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师喆 王向前
省科学院在先进材料、量子科技、人工智能等领域形成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省实验室增至27家,创新平台体系更加完善;新引进顶尖人才22名、领军人才189名……河南创新能力正起势跃升。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更大力度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引发代表委员热议。
“全省科技创新工作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打好创新驱动发展牌,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服务河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上加强科技支撑、作出科技贡献,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河南篇章。”省政协委员、省科技厅厅长张锐表示,将围绕国家粮食安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等领域,加强创新资源布局和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加强与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合作交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持续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启动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着力提升体系化科技创新能力,激发广大科技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科技创新,人才先行。作为一名高校工作者,省人大代表、河南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执行院长路杨深感责任重大。
“我们学院正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工智能人才,同时加强与企业、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在这一过程中,政府的大力支持至关重要。”路杨建议,应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强化一流创新生态构建,为科研机构和企业提供更加灵活的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同时,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吸引全球创新资源汇聚。
在科技创新特别是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企业正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答题人”。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过程中,如何让企业唱主角、挑大梁,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
“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企业是最活跃的科技创新主体,是新质生产力的主要载体,要持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我省相关部门要制定专项政策,加大支持力度,鼓励企业科技创新,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省人大代表、洛阳古城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新乐建议,还应推动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加强合作,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合作项目;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