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 年
□王支援
回忆是有味道的,记忆中味道最浓郁的就是过年了。奶奶说,过年,小女孩爱花,小男孩爱炮。我深深地赞同这个观点。
盼望过年,往往不等进入腊月就挂在嘴上。村小学在大队部,距离村子有三四里路。上学放学的路上,我和村里的小伙伴们讨论最多的话题就是过年。本来挺讨厌的一段路,因为说起过年的往事一下缩短了好多。我们说的话题大多跟鞭炮有关。哪年谁比谁的炮响,哪年谁家下饺子放炮哑炮多,哪年过年下雪了,堆成雪堆用炮炸等等。说者听者都兴奋异常,期盼着放寒假,期盼着年快快来到。
我们村子西面的一个村叫樱桃园,有加工鞭炮的传统。放寒假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积攒一年的旧本子旧书打成捆,一起扛着去樱桃园换炮。樱桃园加工的鞭炮大多是单个的鞭炮,大的如小孩子胳膊一样粗细叫闪光雷,小的跟钢笔帽一样大小,二十五个捆成一把。大的小的都很响,夜里燃放都有一团白光。我们拿的旧本子旧书过秤后折成钱,能换来一把鞭炮就非常开心了。
老城的年集,南街卖肉,东街卖鱼,北街卖菜,西街卖日杂。老城的街道本来就不宽阔,赶集卖东西的就摆在街道的两边。年集上,硬生生地在街道中间加上了一溜摊位,把一条街上赶集买东西的人分成了两条长龙。老城四条街上人声鼎沸,但掩盖不住四条街交会处鞭炮摊的鞭炮声。街心处,摆了五六家卖炮的摊位。为了展示自己家的炮响,必须当众试炮。集市上人多,卖炮者好比演马戏似的把人隔离开来,用电工钳夹住一个鞭炮,点燃后迅速举过脑袋,听到“啪”的一声巨响。这家试过那家试,街心处就一直炮声不断。吸引着我们这群喜欢炮仗的孩子睁大眼睛、捂着耳朵围着卖炮的摊位转。要是带着“任务”来,家里的大人给钱让买六个关门炮开门炮,就开心地在观看一圈后,以每个五毛钱左右的价格买上六个闪光雷鞭炮,宝贝似的带回家。在我们这一带,除夕的晚上准备睡觉前要放三个关门炮,预示着这一年圆满结束。大年初一起床后,在打开院门前也要放三个开门炮,预示着新的一年诸事百顺。这六个鞭炮要大要响,所以在年前的集市上,每家都要挑选裹有大红纸的闪光雷鞭炮。记忆中,这样的炮仗从没有哑过火。
对于我们男孩子来说,过年再没有比放炮更开心的事了。记得有一年的大年三十,父亲从县城给我买了一盘五颜六色的电光炮,细细的、小小的,但是特别响亮。同样大小的鞭炮,跟小伙伴们比赛从没输过。我把它们拆开,装了满满一兜。或许你们永远猜不到那时的幸福心情,就像一首歌里所唱到的,我是头枕着幸福入眠。说是睡觉,却是睡不着的,因为“年”的召唤,凌晨三点左右就起床了,天空是黑的,伸手看不清五指,拿着火绳,一边走一边放着鞭炮,看着空中的电火花,闻着沁人心脾的硝烟味,一家一家去喊小伙伴们出来过年。
过年,这就是我们最幸福的时刻。在爆竹声中,在一片哄笑声中,启明星悄无声息地从东方显现,我们在父母的喊叫声中回家吃过年的饺子。
说是回家吃饺子,其实一直在等待着下饺子时燃放的一盘鞭炮。下饺子时放鞭炮,在我们这一带形成习俗,家家户户,无论穷富,都要在年集上买一盘鞭炮在大年初一早上下饺子时燃放,我想这也是年集上卖炮的摊位一直在集市上占据中心位置的原因。勤俭节约惯了的母亲,在大年初一早上这盘鞭炮上没有小气过,父亲无论花多少钱买这盘鞭炮,母亲从没有显现出不高兴来。母亲说,鞭炮“头数”越多越好,满院子的红炮皮屑能带来一年的好运气。我家的鞭炮声,引来村里一群孩子过来围观。不等最后一个鞭炮响完,心急的孩子就冲进硝烟中寻找哑火的鞭炮,我匆匆吃上几个饺子便加入其中,循着炮声,一家一家地去寻找哑炮。
是的,我记忆中的年跟鞭炮紧紧连在一起。快过年了,我依稀闻到了鞭炮燃放后的硝烟味,多好的味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