己的身份转变,从“决策者”变为“导航员”。帮助孩子建立包含选科政策、专业动态、职业趋势的信息库;成为孩子的成长观察者,用“能力发展档案”替代孩子的成绩单,记录孩子在项目学习、社团活动中的抢眼表现,这些都可能成为综合素质评价的亮点;为孩子提供多样化的实践机会,将课堂学习与社会需求对接,为学生提供多维度的行业认知。

  笔者参加《教育名师荟》栏目采访时,一位教物理的李老师说,他们班选报物理的学生中有一大部分语文成绩特好,是妥妥的文学爱好者。这部分学生坦言,“物理思维能帮助我们建立逻辑框架,这对写作文以及未来的文学创作非常重要”。这种跨学科的融合选择,打破了传统文理分科的藩篱,显示出新高考正在培养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人才的大道上迅猛疾走。

  前一段,深圳中学的“学生公司”爆红网络。参与此项目的20多名高中生走访了多个小区,经与小区大妈、环卫工人、街道网格员交流沟通,开发出一款垃圾分类App,目前已覆盖30个社区。其指导老师认为,“这些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培养的团队协作、项目管理能力,远比试卷上的分数更有生命力”。教育专家熊丙奇指出,新高考改革的本质是建立人才成长立交桥。在这个立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中,每个孩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

  当DeepSeek与Manus风起云涌时,有人问,未来什么职业会吃香?AI预测,到2030年,现有职业中将有30%发生根本性改变。这要求家长必须以动态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成长。当家长放下“名校情结”和“分数焦虑”,转而关注孩子的个性发展、核心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时,终将发现,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星辰,成才不应是流水线上的标准化产品,而是千姿百态的生命绽放。

  “杰说家教”栏目垂询电话:0370-2616006

  手机:13849660198(微信同号),欢迎网友提供话题,参与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