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赞身边榜样 凝聚奋进力量 ——“我们河南人”河南省道德模范、河南好人、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活动侧记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金京艺
一个个震撼心灵、感人至深的故事,诠释着平凡中的伟大;一个个温暖人心、朴实无华的画面,传递出文明的力量。
2月25日晚,河南广播电视台8号演播厅气氛热烈,暖意融融。“我们河南人”——河南省道德模范、河南好人、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活动在这里举行。
163名典型人物身佩绶带,在志愿者的引领下进入发布仪式现场,接受礼赞,传递温暖,汇聚起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精神力量。
发布仪式现场,大屏幕上“我们河南人”五个大字遒劲有力,温暖而耀眼。
“古老又年轻的中原大地,塑造了河南人包容宽厚、大气淳朴的内在品格……”发布仪式在视频短片《我们河南人》中拉开序幕。
短片通过个人讲述、采访记录,将道德模范胡中辉、郭晓建、范运亭敢当改革创新先锋、热心退役军人创业、默默守护黄河安澜的故事精彩呈现,把身边好人吴拥军、廉小创、卢道文为更多智障孩子插上梦想翅膀、侠肝义胆解救群众、苦心研究培育玉米新品种等故事倾情诉说,将“新时代好少年”武子涵、焦林奇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热心帮助身边同学的故事尽情展现……
这些熠熠闪光的榜样,是一亿河南人的缩影,更展现出新时代河南人的魅力风采和道德光辉,以凡人善举弘扬了新风正气、传递出向善力量。
“传承”“坚强”“善良”“奋进”,整场发布仪式由4个篇章串联,除视频短片外,还通过人物访谈、文艺演出等形式,生动再现了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新时代好少年3类典型人物崇德向善的事迹、竞进奋斗的风采。
难以忘怀,被他的情怀与坚守所打动——
坚守考古一线数十载,河南省道德模范、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副院长魏兴涛用双手探究中国考古学文化的源头,用赤诚阐释中华文明的根脉和魂脉。
他说:“作为一名考古工作者、一名华夏文明起源的探索者,能够为守护文化根脉贡献自己的力量,是使命、更是责任。”
备受感动,被她的善良与坚韧所打动——
“中国好人榜”上榜人物、“河南好人”王小女在人生路上坚强跋涉,26年如一日照顾年迈的公公、高位截瘫的丈夫和年幼的孩子,同时努力经营果园,用行动诠释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
当主持人问起这些年是否想过放弃,王小女坚定地说:“组成一个家不容易,撑起一个家更要坚持,我要坚强地撑起这个家,给丈夫希望,孩子做个榜样……”
感怀备至,被他的大爱与无私所打动——
河南省道德模范、漯河市召陵区天桥街道志愿者党委副书记、漯河市慈善总会副会长赵国锁,常年践行雷锋精神,还成立“天桥义工”志愿服务队,带领5000多人加入其中,风雨无阻投身各类公益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志愿服务精神,温暖他人,照亮社会。
在被问到靠什么吸引了这么多志同道合的同行者时,赵国锁说:“得归功于天桥街道党工委‘党建+志愿服务’的模式,推动志愿服务有效融入基层治理,为社区群众解决了身边事,赢得了百姓心。”
……
台上,是聚光灯下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新时代好少年的事迹呈现;台下,是观众用掌声报以的感动和礼赞。大家纷纷表示,将以这些典型人物为榜样,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践行凡人善举,争做文明河南人,传递向善向上的力量。
既为“盛宴”,绝非一日之功,更非一人之力。近年来,我省深化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持续擦亮“河南好人”品牌,广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全省人民积极投身“四高四争先”生动实践,推动形成向善向好的社会风尚,不断开创我省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
今天是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在河南,雷锋精神早已经内化为人们心中的道德之光、精神丰碑,无数中原儿女用坚强的臂膀扛起千钧重任,用滚烫的心肠践行雷锋精神,温暖他人、照亮自己,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今晚(3月5日)20点55分,《“我们河南人”——河南省道德模范、河南好人、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活动》将在河南卫视正式开播。让我们一同走进道德模范,感受榜样力量;倾听好人故事,见证凡人星光;亲近少年英才,共赴美好未来。
温馨提示:您也可以通过扫描海报里的二维码进行网络端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