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近年来,民权县王桥镇麻花庄村破陋习、正“三风”,扎实推进移风易俗,广泛寻找选树群众身边榜样,用好传帮带“三字法”,引领带动更多群众话文明、树新风,让文明风尚落地生根,让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融入村民生活,让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持续增强。如今的麻花庄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明星村”,该村先后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等荣誉称号。
“育”土壤,引领新时代文明乡风。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麻花庄村曾是一个贫困村,资源匮乏、人心涣散,基层矛盾不断。近年来,在精神文明建设和产业振兴双重保障下,该村探索出一条党领导下的乡村自治、法治、德治有机结合的新路径,通过激发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和自我监督的自治能力,增强群众参与文明建设的主人翁意识,实现个人带家庭、家庭带村组的比学赶超的文明新氛围。
“做”文章,涵养良好家风。麻花庄村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日常、落在平常,深入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落细落实。该村每年举办“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从4个村小组各抽出2名村民,参与“星级文明户”评比活动,交叉互评,确保评比结果客观公正;每季度举办道德讲堂,定期开展核心价值观、移风易俗宣讲活动。村民徐海霞与两个嫂子和睦相处,十年如一日共同孝敬赡养老人,赢得村民好评。每逢春节、重阳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村里准备宴席邀请高龄老人到老年活动中心聚会,并为80岁以上老人过集体生日、举行文艺表演等活动,在关心老年人生活健康的同时,更加关注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和情感陪伴。
“调”方法,培育淳朴民风。麻花庄村以移风易俗为突破口,倡导党员干部带头,争做喜事新办、丧事简办、文明理事的表率。村委会干部陈大川喜得外孙女,家人准备摆宴席庆贺,作为党员的他与红白理事会共同调解并劝说家人,一切从简,从自身做起。正是这样的榜样影响着更多人。村民张毅经介绍与邻村村民金紫旋相识,在两人相处中,女方经常听到麻花庄村移风易俗的故事,谈婚论嫁时主动提出仪式从简、不要彩礼,争做移风易俗的好家庭,树立向上向善、重义守信、勤俭持家的淳朴民风。
“聚”合力,促发展富百姓。近年来,该村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乡村振兴之魂,把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根基,依靠麻花产业转型升级,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在麻花庄村,大多数村民都会做麻花,金黄酥脆的麻花一度成为村民增加收入的主要手段。后来,由于村里人心不齐、各自为战,麻花不仅没让村里人致富,无序竞争反而加剧了贫困。省司法厅驻该村工作队与村党支部书记对村现实情况深入研究,形成科学思路:统一思想,终止价格内战,发动麻花制作非遗传承人张国栋、张瑞伟率先行动,带动散户共同经营、统一定价。驻村工作队通过线上乡村振兴助农销售平台,线下联系企业、机关单位等多种渠道销售,当年,村麻花厂多挣了十几万元。同时,该村采取“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将村中麻花厂及小作坊整合,成立村集体企业——民权县麻花庄村食品有限公司,将村里6家麻花厂分别命名为民权县麻花庄村食品有限公司分厂,小作坊也全部搬进厂内,统一纳入村集体管理。村里统一采购原材料、统一包装、统一对外销售,集中推出最具影响力的商标品牌“张培仁”。该村贡麻花走出了分散经营、无序竞争的困局,连续三年麻花生产产值突破3000万元,村集体企业收入突破120万元。
眼下,越来越多的文明故事在麻花庄村上演,这是人民生活幸福的音符,也是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乡风文明的有益实践让老百姓尝到了“甜头”、看到了盼头,新时代乡村振兴画卷正在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