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商丘> 正文

孟庄遗址:见证商丘的殷商青铜时代

2025-01-17 05:13:46 商丘日报

孟庄遗址。     马学庆 摄

孟庄遗址出土的青铜鼎。

孟庄遗址出土的双孔单刃青石镰。

孟庄遗址出土的灰陶甑。  以上三张照片来自《商韵》

  自商朝建立,中国青铜器的制作进入发展鼎盛时期。柘城孟庄遗址出土的多件商朝早期的青铜器,让我们感受到了洪积层下曾经的殷商青铜时代的高光时刻。孟庄遗址还发掘出土冶铸作坊、房屋基址、占卜甲骨、陶文等,丰富的文物呈现出的完整生活面貌,为探讨商朝早期文化在商丘的起源和“商朝第一都”建都南亳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线索和依据。

  发掘出土商朝早期青铜器

  1977年5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到豫东以寻找先商和早商文化为目的,对孟庄遗址进行了发掘,认定这是一处商朝早期的聚落遗址,证实了商朝早期商人确实在豫东一带活动居住。到了1981年3月,当地农民在商朝冶铸基址东面1米处耕地时,发现了3件完整的青铜器——青铜鼎、青铜斝、青铜觚各1件。这一消息发布后,立刻引起全国考古学界的关注,为商朝早期都城南亳的探考提供了一些线索。

  孟庄遗址,又称心闷寺遗址,位于柘城县岗王镇孟庄村北。遗址平面呈长方形,面积约3万平方米,遗址文化层厚达4米。2013年5月,国务院公布孟庄遗址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此出土的3件商朝早期青铜器均造型古朴,厚重结实,外表没有花纹,但它们又不是一般平民阶层所能铸造和使用的,因为只有贵族身份的人才能使用青铜器物。孟庄遗址出土的青铜鼎,通高20.6厘米,足高7.95厘米,口径16厘米,腹径15.6厘米。此鼎的出土,说明了这里当年位置和地位极为重要,“是商王的重要驻跸地”(赵俊杰《河南柘城孟庄遗址性质分析》)。

  商朝是个“无酒不欢”的时代,且从酒器到酒俗都形成了固定的礼制。孟庄遗址除出土青铜斝、青铜觚,还出土有青铜爵1件,青铜觚是盛酒器,青铜斝是温酒器,青铜爵是饮酒器。商朝上层贵族饮酒时的礼仪十分繁琐,觚、斝、爵常常组合成一套使用,饮用前先将酒倒入觚内,再把觚内的酒倒入斝内,斝内的酒再一杯一杯倒入爵内,端起爵饮用。平民阶层饮酒习俗就相对简单,他们使用的酒器是陶制的,用陶斝温酒,用陶觚饮酒,用陶罐储酒,陶斝、陶觚、陶罐在孟庄遗址都有出土。这些对探考商朝早期的礼制和饮酒习俗有着重要意义。

  冶铸、釉陶和纺织见证繁荣

  商朝早期定都于南亳,极大带动了周边邑镇的繁荣与发展。孟庄遗址即是当年的一处经济、军事重邑,这里是都城附近重要的手工业区,实证了甲骨文中“百工”的记载。这里除了青铜文明冶铸技术,制陶、制骨、编织、纺织、缝纫、制作农业工具和渔猎工具等手工业门类也相当齐全。

  孟庄遗址发现商朝早期青铜冶铸生产遗址。这是一处铸造青铜器的作坊,作坊基址呈长方形,面积约6.24平方米。当时该作坊采取的是范铸法,作坊冶铸工具有坩埚和泥范两种。熔铜的坩埚系用草拌泥制成,青铜器的内模皆为泥范,遗址发现1件青铜斝内模、3件青铜爵内模,都是用草泥土做成。在此处遗址除了发现的上面提到的青铜鼎、青铜斝、青铜觚,还发现10件青铜镞、2件青铜刀残刀尖和2件青铜钻卜骨的小工具。这些说明该冶铸遗址已能够冶铸难度较高的青铜器,这项技术绝非商朝一般居民所能掌握的,当为王室工匠。可见孟庄冶铸遗址当是商朝官方作坊,这里是当年商王活动的重要场所。

  孟庄遗址出土的釉陶,见证着商朝早期制陶技术的革命性进步。目前所知最早的中国釉料出现于商朝,而釉料在孟庄应用于陶器当为最早的釉陶制作样本。釉陶又称原始瓷器,其产生是中国生产技术的又一大进步,在商朝属先进技术。考古人员在孟庄遗址发现10片釉陶残片,陶质细腻,里面掺入白色和灰色的细砂粒,胎呈青灰色,器表涂一层淡黄绿色釉。能看出器型的为陶釉尊,与郑州二里岗遗址出土的一件相似。釉陶之所以在孟庄遗址被发现,是因为这里有高等级的制陶作坊。在这里发现烧陶窑址一座,窑址分为陶窑和土坑两部分。发掘出土的陶器有夹砂陶、泥质陶和细泥陶三种,以灰陶为主,有少量红陶、黑陶。发现的陶器分三类,炊器类有鬲、甗、鼎、甑、圜底深腹罐,食器类有豆、斝、觚、杯、钵、碗、壶、平底盘、圈足盘、小口尊、圜底小罐、浅腹盆,贮器类有尊、大口尊、深腹盆、瓮、缸。这些丰富的陶器种类、先进的制作技艺,见证了商朝早期这里的制陶发展高峰。

  考古人员在孟庄遗址发现了一个残存草鞋鞋底,这“是我国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鞋子实物,这表明我们民族在商代前期或更早的时候就有穿鞋的习惯了”(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一队等《河南柘城孟庄商代遗址》)。孟庄遗址出土的3件石纺轮、16件陶纺轮,说明了当时纺织工艺的发达。出土的1件磨制骨针、5件兽类长骨磨制骨锥、2件鹿角制成的骨锥,见证了先民缝纫技艺的发展。另外2件骨匕、10件小磨石制作骨器工具的出土,反映了当时制骨的广泛应用。孟庄遗址出土了战斗中需要大量消耗的铜箭镞、铜刀、石钺,说明当时对军事武力的高度重视。

  大型夯土台建筑周边物阜民丰

  孟庄遗址还发现了大型夯土台基址,根据目前考古发现,发现大型夯土台基址的城址均非同一般,基本都是商朝重要的军事防御要地,夯土台基上面的房屋当为商王重要的居住休憩地,孟庄遗址亦应具有同样性质。孟庄遗址发现三类房屋基址,见证了当时建筑业的发展。第一类,就是在规模较大的夯土台基址上建造泥墙房屋。考古人员在夯土台上发掘出三间为一组的东西横列排房基址,房基紧密相连,房屋之间无内门沟通,中间一间为正房,东西两间为偏房。墙壁内壁、外壁经过修平,内壁面抹上一层草泥土后用火烧烤呈红褐色,然后再涂抹一层黄色泥浆。20世纪七八十年代,商丘农村的土房也是使用这种方法建造的,这也是商文化在豫东的历史传承。第二类,房屋下无夯土台基。第三类,为地表直接建的圆形房屋。

  孟庄遗址出土了骨铲、蚌铲、石刀、蚌刀、石镰、蚌镰、角镰、角器等众多农业生产工具,还出土了石斧、石凿、铜刀等砍伐和切削工具。孟庄遗址出土1件石网坠、10件陶网坠,都是当时人们使用渔网捕鱼的辅助工具,这说明当时孟庄遗址一带渔猎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孟庄遗址出土的1件石镞、48件骨角镞,是人们拿石头和骨头作箭头,进行狩猎获取肉食的工具。随着渔猎活动的开展,当地的人们物质生活日益丰富起来。孟庄遗址出土的多件玉器体现了该处聚居区的高等级地位。商朝时,玉器绝大多数为贵族所拥有,平民和奴隶无法接触到。此外,孟庄遗址还出土有骨笄、石饰等,体现了当时人们追求美的心理。

  早商时期的文字考古发现

  商朝的占卜文化非常盛行,通过占卜来推测神灵的意志,判断吉凶祸福,占卜结束后,将结果刻在甲骨之上形成卜辞。目前发现的商朝后期占卜遗迹较多,发现的商朝前期的占卜遗迹较少。孟庄遗址大量商朝前期卜甲、卜骨的发现,更显弥足珍贵。孟庄遗址发现卜甲、卜骨共19片,种类齐全,其中牛肩胛骨7片,兽类长骨2片,鹿、猪、羊的肩胛骨各1片,龟背甲1 片,龟腹甲6片。这几乎囊括了郑州商城遗址所能见到的卜骨、卜甲的所有种类,两者的整治方法和钻灼方式也十分相似。如牛肩胛骨均经过修整,而鹿、猪、羊等的肩胛骨基本不整治或略作整治即使用,卜甲、卜骨大部分为先钻后灼。在孟庄遗址能够发现卜甲、卜骨遗存无疑具有特殊的意义。

  孟庄遗址还发掘出土商代早期的陶文,这是极为罕见的。发现的两个陶文:一个像“五”字,刻于陶纺轮上;另一个刻于残陶罐上,像执壶祭享之状,类似甲骨文的“配”字。作为除郑州商城遗址之外发现文字的商朝早期遗址,“孟庄遗址能够发现商代早期的文字,说明其性质非同一般,很可能与商王的活动有关”(赵俊杰《河南柘城孟庄遗址性质分析》)。

  当时的葬俗和祭祀特征

  孟庄遗址共发现墓葬7座、窖穴16座。从发掘的两座平民竖穴墓可以得知当时孟庄遗址一带的葬俗,埋葬方式是土葬,墓坑为平面长方形,葬式为单人仰身直肢,无葬具,有在死者身上撒朱砂的习俗,有陶制的鬲、罐、豆等少量随葬品,打碎后填入墓土。另外还在窖穴和文化层中发现若干人骨架。孟庄遗址夯土台、窖穴和文化层中发现的人骨架遗骸,其身份当属被用于祭祀的奴隶。从捆绑被埋、只发现人头骨、人首分离等现象来看,符合商人祭祀的特征。这些现象很少见于一般性遗址,在郑州商城、偃师商城、藁城台西等遗址中才有发现,这说明孟庄遗址是一处商代早期高等级的商王活动地。

  历史记载,商人对于修建宫殿和宗庙是非常重视的,而且因为非常迷信,他们认为破土动工会触怒鬼神,因此必须奉献大批祭祀,才能安抚取悦神灵,而其中最为高级的祭祀品是人祭。在孟庄遗址就发现建房之前使用人祭的情况。考古工作者在一座建筑的夯土台南缘中部发现一具人骨架,死者是一位十七八岁的女性,是被捆绑着手脚活埋在夯土台中的。这可证实建造房屋时使用活人作牺牲奠基的现象,在我国至少在商朝前期已经存在了。

  三千多年城址印证历史沧桑

  孟庄遗址是商丘目前发现的面积较大的商朝前期遗址,根据出土的陶器判断,孟庄遗址的年代均为二里岗上层二期。这和豫东西部的鹿台岗、牛牧岗、李岗、吴岗、东山子等遗址发现的商朝前期文化遗存一样。孟庄遗址处从商朝前期开始,就是一处古城址,一直延续到唐朝时期。孟庄遗址的文化层,除了商朝以外,还有东周、东汉、唐几个时期的文化堆积。唐朝这里称“心闷城”,节度使张镐为救张巡、许远困于睢阳,曾领兵驻扎于此。清光绪《柘城县志·古迹》记载:“心闷城:城西八里。节度使张镐闻睢阳被围,倍道而进,止宿于此。是夜梦恶僧持刀杀贼,翌日与贼战于柘境,大败之。因奏名其城曰‘心闷城’,寺曰‘心闷寺’。”心闷城中的心闷寺于北宋、明清时期多次修缮,民国时被毁,20世纪80年代重建。孟庄遗址南部约200米有一处古井,相传为刘秀饮马井;孟庄遗址东部有一棵古老的白果树,相传为刘秀拴马桩。

  孟庄遗址内涵丰富,在有限的发掘区域内发现了丰富的商文化遗存,是商丘商文化重要分布区域的佐证,是研究商文化的重要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