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日报原总编辑助理、京九晚报原常务副总编辑孙清玉:用文字记录时代变迁
图①:孙清玉(右)接受记者采访。记者 贾晶晶 摄
图②:孙清玉在刚成立的商丘报社前留影。(受访者供图)
图③:孙清玉(左)和同事在工作中。(受访者供图)
扫码看视频
“我一辈子都在与文字打交道。身为一名媒体人,我对新闻的感情是任何事物都无法比拟的!”73岁的老报人、商丘日报原总编辑助理、京九晚报原常务副总编辑孙清玉感慨地说。
18岁,正值青春年华,孙清玉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开启了他的军旅生涯。“那是1969年4月的一天,我刚入伍一个月,部队领导把我叫到办公室,只简单交待了一句话,就是我被抽到部队‘三支两军’报道组了,明天出发到政治处报到!”回忆起当年的情景,孙清玉依然历历在目。也就是从那时起,他的人生便与写作结下了不解之缘。从军15年间,孙清玉一直从事新闻写作,不仅写出了一大批生动感人的新闻作品,也创作了一些反映当地风土人情及部队生活的诗歌、散文,每年在各级报刊上发表作品30多篇,多次受到部队嘉奖,还曾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
1984年8月,孙清玉从部队转业,分配到商丘日报社工作。带着军人的坚毅与果敢,他继续在新闻与文学的天地里耕耘,直到2011年退休,可以说他对报社的发展历程如数家珍。
“你看这张黑白合影照,就是当年《商丘报》创刊时留下的。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已经40年了。”孙清玉指着一张泛黄的照片深有感触地说。1985年1月1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商丘报》创刊。在那个充满激情与挑战的岁月里,孙清玉与同事们一起深入采访,记录时代。他穿梭在大街小巷,走进企业机关,踏入社区工地,深入基层一线,用脚步丈量商丘大地,用纸笔书写时代变迁,用镜头记录点滴变化,用一颗赤诚之心和满腔热情做着自己最钟爱的新闻事业,几十年如一日,无怨亦无悔。
从入职到退休的27年间,孙清玉始终践行着新闻人的初心与使命,一直奋战在采编一线,笔耕不辍,从未有过丝毫懈怠。他以客观、真实、准确的态度,为读者传递着最有价值的信息。他先后在各种新闻媒体上发表作品2000多篇,编发版面800多个,撰写新闻专业论文50多篇,出版了《放眼沧海》《素描天下》《砚边拾墨》《血溅千山》等个人作品集,创作了电影文学剧本《血溅千山》《区委书记》和一系列纪实文学作品。在他的笔下,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桩桩感人的事件跃然纸上,让人们感受到了商丘这座城市的温度和力量。
在众多作品中,孙清玉印象最为深刻的是1985年采写的一篇通讯《妍艳警花向阳开——记商丘市公安局向阳派出所》。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背景呢?当时,社会治安问题备受社会关注,公安机关在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安全方面肩负着重大责任。向阳派出所坐落在繁华的闹市区,当时辖区内居民8万多人,日流动人口2万多人,是全国屈指可数的大所。这里有火车站、汽车站、商业街、旅社、宾馆等,可以说人口结构复杂,发案率较高。
就是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向阳派出所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守护着一方百姓的平安,在维护社会治安、打击违法犯罪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先后被省委、省政府及省公安厅授予先进党支部、文明单位、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多次荣立二等功、三等功。
孙清玉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典型。他深入派出所,与民警们深入交流,详细了解他们的工作日常、办案经历及为群众服务的点点滴滴。采访过程中,他看到了民警们在面对危险时的勇敢无畏,在处理纠纷时的耐心细致,在服务群众时的热情周到。他挖掘了大量生动的素材,那些真实而感人的故事让他深受触动。回到报社后,他认真整理采访笔记,精心构思文章结构,反复斟酌每一个词语。经过多次修改和完善,一篇生动感人的通讯稿件终于诞生了。他用细腻的笔触、生动的语言将向阳派出所的事迹展现给读者。稿件发表后,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人们对公安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也为其他基层单位树立了榜样。孙清玉说,写这篇稿件不仅仅是因为这个派出所获得的荣誉,更是对奋战在一线的警察们的一种敬意和赞美。
除这篇通讯稿件外,孙清玉还创作了许多其他优秀作品。他的文章题材广泛,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无论是重大事件的报道,还是小人物的故事,他都能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将其展现得淋漓尽致。
翻看着作品集,孙清玉的视线定格在《激越奔放的前奏曲——商亳高速公路定界放线清点丈量纪实》这篇稿件上。他回忆说:“2002年,商丘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商亳高速公路对于商丘的经济发展和交通改善具有重要意义,它连接着河南、安徽两省三县(区),建成后将为商丘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活力。”
孙清玉深知这条公路的重要性,为此,由他带队成立了8个报道组,分别采访8个标段。在商亳高速公路定界放线清点丈量现场,他看到了建设者们忙碌的身影,感受到了他们为工程建设付出的辛勤汗水。机器的轰鸣声、工人们的吆喝声,仿佛是一曲激昂的建设交响曲。他用自己的笔,记录下了这个火热的建设场景,写下了脍炙人口的通讯报道《激越奔放的前奏曲》。这篇报道生动地展现了商亳高速公路建设的壮美画卷,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工程建设的激情与活力。这篇通讯报道不仅为工程建设者们加油鼓劲,也让商丘人民对家乡的发展充满了信心与期待。
孙清玉对新闻事业的热爱和执着,不仅仅体现在他的作品中,更体现在他对新闻工作的态度上。他语重心长地寄语年轻的同行们,新闻工作者是时代的记录者和见证者,必须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想写好新闻,就得沉下身子深入一线,用眼睛去观察世界,用心去感受生活,用笔去书写真实,这样才能采写出更有深度、更有温度的新闻报道。
记者 李娅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