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陵县有家全国知名的河南“老字号”企业——刘腾龙笔庄,刘腾龙笔庄毛笔制作技艺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追溯刘腾龙笔庄的历史,背后隐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笔庄的创始人刘腾龙出生于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成长于有“毛笔之乡”之称的周口项城汝阳刘村,是刘氏制笔世家第六十二代嫡系传人。刘腾龙凭着精湛的技艺走南闯北,以售笔为业。后来,他更是将毛笔生意做到了京城,在天津也设有分店,成为了名满京津的制笔名匠,一时风光无限。
然而,命运的风云变幻莫测。清咸丰七年(1857年),正值晚清多事之秋,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硝烟尚未散尽,英法联军的铁蹄践踏了大沽,一时之间,京津相继沦陷,百姓流离失所。为了避难,刘腾龙不得不放弃苦心经营的店铺,拖家带口离开京城,踏上返回老家的逃亡之路。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刘腾龙一家老小一路上颠沛流离,极为艰辛。谁料,命运再次捉弄了他们。途经归德府(今商丘)宁陵县境时,刘腾龙一家不幸遭遇了匪徒的袭击。凶狠的匪徒将他们的财物洗劫一空,一家人顿时陷入了绝境。
当时正值寒冬,刘腾龙一家在冰天雪地中举步维艰,他们身无分文,饥寒交迫,只能依靠乞讨为生。在双重打击下,刘腾龙病倒在大街上,生命垂危。他的妻儿围坐在他身边,心急如焚,却无能为力,只有哀伤地哭泣。
就在刘腾龙一家陷入绝望之时,一位善良的张老伯出现了。张老伯看到他们一家的惨状,心生怜悯,毫不犹豫地伸出了援手,热情地为刘腾龙一家提供住所,并送去热腾腾的小米粥。不仅如此,张老伯还请来了郎中为刘腾龙治病,给了他活下去的希望。对于刘腾龙一家来说,张老伯的善举无疑是雪中送炭。
在张老伯的悉心照料下,刘腾龙的身体逐渐康复。为了报答张老伯的这份恩情,也是为了一家人的生计,刘腾龙决定在宁陵县留下来,开设一家制笔店,用一身手艺养家糊口。
清咸丰八年(1858年),在张老伯的引荐下,刘腾龙在宁陵县城南街路东租赁了一间房子,正式开庄设店,取名为刘腾龙笔庄。从此,他便用心制笔,精心经营,开始了新的制笔生涯。
刘腾龙笔庄的起步并非一帆风顺。起初,资金紧张,维持艰难,但刘腾龙凭借着自己精湛的制笔技艺,生产出一批又一批的优质毛笔,尤其是他制作的大小狼毫,质地优良,备受推崇。再加上刘腾龙待人谦和,做事诚信,使得上门顾客络绎不绝,生意日渐红火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刘腾龙笔庄成为了归德府当时首屈一指的制笔名店。
刘腾龙心中始终牢记着张老伯的恩情,时常去他家中看望,对他嘘寒问暖,帮助他解决生活难题。在刘腾龙的心中,张老伯不仅是他救命的恩人,更是人生中的贵人。张老伯去世时,刘腾龙在他灵前守孝三天三夜。
刘腾龙的儿子刘东楼8岁便开始学习制笔,从选毛、脱脂、齐势、垫毫,到切势、梳理、清杂……80多道制笔工序他一一体验,逐渐掌握了做笔技能。刘腾龙将自己的技艺全部传授给了儿子,希望这门手艺能够代代相传。
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一代制笔名匠刘腾龙溘然长逝,享年五十四岁。弥留之际,他将刘腾龙笔庄郑重地托付给儿子,并叮嘱他一定要将祖传下来的制笔技艺发扬光大。
刘东楼果然不负父亲期望,接管笔庄后,秉承其遗志,继续深耕制笔工艺,刘腾龙笔庄生意越发兴隆,一时享誉四方。特别是清宣统二年(1910年),归德府知府万本端用过刘腾龙笔庄的毛笔后赞不绝口,欣然为笔庄题写了门匾和笔幌。
笔墨春秋,薪火相传。从1858年挂牌设店算起,刘腾龙笔庄至今上下传承已七代,历时一百六十多个春秋。虽历经一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许多人和事掩埋在历史的尘埃中,但刘腾龙当年挑担卖笔时用过的笔幌和笔笼依然保存完好,成为了刘腾龙笔庄最珍贵的传家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