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干彰显新作为 倾情书写新答卷

——商丘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高质量发展纪实

2024-10-24 03:22:07 来源:商丘日报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廖伟(右二)到市政务服务大厅不动产登记窗口调研。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织召开土地推介会,向企业推出优质地块。

①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金世纪广场开展“全国土地日”普法宣传活动。  ②市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调研耕地保护和生态保护工作。  ③市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到市政务服务大厅不动产登记窗口暗访。

  金秋时节,素有“豫东粮仓”美誉的商丘正值收获季,万亩良田喜丰收,人勤物丰民安康。

  守耕地红线、促生态向好、助跨越发展……近年来,商丘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严守资源安全底线、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维护资源资产权益”工作定位,全力以赴严守耕地保护、生态保护、安全稳定三条底线,加强规划引领,强化资源保障,开创了规划“细”起来、资源“活”起来、生态“绿”起来的良好局面,以高效优质服务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商丘实践提供强有力的自然资源要素保障。

  殷商之源满目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先后被评为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先进集体、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违法占用耕地专项行动考核优秀单位、河南省以案促改考核优秀单位、河南省自然保护地建设与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先进单位等。

  规划“细”起来

  构建国土空间保护利用新格局

  规划引领,纲举目张。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总体要求和各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工作安排,结合商丘实际情况,商丘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做好“三区三线”划定的基础上,于2020年同步组织启动了商丘市级、县级、乡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

  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启动以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坚持市、县、乡同步开展,通过深入调查、专题研究、反复论证,在完成“双评估、双评价”成果的基础上,科学预测2035年和2050年的人口、经济、基础设施等发展规模和空间分布。

  规划是高高飘扬的旗帜,是一个地区发展的科学引领,更是一座城市的前景和希冀。

  目前,商丘市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不断完善:《商丘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成果于2023年5月底呈报省政府,12月6日通过省规委会审议,2024年4月底获省政府批准;永城市等7个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成果于2023年6月底呈报省政府,经省级会议审议后,2024年6月获省政府批准;全市乡级国土空间规划成果均已编制完成。同时,在做好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该局强调国土空间规划对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作用,积极开展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规划编制,切实增强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维护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坚持做优主城、做强副城、集聚县城、培育重镇,全市“多规合一”体系初步建立,进入国土空间规划实施阶段。

  资源“活”起来 力促资源要素保障增添新动力

  穿行于商丘的乡村道路,随处可见“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强化保护防止耕地‘非粮化’”等宣传标语。更令人欣喜的是,全市上下全力以赴做好耕地保护工作、牢牢守住粮食安全生命线的氛围浓厚,这都是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切实履职、真抓实干、用心用情呵护脚下这方土地的结果。

  与城市发展同频,与人民需求共振。为做好用地保障,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实行先期介入,提前研判用地底线红线等制约因素,最大限度避让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全力保障项目按照时间节点依法依规开工落地。精准配置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积极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国家、省重点项目做到即报即配,随报随批,保障率100%,保障了京雄商高铁、引江济淮配套工程等一批重点项目用地需求。

  坚持节约集约,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我市坚持“亩产论英雄”,突出亩均导向和强化指标管控,全面推进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建立并实施了“按标做地、明标供地、履标用地、对标管地”的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制度。持续推进闲置存量土地盘活,加大闲置低效用地清查力度,推动用地方式向以存量为主转变,缓解了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目前,睢县、民权县先后被评为全国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

  强化耕地保护,严守耕地红线。我市强化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压实扛稳扛牢耕地保护责任,常态化开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卫片执法检查,深入开展违法违规占用耕地专项治理行动。多措并举推进督察发现问题整改工作,确保全市耕地保护面积不少于1025.07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939.57万亩。

  与此同时,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积极推进规划用地“多规合一、多审合一、多验合一、多测合一、多证合一”,建设用地规划许可等64项权限下放到各县(区)局。清理省政务服务网服务事项22大项47个业务办理项,提高技术审查服务时效质量,将技审会、业务会、专家委员会“三会合一”,减少审查时间和会议次数。协同推进“验登合一”工作,实现“验收即发证”,用“数据跑路”代替“企业跑腿”,该局被评为全市“万人助万企”活动优秀单位;该局《“信用+绿色通道”审批服务,助力企业投资项目“拿地即开工”》案例入选全国信用承诺优秀案例,也是全省唯一审批服务优秀案例。

  生态“绿”起来 创造生态文明系统治理新篇章

  守卫一方土地,造福一方人民。商丘稳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按照国家、省、市关于深化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要求,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于2019年整合原国土资源局、城乡规划局、林业局职责职能,让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如今,下属国有民权林场通过改革,林业工人从之前的“砍树人”转变为“看树人”,被誉为河南“塞罕坝”。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我市坚持以科学绿化为指引,创新生态修复机制,持续建设生态廊道、农田防护林、平原防风固沙林和实施湿地保护修复、乡村绿化美化等重点工程,努力构建布局合理、结构优良、功能健全的城乡森林生态体系。目前,我市已先后被评为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防沙治沙先进单位等;柘城县、国有民权林场被评为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夏邑县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县。

  在强化生态保护与修复的同时,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有序推进历史遗留矿山变更核查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部级下发的18个历史遗留矿山变更核查图斑已通过审核,8个涉煤矿山全部建成国家级绿色矿山。加强湿地公园建设督导,建成梁园黄河故道国家湿地公园,全市国家级湿地公园总数居全省第一位。民权黄河故道湿地被核准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是我省第一个国际重要湿地,填补了河南空白。

  全面推行林长制,也是商丘自然资源系统工作的一大亮点。我市建立了“林长+公安局局长”“林长+检察长”“林长+法院院长”和乡村“林长+警长”组织体系,形成了齐抓共管、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的行政执法和刑法链接体系。通过设立“商丘市林长+法院院长”“商丘市林长+检察长”生态修复基地和生态司法宣传教育基地,进一步完善了四级林长体系和生态司法机制。

  不动产登记改革,是涉及民生的一大工程。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不动产交易中心全面完成“跨省通办”“全豫通办”平台建设,利用豫鲁苏皖四省交界区位优势,与徐州、枣庄、淮北联合开展“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实现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商丘市不动产登记业务接入省“全豫通办”平台,通过联合测试,实现与税务部门系统对接。同时,常态化实施“交房即交证”“交地即交证”工作,与住建、税务等部门联合实施“交房即交证”“交地即交证”。截至2024年6月,市辖区共有11个项目4600余户购房群众通过“交房即交证”,实现“住权与产权同步”;48宗5282.7亩土地通过“交地即办证”,实现发证“零时差”。创新开展“带押过户”“竣工即交证”业务,与银保监、住建、税务改进协同模式、再造业务流程,创新不动产“带押过户”“验登合一”工作模式,用“数据跑路”代替“企业跑腿”。截至2024年6月,我市共办理592件不动产“带押过户”业务、涉及抵押贷款32073.95万元,19个建设项目实现“竣工即交证”。

  面对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不断提升不动产登记服务能力,全面清理不动产登记申请材料、整合服务“窗口”、实行“全豫通办”,全省首家实现“跨省通办”。目前,更正登记、异议登记、抵押权注销登记、换证、查询11项业务在商丘实现1小时办结,抵押登记、一般登记业务1个工作日办结。我市的“跨省通办”“交房即发证”工作经验被《省政府工作快报》、河南省电视台等单位予以刊发报道,在全省复制推广。2023年,我市全面实现了“交房(地)即交证”常态化,市辖区共发放不动产权证书74652份,积极开展不动产“带押过户”创新工作,办理不动产带押过户262宗。

  阔步新程绘宏图,砥砺奋进开新篇。“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自然资源和规划系统将凝心聚力谋发展,只争朝夕创新绩。”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廖伟表示,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系统将继续拼搏奋斗、务求实效,不断提升自然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水平,争当服务保障商丘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


文/图 本报融媒体记者 高会鹏 通讯员 黄昆 李勇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