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粮食是一件天大的事
所谓民以食为天,所以节约粮食是一件天大的事。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方案》,从健全节约长效机制到完善统计调查制度,从粮食生产、储存、运输、加工到食堂、餐厅、饭桌,对节约粮食、反对浪费进行了全链条、闭环式部署。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早在战国时期,马具上各类束带的连接环即被称为“节约”,其有节制和约束的意义,“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亦是多少人的启蒙诗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实施全面节约战略,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并积极开展“光盘行动”,浪费之风得到进一步遏制,节约美德在全社会得到更广泛的弘扬。
但是也应当看到,在不同生产环节和消费领域,依然存在明显的浪费现象。据《2023年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报告》显示,我国食物总体损耗浪费率为22.7%,包括粮食、蔬菜、水果、肉蛋禽类等在内的食物,2022年损耗浪费总量达4.6亿吨,造成经济损失1.88万亿元。因此,推动节约粮食、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需久久为功、常抓不懈、紧盯不放。
节约粮食、反对浪费,需合理统筹倡导节约和鼓励消费的关系。消费对经济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节约作为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有效方式,对经济可持续性发展亦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促消费与倡节约,不是矛盾关系,消费不是浪费,节约不是吝啬,节约理念可使消费价值更加充分彰显,理性消费亦是厉行节约的最佳表现形式,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推进经济发展。
节约粮食、反对浪费,需正确看待勤俭节约和生活品质的关系。从生产端各类精细加工的食品原材料到消费端各类精心制造的美味佳肴,无不体现着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但高品质生活不是奢靡和无度,对粮食的利用和制作也不是以大量的浪费为前提。倡树勤俭节约理念,是对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要求,也是对精神世界、个人素养的丰富,其对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起到了直接和重要的作用。
节约粮食、反对浪费,需准确把握制度管理和个人自觉的关系。节约是一种行为理念,从个人角度来讲,须知其意、践其行、求其果,摒弃“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不少的”思想,更好涵养节约习惯。从社会层面来讲,需要提升管理水平和能力,以制度守住边界、以机制保障运行,进一步完善强化全链条、闭环式的节约路径,引导和塑造全社会形成共行节约、共抵浪费的风尚。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中,粮食安全是我们应对各类风险与挑战的底气。树牢节约理念,反对浪费行为,营造更加朴实务实、高质高效的发展氛围,我们的社会将会更加美好,人们的生活必会更加幸福。
□ 祁 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