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泊功利 致力扬正 默默奉献
“淡泊功利、致力扬正、默默奉献,这是我的座右铭,也是我多年从事新闻工作的感悟。”10月29日,商丘日报原总编辑助理、总编室主任邵德民和记者稍作寒暄,就开门见山地谈起自己的新闻之路和感悟体会。
出身农民家庭的邵德民之所以能走上新闻之路,源于他个人的不懈追求和努力。高中毕业后,邵德民先后在柘城县几家工厂工作过,由于平时就爱好写作,1979年9月,他从工厂调入柘城县广播站工作,从工人成为记者。他并没有从此停下前进的脚步,在工作之余努力学习,1984年考入郑州大学新闻系。1986年9月,刚刚大学毕业的邵德民进入创立不久的商丘日报社,从此以后一直兢兢业业工作在新闻采编一线,直至2011年退休。当记者时,他用手中的笔记录时代的脉搏;做编辑时,他以严谨的态度精心打磨每一个版面。多年的新闻工作经历见证了他的成长和付出,也给他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回忆。
“刚进报社时,我在政教部工作,政教部是采编合一的科室,我既当记者又当编辑。冬天写稿子时冻得手握不住笔,就在炉子上烤烤手再接着写;夏天画版面时怕电扇吹走桌子上摊开的稿纸,就尽量不开电扇,脖子上挂一条毛巾随时擦汗,为了防止汗水浸湿版纸,就在胳膊肘下再垫一条毛巾。虽然当时工作和生活条件都比较艰苦,但热爱新闻事业的我仍然干劲十足。”回忆起刚进入报社工作时的岁月,年过七旬的邵德民眼中仍闪烁着光芒。由于他在柘城县广播站当过5年记者,又在大学里系统学习过新闻理论,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兼备的他很快就成为了报社的顶梁柱。
作为新闻工作者,邵德民一开始就把致力扬正作为自己的职责和担当。邵德民刚到报社不足10天,某县发生一件令人痛心的家庭悲剧,他和有关部门的同志一起去现场了解情况。经过数日的采访,他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回来后思考再三没有写稿,他向领导汇报说事情虽然令人痛心,但对社会没有正面教育意义,所以不宜报道,领导也赞成他的做法。后来邵德民一直致力于深入挖掘那些积极向上、体现正能量的人物事迹,将这些人物事迹广泛传播,激励更多人见贤思齐,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上世纪90年代,乡镇党委书记的榜样吴金印的事迹感动了很多人,商丘一位勇于改革的乡党委书记也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报社派邵德民前去参与采访。他吃住在乡里,用一周的时间采访了近100名基层干部和农民,对这位乡党委书记有了深入全面的了解,后来写成稿件《山魂》在《商丘日报》一版头题刊发,引起了强烈反响,这篇稿件后来还被《中国作家》选载。还是上世纪90年代,邵德民听说了原商丘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官杨振岭带病工作、秉公执法的事迹,觉得应该大力弘扬这样的正气,就主动前去采访。历时半个月采访,他写成稿件《剑魂》在《商丘日报》一版头题刊发,让更多人认识了这位铁骨铮铮、无私无畏的检察官。杨振岭后被评为第二届“中国十大杰出检察官”。邵德民说,及时全面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报道本地新闻,传播正能量,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新闻工作者的职责。这一篇篇带着现场温度的新闻稿件,成为了他新闻生涯的生动注脚。
“新闻工作者的特殊性在于采访有时是风和日丽的春天,有时是风雪交加的寒冬,突发采访也有可能是在万籁俱寂的深夜。采访时可能遇到热情洋溢的笑脸,也可能遇到不理不睬的冷漠。”谈及采访中遇到的人和事,邵德民看似轻描淡写的背后却隐藏着诸多不为人知的艰辛。
历经多个采编岗位的锻炼后,1998年,邵德民任总编室主任。当时总编室负责《商丘日报》一版的编辑工作,每位编辑都责任重大,主任更是时刻都绷着一根弦。“准确及时报道新闻对于编辑和记者来说是职责,不是为了功利,但若是因疏忽大意造成报道失误则是大过失。编辑属于幕后工作者,需要有默默奉献的精神,否则就做不到忠于职守,也难以向党和人民交上合格的答卷。”邵德民深知编辑工作的重要性。
当时电脑还没有普及,坐在堆满稿件的办公桌前,他逐字逐句地为每一篇稿件把关定向、修改标题、精心润色,然后画版、校对,确保稿件内容不仅准确,而且出彩。在任总编室主任期间,他凌晨下班是常态,半夜刚刚入睡又因为稿件的事情被电话叫醒也是经常发生的事情。遇到大事发生,他和同事们多次为等新华社的稿件熬通宵,回家稍微休息一会儿又要赶到单位处理当天的工作。
“回首往事,百感交集,半生献给了新闻事业,我无怨无悔。看到报社近几年长足发展、人才辈出,我尤感欣慰,寄语新闻事业的后来人,要致力扬正、默默奉献,书写商丘新闻事业新的篇章!”几十年新闻工作经历,让邵德民对新闻事业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他希望年轻一代的新闻工作者能传承这份对新闻的热爱,让新闻事业继续绽放光彩。
图①:邵德民(右)和记者交谈。 本报融媒体记者 贾晶晶 摄
图②:邵德民工作照。(受访者供图)
图③:邵德民(前)到永城一煤矿采访。 (受访者供图)
本报融媒体记者 蔡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