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 >> 河南新闻

“低空经济”再度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河南如何抢占先机?

2025-03-05 21:40:27 来源:大河财立方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程帅星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这是“低空经济”继2024年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后,再一次写入。

  以低空经济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如何通过政策协同、技术融合与产业链整合,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未来产业集群?河南如何抢抓低空经济发展机遇?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国空科技(中国)低空经济研究院院长朱克力受邀参加大河财立方“专家连麦读报告”网络直播,就热点问题予以解答。

  低空经济如何聚链成群?

  2024年被称为“低空经济元年”,在当年3月份举办的全国两会上,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随后,河南、山东、四川、湖北等地相继出台文件,布局低空经济发展。据中国民用航空局预测,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1.5万亿元,到2035年有望达到3.5万亿元。

  朱克力认为,发展以商业航天、低空经济为代表的新兴产业,需要政策、技术、产业链等协同发力。

  从政策协同角度来看,政府需要在新兴产业的发展中扮演重要引导者角色。以低空经济和商业航天为例,国家层面应出台统一且协调的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各部门在产业推进中的职责与分工,避免出现政策冲突或空白区域。不同部门如发改委、工信部、民航局等,需建立常态化的沟通协调机制,确保政策的连贯性和一致性。例如在空域管理方面,民航局制定的空域开放政策应与发改委对产业发展的支持政策相匹配,让低空经济相关企业在空域使用上得到明确的政策指导,降低运营不确定性。

  在技术融合上,低空经济与商业航天涉及众多领域的技术,如航空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材料技术等。一方面,应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建立联合实验室或技术研发中心,集中力量攻克关键技术难题。例如在低空飞行器的研发中,将航空发动机技术与智能控制技术相融合,提升飞行器的性能与安全性。另一方面,应积极推动跨领域技术的应用拓展,把商业航天中的卫星遥感、通信技术应用到低空经济的物流配送、应急救援场景中,实现技术的价值最大化。

  产业链整合是形成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关键环节,要以核心企业为引领,打造完整的产业链生态。在低空经济领域,建议以大型低空飞行器制造企业为龙头,带动上下游零部件供应商、航空服务提供商等协同发展。通过建立产业园区或产业联盟的形式,促进企业间的资源共享、技术交流与业务合作,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产业整体效率。同时,要加强对产业链薄弱环节的扶持,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填补产业空白,增强产业链的韧性。

  “通过政策协同、技术融合与产业链整合的有机结合,我国的低空经济和商业航天等新兴产业才能逐步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未来产业集群,在全球产业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朱克力说。

 河南如何抢抓机遇?

  在河南,2024年7月,《促进全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印发,其中提出,计划到2027年,建成20个左右通用机场及兼具通用航空服务功能的运输机场,低空经济规模达到500亿元,规模以上企业达到60家左右。

  郑州、安阳等地纷纷布局发展低空经济,位于郑州的国家通航产业综合示范区、位于安阳的蓝天实验室等都积累了成熟的经验。

  朱克力曾多次到河南调研低空经济相关产业,他说,河南在抢抓低空经济机遇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建议从如下方面入手。

  在产业规划上,建议河南进一步明确重点发展方向,结合自身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聚焦特定细分领域。例如,依托郑州、安阳等地现有的航空产业基础,重点发展低空飞行器制造、航空运营服务等核心产业环节。同时,避免产业同质化竞争,各地区形成差异化发展格局,如郑州可侧重于航空物流、航空金融等高端服务业;安阳则强化在通用航空制造、飞行培训等领域的优势。

  技术创新是推动低空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建议河南加大对低空经济相关技术研发的投入,支持本地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比如设立专项科研基金,鼓励研究机构开展低空飞行器关键技术、低空通信导航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同时,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创新资源,通过技术转移、合作研发等方式,提升本地技术创新水平。此外,河南还可以建设一批蓝天实验室这样的创新平台,发挥其在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方面的核心作用,打造区域创新高地。

  在市场培育方面,建议河南积极拓展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除了传统的航空旅游、农林作业等领域,还应大力开拓新兴应用领域,如低空物流配送、应急救援服务等。政府可以通过出台补贴政策、示范项目等方式,引导企业参与低空经济市场开发。例如,对开展低空物流配送业务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运营补贴,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市场积极性。同时,加强市场监管,建立健全低空经济市场规则和标准体系,保障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建议河南加大对通用机场、低空飞行服务站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完善低空飞行保障体系;合理规划通用机场布局,提高机场覆盖率,确保低空飞行器能够便捷起降;加强与周边省份的合作,共同构建区域低空飞行网络,提升低空经济的辐射范围和影响力。

  “通过以上多方面的举措,河南有望在低空经济发展中抢占先机,实现产业快速崛起。”朱克力说。

  在大河财立方“专家连麦读报告”直播中,朱克力还就机器人应用、数实融合等话题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