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 >> 河南新闻

Z深读丨上升4个位次!中原科技城跻身全国15强

2025-01-10 19:15:51 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冰珂 通讯员曾子琦

中原科技城再上新高度!1月10日,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科技城百强榜(2024)》,中原科技城在全国348个科技城(科学城)中综合竞争力和发展潜力排名第15,相比2023年跃升4个位次。

同时,河南省系统推进第一战略实施和一流创新生态构建,形成的院城融合发展、智慧岛建设等具有河南特色的科技创新探索实践被选为典型案例纳入科技城年度发展报告。

科技城百强榜(2024)围绕科技城、科技、城市三个维度,设立基础建设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城市承载能力、要素保障能力4个二级指标以及31个细化指标,对全国348个科技城(科学城)的综合竞争力和发展潜力进行了系统评估。

近年来,中原科技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关于河南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持续深入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以“三合一”融合发展为核心,推动多项工作实现突破性进展、取得标志性成果,整体呈现科创资源高端汇聚、科技成果高效转化、新兴产业高位集聚、创新生态持续优化的蓬勃发展态势。

中原科技城创新要素加速集聚,科创企业突破26200家,市级以上创新平台突破710家,高层次人才突破3300人;创新能级加速提升,近三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突破40%;科技成果加速转化为新质生产力,近三年技术合同成交额年均增长70%以上。2024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均同比增长80%以上。

pc_1200.jpg

在院城嵌合、协同创新上持续发力,加快构建环省科学院创新生态圈

近年来,聚焦中原科技城与省科学院、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三合一”融合发展,中原科技城围绕七个方面融合方向,结合省科学院需求,创新建立了一整套快速响应、高效联动的全过程服务机制,形成“省科学院快速发展、中原科技城全程保障、融合发展成果日益显现”的生动局面。

空间保障坚实有力。按照永久物理空间建设与过渡性办公空间有机衔接的原则,定制化开展空间服务保障。从集中力量推动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加快建设,实现省科学院顺利入驻;到仅用3个月时间建成投用中原量子谷一期,保障量子材料与物理研究所等量子产业研发团队入驻;再到为高能物理研究中心提供永久办公场地等等,中原科技城集全区之力为省科学院22家科研院所组建保驾护航,实现了“以城托院、以院拓城、院城一体”深度融合。

人才集聚跃居前列。积极打通省市区三级人才政策,通过赋予高层次人才自主认定权、柔性引才新模式等,为省科学院人才招引开辟“绿色通道”,打造聚才引智“强磁场”,助力省科学院累计引育包括21名院士在内的高层次人才逾百名,拥有科研人员超3000名,人才体量已跃升至全国省级科学院第一方阵。同时,全面构建为省科学院各类人才提供住房、教育、医疗等一整套全覆盖的精细化保障体系,解除人才后顾之忧,以最饱满热情投入科研攻关。

科研攻关硕果累累。与省科学院联合成立概念验证基金,围绕重点产业需求,布局建设一批概念验证中心、小试及中试平台,建立从实验室、到中试基地、再到成果转化的全链条转化体系。2024年以来,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26项,国家基金委“极端光场制造科学与工程”基础科学中心项目获批立项,填补了我省在该类型项目上的空白;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河南省科技进步奖8项(包含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国家级协会一等奖4项,在顶级期刊CNS子刊发表学术论文5篇。中原量子谷集中发布14项涉及高端芯片、激光制造、量子科技等领域科研成果。保障省科学院攻克超硬材料、智能传感器和半导体等产业链企业关键核心问题40余项。

在健全体系、完善服务上持续发力,持续优化一流创新生态

中原科技城着力打造基金矩阵,完善长期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支持政策,以中原科技城产业引导基金为牵引,紧盯科技成果转化难题,重点围绕中原科技城内科研院所、优秀创新创业团队、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种子期重点孵化,着力形成覆盖种子期、天使期、VC 和 PE 阶段全生命周期的基金投资体系。

截至目前,中原科技城与深天使合作中原科技城科创母基金,为科技成果转化和初创企业发展提供赋能,其中与邦勤资本合作设立邦勤达睿天使创业投资基金,成为河南省内第一只市场化天使基金;与头部基金管理机构前海方舟、同创伟业合作前海二期、南海八期2只基金,强化产业引育力度;与中金汇融合作郑东战新基金,加强省、区协同招商力度;省、市、区三级天使母基金齐聚中原科技城,基金矩阵规模持续壮大。新引进左点科技、容汇医药等项目10个,储备辖区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项目30余个。

金融服务在推动创新发展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原科技城聚焦打造郑州市科技金融改革试验区的核心区、先导区、示范区,制定《中原科技城科技金融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构建“1+6+N”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围绕金融岛、智慧岛“双岛联动”,统筹传统金融要素和创新金融资源,建立基金机构、银行、保险、担保、证券等机构合作机制,入驻科技金融专营机构20余家,金融服务港湾11家,推出科技金融产品100余个。

目前,中原科技城已累计集聚中基协备案基金机构206家,管理规模逾1700亿元。以基金大厦为主阵地,搭建线上线下对接平台,形成多层次、全业态、全链条、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体系,为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在聚链成群、集群成势上持续发力,全力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初步培育了人工智能、算力、数据、生命科学、量子、软件等6大战新产业集群,形成了具有中原科技城特色的新质生产力实践路径。

人工智能产业方面,组建具身智能实验室和中原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打造人工智能产业园,已集聚20余家人工智能头部企业。

算力产业方面,以国家超算互联网核心节点工程为抓手,规划建设先进算力产业园,围绕大模型、云计算等重点,已培育集聚超聚变、中科曙光等15家算力领军企业,打造融合“超算+智算+量算”于一体的算力高地。

数据产业方面,依托中国电子(郑州)数据创新中心、郑州数据交易中心,谋划打造数据要素场景近30个,集聚数据交易产业链上下游企业60家,数据交易额突破21亿元。

量子产业方面,建成投用中原量子谷一期,开工建设量子谷二期,重点聚焦量子信息、高端芯片、光电材料等领域,已入驻长江量子、墨子实验室、省科学院激光制造研究所等12家科研机构,搭建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及创新平台近20个,引入创新创业团队10余个。

生命科学产业方面,聚焦细胞与基因治疗、合成生物、高端医疗器械等重点领域,谋划搭建中原科技城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加快推进天健先进医学生物实验室、龙湖现代免疫实验室建设,引进华兰生物、北科生物等20余家领军企业,形成“龙头企业拉动、配套企业跟进、集群创新发展”的生物医药产业链新格局。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收官、“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也是中原科技城实现“五年基本成型”目标的“决胜之年”。中原科技城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定不移贯彻省委、市委决策部署,以“十年磨一剑”的坚定决心,抢抓机遇、咬定目标,蹄疾步稳、久久为功,坚决走好以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之路,努力为全省全市国家创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