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民生> 正文

余热生辉 点亮法治星河

蔡西华:普法路上的不老人生

2024-12-03 22:56:37 京九晚报

  坚持义务普法11年,连续1469天利用抖音平台宣讲18部法律……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行,时间的流动悄然无声。在岁月的长河中,有这样一位八旬老人,宛如一颗璀璨的星辰,以自己的余晖照亮了普法宣传的道路。他虽已至暮年,却怀揣着对社会的深切责任感和对法律的无限热忱,毅然踏上了宣讲法律知识的非凡旅程。只因为他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对普法事业爱得执着。

  1 余热生辉 点亮法治星河

  “今天宣讲的内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45条……”近年来,抖音号“蔡老汉讲民法”以其独特的普法行动,在抖音上掀起了一股普法热潮,吸引了众多网友的关注,成为网络平台上备受瞩目的法治传播者。抖音号的博主是一位84岁的退休老人,名叫蔡西华,人称蔡老汉,他虽年逾八旬,但精神矍铄,对法律宣传满怀热忱。

  蔡西华的普法之旅源于一起自己家的案件,他的故事也是一个从挫折中崛起、以自身行动推动法治进步的典范。2013年,蔡西华遭遇了一场家庭重大变故,他的一位亲人因法律意识淡薄、对法律的无知而犯下罪行,最终被判处无期徒刑。蔡西华坚信,亲人的过错虽不可忽视,但这样的量刑似乎过重。于是,他毅然决然地投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知识的钻研与学习中,竭尽全力为亲人辩护。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漫长而艰辛的一审、二审、再审等程序,亲人的刑罚最终被改判为有期徒刑十五年。

  这件事给蔡西华带来了深深的触动。那一刻,他决定用自己的余生去填补这段空白,重新拿起书本学习法律的决心在老人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2020年10月6日,蔡西华的女儿、女婿给他买了一部智能手机,教会老人使用,于是,他就利用抖音平台注册抖音“蔡老汉讲民法”,开讲《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截至今年12月4日国家宪法日,蔡西华共开展了18部法律的抖音普法宣传,历时1469天。

  2 法治灯塔 照亮暮年征程

  为了使宣讲内容更加丰富全面,蔡西华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学习研究。除了每日普法、学习外,他的兴趣就是到废品收购站里“淘金”,近些年,他在废品收购站淘到了500余本各类书籍。“这些都是我的宝贝。”他开心地指着书架说。

  在老人狭小的房间里,除了一张床和一张看书、录制抖音普法用的小桌子外,摆满了所淘的各类书籍。桌子上摆满了被翻得卷边的法律典籍,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文字,是他辛勤耕耘的见证。

  除了线上普法,学校也是蔡西华普法的“主阵地”。今年10月29日,蔡西华走进了虞城县的6所中小学,展开了一场充满爱心的普法宣传活动,并且捐赠了900多册实用的法律知识书籍。

  蔡西华的普法目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引导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运用法律。两河口公园的那一幕令人难忘。一个星期日的上午,当时蔡西华正在公园举着宣传牌进行普法宣传,偶遇一位年轻人在钓青蛙。蔡老汉没有丝毫犹豫,立即抓住机会,现场用温和而坚定的态度宣讲《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相关知识。年轻人被蔡西华的真诚与专业打动,立即把所钓青蛙倒入河中,并连连表示:“我不仅不会再钓青蛙,我还要做一名野生动物的保护者,和您一样宣传法律。”

  3 银发先锋 书写非凡人生

  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是蔡西华的价值观。1985年,他在虞城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出任副所长一职期间,被派遣至该县原三庄乡滚轮庙村开展扶贫工作。面对彼时的诸多艰难险阻,他毫无惧色,毅然决然地勇担重任,并在工作中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在那里,他成功搭建起虞城县首个塑料大棚,开创性地运用碱化麦秸养羊技术来促进养殖业的发展,还顺利解决了当地的用电难题,彻底结束了该地无电可用的历史。1986年5月,《河南日报农村版》头版对其事迹进行报道;同年6月25日,河南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了“点燃希望之火的人”的新闻;1986年7月7日,《农民日报》头版头条以《蔡西华扶贫点的一百天》为题,对他的先进事迹予以报道。此外,当时的河南《农村·农业·农民》杂志同样予以关注。1987年,蔡西华因表现杰出,被虞城县委、县政府表彰,同时获“十大”开拓者殊荣。1992年,蔡西华被中共商丘地委评为二期社教先进工作者。

  无论是年轻时在基层岗位默默耕耘,还是年迈时在网络平台发挥余热,蔡西华都全力以赴、毫无怨言。他常说:“人生两件宝,身体好、心不老。”他始终怀揣着对工作的责任和对生活的热爱,用自己的平凡努力创造价值。蔡西华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无数人的心,他的抖音号“蔡老汉讲民法”广受关注,其热度不断上升,粉丝数量也日益增多。“我热爱祖国,不是体现在嘴上的。”蔡西华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他用自己的坚守和奉献完美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以垂暮之躯在法治建设的道路上奋勇前行,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位普通老人在法治建设进程中的独特价值与担当,为构建法治社会贡献着自己的一份银发力量。

文/图 本报融媒体记者 王冰 梁晓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