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民生> 正文

“双十一”开启 这些诈骗套路要当心

2024-11-05 01:29:07 商丘网-京九晚报

“双十一”,大家忙着“买买买”,骗子急着挖坑“骗骗骗”!商丘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民警陈飞分析往年“双十一”期间电诈发案数据,发现有几类骗局较为流行——冒充客服诈骗、购物诈骗、刷单诈骗。“大家还要注意,在具体作案手法上,这些骗局也在‘与时俱进’,花样越来越多,同样也越来越难防范。”陈飞说,刷单诈骗如今就被骗子玩出了“花”——线上诈骗+线下取现+网约车转移。

冒充客服诈骗 主动“赔偿”套路多

近年来,每逢“双十一”,冒充客服诈骗就很猖獗。冒充快递客服,假称快递丢件,主动要求赔偿购物者,这样的套路较为流行。但随着大家对这一手法越来越熟悉,骗子也在不断更新“剧本”。如今“客服”依然在,陷阱处处有。

比如,去年“双十一”期间,李女士(化姓)就遭遇了假冒淘宝客服的诈骗。她先是收到一条自称是淘宝客服的QQ信息。对方声称“老顾客有优惠价”,能以更低的价格购买到某品牌奶粉。李女士信以为真,在对方提供的“购物平台”上下单并付款1980元。几天后,李女士搜索该笔订单的快递单号,想了解快递已到哪里。结果,她发现压根没有这个单号。意识到被骗后,她立即报了警。

“这是一起典型的冒充客服诈骗,手法较为简单,就是投受害人所‘好’,以优惠价格诱惑,然后利用‘山寨’购物平台坑钱。”陈飞说,如果是在平时,“低价诱惑”这一套还不一定好用。但在“双十一”这样的时间节点,因为惯性心理,大家反而不太会怀疑。

同样的道理,“丢件赔偿、坏单理赔”等理由,在这个时间节点,看上去也挺符合逻辑。

另外,在冒充客服诈骗中,“客服”的种类很多。不过,万“骗”不离其宗——但凡“客服”主动找上门,还要给你送“好处”,小心有诈!

因而,大家遇到“客服”找上门这种情形时,一定要提高警惕。

购物诈骗 “擦边球”行为路子野

传统的购物诈骗,因为手法简单粗暴,易被识破,因而近年来越来越少。反之,“擦边球”式诈骗行为却越来越多。

“目前比较多的就是购买演唱会门票或者其他产品时被骗。”陈飞说,有大学生在微博上表示想购买某明星演唱会门票。然后“黄牛”找上门,收钱未给票,骗走6900元。

类似的套路,小张(化姓)也遭遇了,他也是在追星中遭遇购物诈骗,被骗近1.8万元。小张购买明星周边产品时,遭遇购物诈骗。

高级版的购物诈骗,往往打起“擦边球”,令人难辨真假。如今,流行通过网络直播来带货。一些别有用心之人混迹其中,利用信息差,高价销售“贵重物品”。比如,上海普陀警方就破获过一起以染色石英岩玉伪造A级翡翠的售假案件。这个团伙直播时自称摒弃中间商让利给粉丝,实则把购物者当成了“韭菜”,仅半年时间就获利近30万元。

“‘双十一’各种促销活动不断,而且价格看上去很诱人。但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先要核实商家的资质,然后了解商品的具体信息,谨慎下单。千万不要发现被骗了,回头找上门去,连对方的直播间都找不到了。”陈飞提醒。

刷单诈骗 “福利”开局花样多

刷单诈骗,以前很难和“双十一”挂上钩。但随着去年“蟹卡骗局”出现后,情况就大不一样了。“蟹卡骗局”如今已延伸出各种变种——购物“优惠券”或者“福利卡”等。

通常,骗子会蹭“双十一”这样的热点,然后广撒网,将“优惠券”或者“福利卡”邮寄出去。如果你收到来源不明的快递,并且被里面的“优惠券”或者“福利卡”所吸引,扫了上面的二维码,大概率会被骗去刷单。

这样的案例最近还不少。唐阿姨(化姓)疑似遭遇电信网络诈骗。反诈劝阻人员上门,费了好大劲才劝说成功。唐阿姨告诉他们,前些天她收到一个陌生快递,里面有一袋洗衣液及三张“广告单”。

她信以为真,扫上面的二维码,被拉进了一个刷单群。后面的事就不用多说了,等到她发现无法提现时,“客服”就要求她充值“解冻”。所幸警方介入及时,她的10.3万元保住了。龚女士(化姓)收到一个陌生快递,里面有一张刮奖券。出于好奇,她刮了一下,发现中了奖。之后,她扫了奖券上的二维码,同样被拉入了刷单群。结果也是发现无法提现,然后“客服”要她充值。她意识到被骗后,前往派出所报警,损失近5.6万元。

“这些案例还属于未进化版。现在最新的‘福利’+刷单诈骗,已出现‘线上诈骗+线下取现+网约车转移’模式,前几天刚出现过。”陈飞说,前面的套路都一样——先是“优惠券”或“福利卡”引流,然后骗去刷单。等到“收割”环节时,骗子不再直接要求受害人转账,反而要求对方去银行取现金,装箱后通过网约车送达指定地点。这类骗局更难防范,也更需要引起警惕。

链接:

事关“双十一”

公安部发布“六大陷阱”

“双十一”的热潮已经来袭,在大家尽情享受购物狂欢的同时,公安部发布有关购物潮中的“六大陷阱”。

陷阱一:假冒客服诈骗

一些不法分子可能会冒充商家的客服人员,向消费者发送虚假信息或邮件,要求消费者提供个人信息或进行转账操作。  

陷阱二:虚假购物网站

不法分子会制作看似正规的购物网站,以超低价格吸引消费者下单。当消费者付款后,却发现根本收不到货,网站也无法再打开。购物一定要选择知名、可靠的电商平台。  ‏

陷阱三:预售骗局

有些不法分子以“双十一”预售为幌子,要求消费者提前支付定金或全款,结果却消失不见。正规的预售都有平台保障,不要轻易向陌生账号付款。

陷阱四:中奖诈骗

收到短信或邮件,告诉消费者在“双十一”购物中幸运中奖,要缴纳手续费或税金才能领取奖品。这都是不法分子的套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陷阱五:快递诈骗

一些不法分子可能会冒充快递员,向消费者发送虚假信息或邮件,要求消费者关注其公众号,并骗取消费者的个人信息或钱财。 

陷阱六:退货诈骗

一些不法分子可能会以退款退货为由进行诈骗,诱导消费者提供手机动态码,并骗取消费者的个人信息或钱财。


​ 记者 张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