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商丘> 正文

写在键盘的边上(六十九)

2024-11-08 00:25:04 京九晚报

  ■宋立民

  “我们上路了,新闻在远方。你见到我们的时候,我们和新闻在纸上;你见不到我们的时候,我们和新闻在路上。”——录自笔者20年前的讲义。

  如今,“在纸上”的新闻正在被“在手机屏幕上”的讯息所代替,“即时性”与“现场感”史无前例地切近受众。

  2024年11月8日是第25个中国记者节。不无幸运,2000年,第一个记者节,我正好在《大河报》做编辑。报社老总建议做专版,谈从业甘苦。我约了河南电视台杨诚勇、大河报同事江华等6位同行——4位为全国“百佳”记者——做了一个整版。大家谈了自己出道的酸辣苦甜,篇篇都可以做大学教材。

  25年弹指一挥间,日子快得像闪电涂满了润滑油。笔者现在一边教新闻,一边继续为媒体写评论、做专栏,今年还以《金融时报》特约通讯员的身份,现场报道了巴黎奥运会——做记者的辛苦与快乐让我意识到:自己的命运与责任常常重叠,我绝不后悔与新闻结缘。

  1.记者节、护士节、教师节,是我国三个很重要的行业性节日。或曰“地球不爆炸,记者不放假;宇宙不重启,记者不休息”。无论互联网多么发达,AI多么简便,记者的“目击”使命都不会被取代——台风来了,他们还是泡在风雨中现场发稿。这是个良心活,更是辛苦活。

  2.马克思不到18岁就开始在报刊发文,22岁参加《莱茵报》的创办。后来与恩格斯一道编辑《德法年鉴》《前进报》等13家报刊,在其著作中提及了1500家报刊,并且为200家报刊撰稿。是故记者编辑学习并践行马克思主义绝非空话。

  3.鲁迅主办或参与创办了未名社等7家出版社,编辑了《越铎日报》等9种报刊,编辑丛书几十种,十几本杂文集的封面全是自己设计。其编辑态度、技巧与艺术,至今仍然有着鲜活的现实意义。

  4.毛泽东的深度报道《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逻辑严密,运笔从容,材料翔实,对话生动,至今仍然是上佳教材。其评论《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有句:“所谓另一部分贫农,则既无充足的农具,又无资金,肥料不足,土地歉收,送租之外,所得无几,更需要出卖一部分劳动力。荒时暴月,向亲友乞哀告怜,借得几斗几升,敷衍三日五日,债务丛集,如牛负重。他们是农民中极艰苦者,极易接受革命的宣传。”其节奏铿锵,代入感、画面感极强,乃一流评论也。

  5、新千年到来之际,是纸质媒体的“黄金岁月”——笔者南下深圳三九集团,考察药价虚高的原因;连夜飞赴北京,解析全国第一例“教育侵权案”;采访焦裕禄的女儿焦守云,发现焦裕禄的艺术天分非同一般……那一天的《大河报》是200个版。

  生命里有一段做调查记者的日子,是历练,更是财富。

  6.忆往昔,报社初建,实行“记者打工”制度,大家在街头巷尾跟着“打工族”干活,写自己的“身边事”。且人手一件军大衣,编辑部的长椅就是床。春节前后,零下15摄氏度,做完版回到出租屋,衣服前襟的冰凌碴子噼啪作响。

  7.曾几何时,大家还在担心:“朋友圈”会不会取代传统媒体?媒介融合了,编辑记者是否可有可无?手机几乎万能,纸媒是不是会消亡?——担心并不多余,但“唱衰”乃一厢情愿。只要社会有良知、正义、初心,只要受众有新闻需求,则记者编辑的岗位坚固如初。

  8.“人人面前都有摄像机”是好事,因为“无孔不入”是新闻的职责所在。但也是坏事,因为更容易鱼目混珠、泥沙俱下——“反转新闻”的接二连三亦为“时代特色”。

  9.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著作里30多次提到德国印刷术对现代精神交往的巨大推动——那是15世纪中叶的事。中国11世纪已有活字印刷术,早几年传过去,大概欧洲的小伙伴会被惊呆。马克思说:“历史倒退已经完全没有可能。”如今又过了400年,互联网带动了新一轮新闻传播的革命,具有新闻理想的同行大可不必悲观。

  10.“当一些新闻事件引发强烈反响时,那并不是记者报道的结果,而是事件本身导致的结果”“今天我们要大声地告诉同行——你可以什么都不是,但必须是一个记者”——这是2004年11月8日即第5个记者节之际《南方都市报》社论里的文字。

  历史是检验记者的“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