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商丘> 正文

写在键盘的边上(六十七)

2024-10-25 00:52:47 商丘网-京九晚报

■宋立民

2024年10月19日是鲁迅离世88周年忌日。面对书架上各种版本的《鲁迅全集》,笔者忽然想到一个问题,鲁迅的爷爷与父亲如何面对生死?是不是也对鲁迅的“生死观”有所影响?于是来了“考据癖”,顺便联想到古人、近人对待生死的态度。

作为东方人普遍情绪,忧死和哀叹人生苦短一直贯穿了中国文化的始终。汉代扬雄《法言·君子》:“有生者,必有死,有始者,必有终,自然之道也。”硬邦邦的真理当然可以理解,但软绵绵的感情却没有这么简单。“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入世意志坚定若曹操者,也曾发出“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的慨叹。的确,“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其子曹植更是活活继承了父亲的“稍纵即逝”说:“天地无穷极,阴阳转相因。人居一世间,忽若风吹尘。”(《薤露行》)据考证,以聪明睿智著称的明君唐太宗,也是为求长寿误食金丹而死,终年仅50岁:“万岁更相迭,圣贤莫能度。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所以,黎民百姓的烧香拜佛、祈求长寿也完全可以理解了。

1.鲁迅的爷爷周福清活了66岁,从“知名老中医”那里得知自己去日无多,并不惊慌,亦不再就医,自书挽联曰:“死若有知,地下相逢多骨肉。生原无补,世间何时立纲常!”周建人在祖父发丧后才发现该挽联,便拿给大哥鲁迅看,并说:“可惜我早没有看到,不然的话,在丧事中可以在灵堂里挂一挂。”鲁迅即刻答曰:“这是在骂人。”意为活着的亲人和他并不亲,不孝顺。

2.鲁迅的父亲周伯宜只活了36岁,死于肝硬化。

父亲周福清贿考而犯“科场案”锒铛入狱,周伯宜遭受牵连且家道中落,于是借酒浇愁,大怒伤肝,且生病期间照喝不误。终于吃了一百多天的“败鼓皮丸”——理论是:肝腹水又名“鼓胀”,旧鼓皮即“破鼓”,可以除掉腹胀——被庸医“治”死。

3.在“拒绝就医”一端,鲁迅颇似祖父。美国朋友史沫特莱介绍美国D医生为鲁迅诊治。结论是:“倘是欧洲人,则在五年前已经死掉。”鲁迅看到X光胸透,佩服其诊断准确,同样提前43天写下7条遗嘱,嘱咐“赶快收殓,埋掉,拉倒”。

4.鲁迅在《野草·墓碣文》里“梦见”自己于惊悚中诵读墓碑:“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后来,鲁迅目睹那“胸腹俱破,中无心肝”的死尸“在坟中坐起,口唇不动,然而说——‘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此乃鲁迅仿照尼采而作的“血写的文字”,每读皆毛骨悚然。

5.无独有偶。英国作家夏多布里昂把自己的书题名《墓中人语》,自诩为“我生活的时代之史诗”,决定自己死后50年再出版。无奈其沉思深沉文笔真挚,没有等到驭鹤已经不胫自走,被视为与蒙田《随笔集》齐名的法国散文经典。雨果曰:“要么成为夏多布里昂,要么一无所成。”

6.鲁迅的老乡陆放翁《示儿》曰:“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同样是用“将来完成进行时”说话,说的是自己“死后”的事情,但直抒胸臆,浑然天成,情真意切,悲壮欲绝。

7.鲁迅至交瞿秋白的要求更简单:不能跪着死。1935年6月18日,至福建长汀罗汉岭下,他自寻空地,面北盘足而坐,示意行刑者说:“此地甚好。”饮弹就义。时年36岁。

6.据说,金圣叹临死给儿子梨儿、莲子出对联曰:“莲子心中苦,梨(离)儿腹内酸。”行刑之际,他又告诉刽子手说自己身上藏有两张银票,算是谢礼。刽子手出刀果然利落。无奈没搜出银票,却找到两张纸条,一书“好”字,一书“疼”字。时年53岁。

9.马一浮生病,有朋友寄来200元。马回信给汇款者说:“此款留为他日墓畔植树之需。”——正所谓考虑周到,友情为重,流芳百世,死钱活用。

10.30年前,河南现代文学年会在信阳召开,某专家发言过长,博导陈继会兄趁机给笔者写了份悼词,悄悄递过来——我改了几个措辞还给他。他在稿纸右上角批:本悼词经本人审阅。如今真的快用上了,却不知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