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 >> 商丘要闻

商丘市人大常委会:从规范化建设到高质效运行 让代表活动阵地“活”起来

2024-12-05 02:45:36 来源:商丘日报

  近年来,商丘市人大常委会按照市级定思路、县级有行动、乡镇抓落实、站点见成效工作原则,一体推进代表活动阵地建设和运行,实现了从规范化建设到高质量运行的飞跃,成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载体。

  规范化建设,持续夯实基础

  市人大常委会明确立足基层、便于工作、重在实效、突出特色、融合发展的要求,不断规范覆盖市、县、乡、村四级的代表活动阵地,筑牢代表履职尽责“主阵地”。

  市人大常委会先后制发关于加强人大代表活动阵地规范化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统一梳理职责流程,确保做到名称一致、组织健全、制度完善、活动经常、工作有效。通过星级评比、现场观摩等活动,对站点发展和运用相关工作持续进行加压推进。全市人大代表活动阵地运行机制不断完善,普遍实现阵地职能、组织设置、硬件设施、工作制度、活动计划、台账记录、进站入室、日常管理等“八个规范”。

  为更好发挥专业代表和在外代表作用,市人大常委会在原有代表联络站(活动室)的基础上,不断开拓新的代表履职阵地,指导各县(市、区)依托产业资源优势,着力在23个重点行业打造产业代表联络站,真正实现把联络站建在产业链上、代表作用发挥在产业链上。河南土壤修复研究中心代表活动室等一批专业化活动室也顺势建立,用代表专业之“长”,补群众需求之“短”。今年11月,市人大常委会先后挂牌成立驻郑州、北京人大代表工作站,解决在外代表和原选举单位分离、履职渠道不畅问题的探索迈出实质性步伐。

  法治化引领,深化代表工作

  为巩固提升代表联络站建设成效,密切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更好地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市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代表工作与立法工作有效衔接,在全省率先启动代表联络站工作条例立法审议事项,拓展发挥代表联络站的功能作用。

  2024年3月28日,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审查批准了《商丘市人大代表联络站工作条例》,这是省内首部规范人大代表活动阵地建设的地方性法规,也是我市获得立法权后通过“小切口”立法规范人大自身工作的首次探索。《条例》聚焦问题,精简体例、优化结构、不设章节,明确了人大代表联络站活动内容,将形成的、富有成效的经验做法予以确认固化,把创新性工作予以规范提升,发挥了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使代表与群众联系更紧密、活动更规范、履职更有底气。

  特色化活动,彰显基层活力

  从代表活动阵地观摩会、重点工作推进会,到县(市、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座谈会,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家明在多个场合强调,要管好、用好人大代表联络站,提升运行质效,更好倾听民意,发挥桥梁作用,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12月3日,张家明率调研组深入睢阳区调研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运行情况,先后来到睢阳区古城街道、闫集镇、宋集镇、包公庙镇,详细了解人大代表联络站阵地建设、代表活动开展、代表作用发挥等情况。

  在宋集镇人大代表联络站,进站代表微信群里对“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外出务工服务保障”建议的讨论热火朝天,提交这条建议的是区人大代表、睢阳区广东创业务工党支部书记邓长青。他表示,联络站不定期组织的微信讨论、线上履职模式让他更方便、也更愿意履职,可以经常想想“家乡需要我做什么,我能为家乡做什么”,为家乡招商引资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在古城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人大代表直播间”值班代表沈鑫一边听取群众意见,一边见缝插针地宣传医保缴费政策。该站创新“代表联络站+互联网+履职”模式,开展代表直播活动,以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宣讲党的方针政策、宣传人大制度、倾听群众呼声、讲好代表故事,把“直播间”打造成了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连心桥、服务群众的新阵地。

  这些只是全市基层人大实践探索的缩影。近年来,全市各代表联络站(室)根据辖区不同特点,真正做到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创新、站室活动有特色。睢阳区定期开展惠民活动,接待群众3500余人次,打造站内“爱心驿站”8处,帮助兑现微心愿65个,解决群众困难130余件。虞城县深化“摆摊”活动,人大代表定期在马牧老街向群众宣讲党的政策、法律知识,收集群众意见,帮助群众解决问题,形成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人大工作品牌,相关做法成效被全国人大《联络动态》和省人大《代表工作》刊发推介,中央和省、市主流媒体多次报道。各县(市、区)也分别开展了“代表谈心广场”“集市听民声”等活动,推动接待选民从“室内”向“室外”延伸,服务群众从“坐等”向“靠前”延伸。

  常态化运行,密切联系群众

  今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结合“为人民履职、为中原添彩·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持续把代表工作重心下沉到基层一线,切实提升代表活动阵地运行质效。

  按照“邻近编组、相对均衡、灵活管用”原则,将人大代表划分若干责任网格,分别联系若干个网格员,社情民意联络员通过“微通道”、面对面交流等形式倾听民声、收集民意、解决问题。如,睢阳区、梁园区推行“代表+站(室)+网格”工作模式,根据代表分布情况和职业特征,将代表充实到基层网格中,参与服务民生、基层治理等工作,实现代表工作的灵活性、管理的便捷性、活动的时效性。

  深化拓展代表联络站功能,推进国家司法工作人员下沉基层,助力基层社会治理和法治社会建设,定期组织宣传法律知识、征求法律建议、提供法律服务,通过人大代表与公检法司的双向交流,实现“1+1>2”的良好效果。对于一些专业性、法律性较强的领域,聘请具有代表身份的专家学者,成立法律政策咨询专家库,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今年以来,民权县人大代表联合法官、检察官、律师进驻站点30余次,收集意见、建议60余条,解答各类法律咨询90余次,深受群众好评。

  积极组织市、县(市、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一府一委两院”及其职能部门负责人定期进驻代表联络站开展活动,与代表互动“面对面”,征求群众意见“零距离”。如,柘城县先后组织“站点问政”72次,接待基层代表、群众代表540人次,收集问题及意见、建议156件,推动了“人民群众想什么”和“国家机关干什么”的精准对接。

  积极打造数智化服务平台,为人大代表履职尽责提供新的平台、拓宽新的渠道。梁园区东风街道将11名区人大代表和52名居民议事代表信息融入“掌上代表联络站”平台,群众通过扫码留言连线代表,及时提出问题和建议,可以实时查询是否采纳、采纳后办理进度以及办理结果,还可以对办理结果是否满意进行投票,切实做到反映问题“无障碍”、联系沟通“全天候”。

  全市五级人大代表深入开展走访活动,深入基层,问计于民、问策于民,在群众呼声中找到问题,在分析调研中找到对策。市人大常委会成立5个副主任任组长的督导组,对基层站点的实践创新进行梳理、挖掘、推广,对活动开展中收集到的问题、建议进行督办,切实推动解决一批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今年以来,全市五级人大代表共进站1.4万余人次,接待群众12万余人次,收集意见、建议2267个,解决问题1856个,形成凝心聚力助发展、促和谐的良好氛围。8月16日,市人大常委会受邀参加了全国人大在山东临沂举行的新形势下加强代表联系群众工作座谈会并作典型发言,受到与会领导的充分肯定。

  “我们将持续深化‘为人民履职、为中原添彩·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鼓励基层探索创新,激发代表履职热情,推动各级人大代表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用‘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代表履职支撑广泛、真实、管用的民主成果。”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主任赵永春说。


本报融媒体记者 刁志远 通讯员 刘银平 刘清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