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商丘> 正文

大师到底有多“大”

2024-12-30 22:53:52 商丘网-京九晚报

■陈鲁民

前些日,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学者、南开大学讲席教授叶嘉莹去世,网友们对她是否是大师的定位争议很大,见仁见智。

社会上曾有一种很流行的观点说,民国时代出大师,群星灿烂、交相生辉;现在很难出大师,凤毛麟角、寥若晨星。譬如,民国时有文学大师鲁迅、林语堂,国学大师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哲学大师胡适、冯友兰,史学大师钱穆、翦伯赞、范文澜,京剧大师梅兰芳、周信芳,丹青大师徐悲鸿、齐白石、张大千,语言大师赵元任、刘半农等。

其实不然,现在的大师依然是灿烂星河、光彩照人,而且层次更高、贡献更大。只不过,民国时的大师,多限于文史书画,都是个人奋斗;今日之大师,则更多分布在科技经济界,带领团队攻关。譬如,两弹元勋钱学森、邓稼先,诺贝尔科学奖得主屠呦呦,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发明者王选,歼20总设计师杨伟,港珠澳大桥总设计师孟凡超,“中国天眼”的主要发起者和奠基人南仁东等。他们个个技艺超人、学养厚重、贡献卓著,在大众中享有崇高声誉,也都是当之无愧的大师。

古往今来,在大师的认定问题上往往容易出现两种错误倾向:一是矮化大师,降低大师标准与含金量,使大师庸俗化。结果是一些冒牌大师、伪大师、假大师滥竽充数、自吹自擂,到处招摇撞骗,坏了大师的名头。二是神化大师,认为大师高不可攀、贵不可言、形同神灵、智若佛陀。其实大师并没有那么神秘,也不是无法企及。大师并非无所不能的全才,完美无瑕的楷模,他们也说普通话、吃家常饭,也有喜怒哀乐、七情六欲,无非是在某一专业特别拔尖出彩罢了。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每一时代都会有自己的大师,越是和平繁荣时期,大师就会越多,因为造就大师的主客观条件更好。同时,此时期大师的贡献也会越大。只要看看这些年来我们创造了多少财富,创造了多少奇迹,就可以得出一个基本判断——这是人民群众与大师巨匠们在党的领导下共同努力的结果。人民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基本动力,大师是推动历史前进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大师到底有多“大”?可以肯定的是,大师确实很大,大到一般人难以望其项背,大到可以影响一个行业、一个领域。譬如中国物理学界的一代宗师叶企孙,且不说他自己的科研成就,单就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有半数以上是他的学生这一条,就足以说明这个大师到底有多“大”了。

然而从另一方面来说,大师又有小的接地气的一面,和我们老百姓一样,要吃五谷杂粮,有悲欢离合,家里也有老有小,也要养家糊口、婚丧嫁娶,可能普通到放在人堆里就认不出来了。

因而,我们要以平常心看大师,既敬重、景仰大师,对其心向往之、景行行止,又不能刻意抬高大师门槛、神化大师,将其推向神坛、脱离群众。

因而,再回到开头的问题上,何谓大师?《辞海》的释义是:在学问、艺术、技艺上出类拔萃,为大众敬佩的人。按这几条标准来看,叶嘉莹先生即便算不上大师也能称得上翘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