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 >> 河南新闻

探寻中原大地上的“客家印记”

2024-10-29 19:58:41 来源:顶端文博

顶端新闻记者 张弋

昔日衣冠南渡,今朝客家归家。

10月26日,世界客属第33届恳亲大会在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闭幕。本届世客会首次来到“客家祖根地”洛阳。活动期间举行河洛文化研讨会、第二届客家青年发展大会、客家文化学术交流活动,以及经贸洽谈系列活动等,来自世界的客家乡亲重归故土原乡、寻根谒祖,共话“五洲客家音”,畅叙“四海桑梓情”。

由于历史上的战乱动荡,中原人曾五次大举南迁。第一次迁徙是1700多年前的“永嘉之乱”之后,洛阳城陷落,大批中原士族、百姓举族南迁,史称“衣冠南渡”。这次大迁徙的人数达百万之众,是规模最大的一次南迁。

开幕式现场 图源:洛阳日报

后来,客家先民又有四次大规模的迁徙。经过多次辗转迁移,客家人遂在各地安身立命、世代繁衍,逐渐形成了一个在语言、民情、风俗、文化等方面与中原汉族既割舍不断又相对独立的客家民系。

时至今日,在中原大地上,依然保留着数不清的客家文化遗产,它们是客家人与中原人民“同根同脉”的见证。现在,就跟随老家河南新媒体矩阵的脚步,一起探寻中原大地上的“客家印记”。

中原客家先民南迁圣地纪念碑

洛阳偃师区虎头山森林公园内,雄伟气魄的“中原客家先民南迁圣地纪念碑”显得格外瞩目。虎头山这里是西晋的祖山,也是客家先民历次南迁的枢纽。

这是一座记录客家人南迁历史的纪念碑。纪念碑以古朴典雅、庄重大气为主要风格,坐落于十七步台阶的两层方坛之上,十七步台阶寓意着客家先民从首次南迁迄今已走过了1700多年的历程。基座四周雕刻着表现客家先民南迁及客家人发展历史的浮雕。

汉魏洛阳故城

客家先民在历史上先后多次大规模的迁徙,而其中第一次南迁最重要、最具代表性、影响最深远的出发地便是西晋末期的汉魏洛阳故城。

西晋末年,客家先民从都城洛阳大规模南迁,成为今日各地客家人的第一批先民。此次南迁也是客家民系形成史上时间最早、人口众多、整个政治文化中心南移、影响极为深远的一次南迁。当时,客家先民正是从汉魏洛阳城扶老携幼、栉风沐雨,开启了困难重重的迁徙之路。

汉魏洛阳城作为西晋客家先民南迁出发地,可以说是今天客家人的故土家园。

大谷关

大谷关是设于东汉末年拱卫首都的“洛阳八关”之一,沟壑纵横,形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作为汉魏洛阳城的南大门,大谷关留下了客家先民南迁的足迹。

在西晋末年洛阳陷落后,大批士族、百姓扶老携幼,穿越大谷关,踏上了千难万险的南下之路。他们出了大谷关,迁至淮河流域,再到长江流域,史称晋末“衣冠南渡”。大谷关,成为客家人多次南迁的主要通道。

轘辕关

“轘(huán)辕”为“洛阳八关”之一的轘辕关,当年部分客家先民从这里开启漫漫南迁路。

轘辕关位于偃师、登封交界处的轘辕山上,是万安山与嵩山连接处的一个豁口,道路险隘,有弯道十二,回环盘旋,故称轘辕关。它既是古代兵家必争的军事重地,又是洛阳通往汝州、许昌、襄阳等地的要衢与捷径。

西晋“永嘉南渡”时,南迁的中原先民中不乏公卿大夫、世家大族,他们南迁的主要目的地是江东。从当时的汉魏洛阳城向江东迁徙,轘辕关为洛阳通往许(今许昌)、陈(今周口)及由沙颍河入淮河过长江的捷径要冲。

开封客家源广场守望阁

开封市珠玑巷客家源文化广场上矗立着一座守望阁,再加上广场上的“家”字篆刻地铺,巧妙反映了客家的历史文化、根亲文化与祭祖文化。2014年10月17日,世界客属第27届恳亲大会在开封举行,来自全球的客家游子在守望阁、珠玑巷慎终追远、祭拜祖先,寻找内心最深处的温暖。

开封是与客家人渊源最深的地区之一,开封的文化个性与客家人的人文精神具有共同闪光之处,开封有着客家人祖先与开封人共同创造的灿烂文化。

在漫长的迁徙过程中,客家人不忘故乡的风土习俗,把宋都开封的历史文化传承到了东南各省。以珠玑巷为代表的客家人街道地名文化,成了东南各地客家人彼此相认的一个名牌。这些“珠玑”地名,就是客家人从宋都开封传承到南方居住地的特殊文化和地理标志。

州桥遗址

开封有4000多年的建城史,曾是八朝都会,自古雄踞中州大地。位于开封市中山路中段的州桥遗址,是东京城中轴线御街与大运河汴河段交叉点上的标志性建筑,州桥的重见天日让“大宋盛景”不再虚晃迷幻。千年未曾变动的中轴线、海马水兽飞云的精美壁画,无一不让北宋时期的极高审美变得可观可感。

州桥遗址重见天日后,出土了大量的瓷片、陶片、砖瓦碎片、铜器、铁器、玉器、骨器、动物骨骼、玻璃器等,也向人们真实再现开封形成立体叠压型城市“城摞城”的奇观。这些历史遗迹,吸引无数客家后代回乡追溯先祖根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