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日报社原群工部主任张飚:做无愧于人民的记者
张飚(左二)现场采访。(受访者供图)
张飚外出学习留念。(受访者供图)
张飚(左)和记者交谈。记者 贾晶晶 摄
扫码看视频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记者一行见到了已经退休19年的老报人张飚女士。她仍旧是一头利落的齐耳短发,一袭长裙,笑声朗朗、走路带风地迎了上来。
1984年组建报社时,张飚经商丘地委考察被调入报社。“当时报社总共只有十几位同志,大家都怀着崇高的使命感,干起工作有使不完的劲。”在报社,张飚先后担任办公室主任、群工部(通联部)主任,并兼任报社机关党支部书记等职务。
上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着商丘大地。张飚负责地委、行署两个大院的重要时政新闻报道。1996年9月,京九铁路全线通车,商丘成为中原地区新的交通枢纽。“京九铁路通车不久,记得是一个已经下班的傍晚,还没有来得及吃饭,我突然接到时任地委书记杨金亮秘书的电话,说旅客反映商丘南站附近没有路灯照明,杨书记要去现场调研。我就迅速赶到地委大院。杨书记带着我们几个人打了一辆出租车赶到南站,关切地询问下车的旅客,查看周边环境。回来后我连夜赶稿,把当晚的见闻写成一篇通讯《为了南来北往的客》,发表在次日《商丘日报》一版头题。一些读者看到后打来电话,说商丘的领导干部作风好、效率高、能办事,说我这篇稿子写得及时、抓得准。”张飚说。
“当时领导对于改革开放出现的热点、难点都非常关注,尤其是基建、民生、经济等领域的一些重大项目。时政记者责任重大、工作标准高、时效性强,来不得半点马虎和懈怠。”张飚感慨道。她经常是白天在商丘地委、行署两边跑,晚上熬夜写稿,激情满满地写出了很多有分量、有反响的重头新闻。作为时政记者,她一共采写了100多万字的新闻作品,多侧面多角度反映我市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重大决策和行动,记录勤劳智慧的商丘人民在改革开放中绽放的奋斗姿态。
党报历来非常重视倾听群众呼声,经常报道来自基层的鲜活事例。商丘报社成立之初即设立了通联部(后改为群工部)。张飚担任通联部主任期间,尽心尽力、殚精竭虑,为百姓解难、为政府分忧。“我们创办了《读者来信》版,开设了大众热线、热点追踪、记者调查、呼声与建议、回音壁、新风赞、热点评论等栏目,科室人员集采、编、评、摄于一体。”张飚介绍道。群工部的日常工作就是拆阅读者来信,及时进行回复与处理,对部分读者来信进行选登,并从中筛选报道线索,深入基层采访。
“历任市领导对日报反映的热点问题都非常重视。一次,我们刊登了一则群众关于垃圾处理问题的来信,当时的市委书记刘新民看到后,立即赶到现场察看,听取群众意见,现场作出批示,后来在那里建立了垃圾中转站,使城市文明提高了一个层次。”张飚说。遇到群众来信来访反映的紧急事件,记者经常顾不上吃饭和休息就立即赶赴现场。当时经济还不发达,各单位公车都比较少,记者接到的线索又多在基层,经常是几个人分头骑自行车、坐公交车下乡采访。“经初步统计,我们部先后接待群众来信、来访2000多件次。尤其对基层反映的损害老百姓利益的行为,大家都是义愤填膺,迅速赶到现场调查、采访,以最快的时间见报。”张飚说。他们通过党报、内参等渠道反映的群众呼声受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市领导多次关注、批示,督促问题尽快解决。
因为群众工作突出,张飚荣获全国优秀群工干部称号。“我们这个版受到读者欢迎、上级肯定,与报社领导和同事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当时的党委班子给了我们宽松的工作环境,鼓励开门办报。其他科室的同事也积极支持、供稿。老百姓受了委屈、遇到困难、有了疑惑,就直接反映给报社。我们的记者、编辑与广大读者形成了一种良性的紧密联系和互动。”张飚说。
近段时间,为了迎接报社40周年大庆,张飚陆续整理保存许久的作品及报纸、读者来信等。这些泛黄发脆的纸质资料,如今看上去仿佛仍带着温度,彰显着党报记者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
“到报社工作后,我无意间收获了几个第一:第一位女职工、第一位负责报道地委、行署时政新闻的女记者……”回顾在报社工作的历程,张飚言语中充满自豪与欣慰。其实,她还曾经创造过商丘日报社的许多第一:做人事工作时,她为报社建立起了第一批人事档案,并为报社考察选进了一大批优秀人才,这部分同志之后成为报社的中坚力量,其中还有许多人走上了领导岗位。做群工工作时,她与群工部的同志为报社培养了一大批优秀通讯员。这些通讯员不仅为报纸提供了大量的新闻线索和优质稿件,而且其中的很多人因新闻而成才。任机关党支部书记期间,她注重培养和发展了一批批新党员,报社机关党支部年年被评为市直机关先进党支部。作为记者、编辑,她的新闻作品获得省级以上新闻奖25个,其中国家级奖项5个。
谈到做群众工作的心得,张飚深有感触地说:“我很喜欢我在群工部的工作。当时改革开放发展很快,面临很多前所未见的问题。我深感党报记者、编辑有责任做好舆论监督工作,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愿望,架起群众与党和政府沟通的桥梁纽带,促进一些问题及时、迅速地得到解决。”
记者 司鹤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