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理论 >> 应天时评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2024-12-01 23:44:45 来源:商丘日报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全会将“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贯彻的一项重大原则,同时在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系统部署中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为抓手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的法治化。

  深化立法领域改革,完善立法保障体制机制。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发挥宪法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制度建设来保证宪法的全面实施,把国家各项事业、各项活动纳入到宪法统领的法治轨道上来。党的领导是推动立法工作规范有序、提升立法质量的根本保证,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完善党对立法工作中重大问题的决策程序。加强对法律的制定、修改、废止、解释、编纂等工作,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健全党内法规同国家法律法规衔接协调机制,将党内法律体系纳入法治建设体系中,进一步推进党内法规体系的完善,推进其与国家法律法规体系的衔接。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全面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全面提升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是深入推进依法行政的关键环节。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以全面提升执法质量来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行政执法监督是对提升行政执法质量、深入推进依法行政的保障。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完善基层综合执法体制机制,健全行政执法监督体制机制。通过统筹配置行政处罚职能、执法资源和提高监督质效实现职权统一、权责相适应。健全完善行政复议和行政裁决制度,健全的行政复议体制机制和完善的行政裁决制度是依法行政的有力保障,更是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必然要求。

  推进公正执法司法,以司法公正助社会公正。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确保执法司法各环节全过程在有效制约监督下运行,权力才能关进制度的笼子而不被滥用。深化审判权和执行权分离改革,健全国家执行体制,强化当事人、检察机关和社会公众对执行活动的全过程监督,加强执行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不仅关系到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实现,更关系到社会公众对司法公正的期待和对司法制度的信心,于整个社会公正秩序的形成和完善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加强人权执法司法保障。建立轻微犯罪记录封存制度,保障轻微犯罪人员在社会的工作和生活不受影响,使其顺利回归社会,更好促进社会大局稳定。

  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和法治政府的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为全体公民提供触手可及的、高质量的法律服务。改进法治宣传教育,增强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引导全体人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强化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治理,制定专门矫治教育规定,为未成年人的茁壮成长营造健康的法治环境。

  加强涉外法治建设,营造有利外部发展环境。建立一体推进涉外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的工作机制,完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和法治实施体系,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用法治方式更好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促进国际法治的进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营造更为有利的法治条件和外部环境。

  法治兴则民族兴,法治强则国家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通过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推进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的体制机制,协同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在更高水平上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和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作者系中共商丘市委党校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