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 >> 商丘要闻

擘画发展蓝图 吹响冲锋号角

一一 市委六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

2024-12-27 01:45:06 来源:商丘日报

  12月26日,市委六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

  会议主要任务: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总结今年我市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明年经济工作。

  2024年

  商丘是一座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千年古城,也是一座发展势头强劲、潜力巨大的活力之城,战略地位重要,省委寄予厚望。

  回顾即将过去的2024年,全市上下坚定信心,团结一致向前看,全市经济发展稳中向好,创新能力突破跃升,发展载体支撑有力,产业结构加快升级,枢纽经济提质增效,殷商文化加快发展,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城市品质不断提升,风险防化有力有效,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商丘实践迈出坚实步伐。

  发展基础坚实

  经济底盘愈加稳固。

  主导产业已具规模。培育了3个千亿级、11个百亿级产业集群,10个县(市、区)都培育了各具特色的“一主一副”主导产业,全省唯一超硬材料产业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柘城县超硬材料、永城市先进金属材料、夏邑县纺织服装、民权县制冷装备、宁陵县复合肥加工等5个产业链入选全省最具竞争力产业链30强,总数居全省第1位。

  创新能力突破跃升。建成国家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7家、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6家、省级高新区7家,数量均居全省第1位。

  发展载体支撑有力。

  发展定位明确清晰。

  发展态势向好

  今年以来,全市经济发展稳中向好,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发展后劲强劲。1至11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高于全省1.1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增长27.2%,高于全省 5.7个百分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10.3%,居全省第2位。

  重大项目突破。总投资275亿元的中煤·河南永城“两个联营”暨综合能源基地项目,7月26日开工建设,接续投资200多亿元的高端煤化工新材料产业园正在推进。

  区域开放扩大。建设雄商高铁、打造黄河故道生态廊道等7项重点事项纳入豫鲁毗邻地区合作发展清单;聚焦交通互联、产业协作、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与淮海经济区9个城市签署了21份战略合作协议。

  枢纽经济提质增效。明晰了推动交通区位优势向枢纽经济优势转变的路径,确定了构建大枢纽、发展大物流、形成大产业的具体路径、重点任务。

  殷商文化加快发展。明晰了着力保护什么、传承什么、利用什么,确定了发展格局、重点任务。古城管理实现破题,理顺商丘古城管理机制不顺畅、运营主体不明确、产权关系不明晰等问题,实施“管委会+公司”的管理模式,解决“九龙治水而水不治”的问题。

  营商环境持续改善。每月12日前后,组织召开重点产业链企业恳谈会,组织企业逐个开展现场办公,着力解决重点企业发展中的个性问题,推动产业强链延链补链,推动企业做强做特做优。

  干部队伍过硬

  今年以来,市委牢固树立鲜明的选人用人导向,着重调动基层一线干部的积极性,着重调动埋头苦干干部的积极性,着重调动实绩突出干部的积极性。全市上下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硬仗。

  打赢了抗旱硬仗。

  打赢了防汛硬仗。

  打赢了水系连通硬仗。

  连通农田753.82万亩,占全市耕地保有量的73.5%,农业抗灾减灾能力明显提升。

  打赢了生态环保硬仗。

  PM2.5浓度从年初全省倒数第1位提升至第10位,综合指数从全省倒数第2位提升至第8位;15个国省考断面水质同比改善7.4%,是“十四五”以来改善幅度最大的一年。

  打赢了社会稳定硬仗。

  10月11日,省委常委会在听取豫商经开区发展汇报时指出,开局良好、成效明显,并对商丘的工作高度肯定。

  2025年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

  明年经济工作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市第六次党代会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锚定“两个确保”,持续实施“十大战略”,统筹推进“十大建设”,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落实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着力扩大内需,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落实稳住楼市股市措施,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和外部冲击,稳定预期、激发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会和谐稳定,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商丘实践新局面。

  要坚持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一个“最大共识”和五个“必须统筹”为根本遵循。一个“最大共识”,即: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根本保证;五个“必须统筹”,即:必须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必须统筹好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必须统筹好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的关系、必须统筹好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的关系、必须统筹好提升质量和做大总量的关系。坚持以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五个“协同推进”为工作要求,即:协同推进扩大需求和优化供给、协同推进改造传统产业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协同推进优势再造和补短强弱、协同推进用好国家政策和优化营商环境、协同推进保障改善民生和防范化解风险。

  2025年

  着力抓好十个方面工作

  

  1 提振消费、促进投资,全方位扩大内需

  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

  一是落实“两新”政策。二是创新消费模式。三是优化消费供给。四是发展现代物流。推进降低物流成本,发展商贸物流、冷链物流、高铁物流、智慧物流,培育枢纽偏好型产业,构建现代物流体系。重点抓好中原智慧冷链物流园、京东智能物流产业园等20余个重大物流项目建设。

  要扩大有效益的投资

  一是提升项目谋划质效。着力谋高,着力谋大,着力谋新。二是提升项目建设质效。以产业项目为重点,滚动开展“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大力实施省市重点项目,各县(市、区)要立足实际,实施一批先导性、牵引性、支撑性重大项目。重点抓好中煤·河南永城“两个联营”暨综合能源基地、示范区高端化工新材料等项目建设,加快商丘机场、雄商高铁商丘段、动车存车场进度,推进沿黄高速商丘段和兰太高速民权段建成通车、永城港至下游安徽界通航。三是提升项目服务质效。

  2 量质并举、转型升级,强力推进制造业立市

  坚持项目为王、产业为基、制造为要。

  一是强化产业结构调整。二是强化重大项目建设。三是强化优质企业培育。既要培育壮大有关键核心技术又有终端产品的产业链头部企业,又要培育发展专精特新企业,加强靶向培育和跟踪服务,推动企业深耕细分市场,发展“独门绝技”,由供应商向集成商转变。四是强化数字转型赋能。实施高端制造突破,支持企业提升智能产品研发生产能力,加快培育、引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制造业数字化服务商等,推进民权县、永城市、虞城县等创建省级数字化转型示范区。

  3 创新驱动、科技引领,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坚定走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华山一条路”。

  一是建强创新平台。二是壮大创新主体。三是实施创新项目。四是营造创新生态。加强企业院校交流合作,推进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支持科技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

  4 突出重点、精准施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发展是改革的目的。

  一是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二是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三是统筹财税体制改革。四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明年全市的一号改革工程,力争一年重点突破、两年全面提升、三年整体跨越。

  5 区域协同、加强联动,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一是打造区域协同发展引领区,推动交通互联互通,做好济宁至商丘至周口高速铁路、商丘至航空港区、永城至淮北(宿州)城际高铁前期工作,不断提升内通外联能级。二是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突出长三角、京津冀等重点招商地区精准引进产业链关键缺失环节。三是打造毗邻地区合作样板区。四是打造对外开放先行区。做大做强商丘、民权保税物流中心,加快建设商丘国际陆港,推动中欧班列协同联动、加密班次。支持企业“借船出海”“抱团出海”,通过中欧班列、郑州至卢森堡国际货运航线等走向国际市场。新增20家以上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

  6 城乡融合、协调发展,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

  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筑牢粮食安全根基,发展壮大现代农业,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一是提升中心城区功能品质。完善基础设施,推进清凉寺大道等10个涉铁立交工程建设,完成引热入商工程,实施3个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项目,推进中心城区停车场等项目建设。二是提升县域承载能力。新改建600公里农村公路,加强永城市高庄镇、夏邑县太平镇、虞城县利民镇等15个规模较大的中心镇建设,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三是做大做强县域经济。

  7 牢记嘱托、传承创新,加快殷商之源文化建设

  着力把商丘建设成为殷商之源文化传承创新发展核心体验区、中华文明探源旅游目的地。一是深化殷商文明探源工程。持续开展宋国故城、王庄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推动王庄遗址、宋国故城遗址等商丘文化遗产纳入国家大遗址保护利用走廊。建立殷商之源文化学科研究基地,成立豫鲁苏皖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二是加强殷商之源文化宣传推介。三是推动文旅文创融合发展。四是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加强文化街区建设,构建新型公共文化服务空间。推出一批优质文艺作品,打造一批沉浸式演艺项目,进一步普及地方文艺,不断提升商丘“戏窝子”知名度。

  8 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厚植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

  一是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二是强化污染防治攻坚。

  三是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9 人民至上、民生为大,增进民生福祉

  一是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实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支持计划,持续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深入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职业技能培训完成省定目标任务。二是加快建设教育强市。实施学前教育普惠扩容工程、义务教育强校提质工程以及县域普通高中振兴计划。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持续扩大教育资源供给,进一步缩小城乡、校际之间的办学差距。支持商丘师范学院建设一流学科、重点实验室和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加快推进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和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升本。三是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商丘市疾控中心P2实验室等项目建设,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四是推进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五是提升社会保障水平。

  10 化解风险、守牢底线,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

  必须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时刻绷紧安全稳定这根弦。

  一是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二是守牢安全生产底线。三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本报融媒体记者 吴海良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