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 >> 商丘要闻

从年味变化中感知时代发展

□焦风光

2025-01-24 06:52:37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岁月不居,2025年的春节又在人们的期盼中倏忽而至。在这一年中最热闹的传统节日里,除了亲人团聚,把酒言欢,人们谈论最多的话题就是年味。很多人感慨:今非昔比,年味变了。

穿新衣、戴新帽、贴春联、放鞭炮、吃饺子、走亲戚、拜大年、祭先祖……这些传统的过年习俗是过去那个时代特有的文化符号,深深烙印在我们的记忆里,也镌刻在时代的浪潮中。生活方式的变迁、科技水平的进步、思想观念的更新,给年味添上了“新元素”。

繁琐的年货购置变成了“网上一键购”,家中拜年变成了视频连线,见面给压岁钱变成了手机“抢红包”,传统庙会变成了3D灯光秀,燃放的烟花爆竹变成了七彩的电子炮……这些“新元素”让年味变得不一样了。

以前家中大团圆,现在旅游过大年;以前过年挤火车,现在自驾把家还;以前灶间忙半天,现在订好年夜饭;以前“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现在“一边抢红包,一边看春晚”……这些变化让时代感爆棚,让幸福感满格。

穿汉服、着战袍,当下“古风”拜年成为一股“小香风”,吹进了文创融合下的节日市场。传统庙会融入时装走秀、非遗展示、文艺展演等形式,既渲染了节日氛围,又增添文化色彩;设计新颖的个性小礼品、憨态可掬的“蛇宝宝”集体“卖萌”、印有“过大年”字样的服饰摆上街头……这些别具匠心的文创作品,让年味更有“嚼头”。

一个时代总会有一个时代的记忆,也会有一个时代的符号。不得不承认,当我们大踏步行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有些传统的习俗会被遗落在时代的浪潮中。习俗虽然变了,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亲朋团聚的期盼、对节日情感的表达却亘古及今,从未中断。

人们现在所说的年味变了,是指过年的仪式感弱了,花样少了。其实,过年的花样并没有少,而是时过境迁,有些习俗被新生事物取代后,怀旧心理造成的一种错觉。怀旧是一种情感上的寄托,具有“排外”心理。年味的花样变了,“内核”却没有变。如在问候方式上从“鸿雁”传情到“云端”送福,从登门拜访到视频拜年,“5G网络”改变了通信方式,但春节作为联络感情的“内核”没有变。以前不远千里回家过年,现在把亲人接到身边过年,“反向春运”改变了探亲模式,但春节作为欢聚团圆的“内核”没有变。

未来已变,唯变不变。辩证地看待年味的变与不变,既要与时代同步,守正创新,又要做好传承保护,留住年味。如何破解这一难题?

首先,在营造氛围上下功夫,让喜庆的味道浓情四溢。大红灯笼挂起来,张灯结彩迎新年;火树银花不夜天,浓浓年味要拉满。要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在视觉、听觉、嗅觉上营造看得见、摸得着、闻得到的“红火庆新春,欢乐中国年”的节日氛围。

其次,在倡导新观念上下功夫,在传统与潮流中找到平衡点。“不是年味变了,而是时代变了。”“如果说年味变了,那是因为我们赶上了好时代。”这些话一语中的。所以,既要加强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保护,使年味流传下去,又要积极引导群众转变观念,顺应新形势,理解新变化,接受新年味。

最后,在融合创新上下功夫,为中国年注入新味道。文化大集与民俗表演互动体验、国风元素与时代潮流碰撞融合……这些创新会让中国年增添时代味。

时代在变,年味也会紧跟潮流,延伸出新的内涵和风俗。在变与不变的年味中感知时代变迁,我们感受到了稳稳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