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城县> 正文

虞城县张庄村驻村第一书记孙德庚

一心为民担使命 倾情倾力助振兴

2024-10-22 02:42:03 商丘日报

  “以前,村里只有四五盏路灯,每到夜晚总是黑漆漆的,村民走夜路只能打手电筒。自从孙书记来到俺村后,全村变化可大啦!瞧,这新建的体育文化广场、新修的水泥路,还有新安装的路灯……”10月18日,虞城县刘店乡张庄村村民张红爱兴奋地说。

  张红爱口中的“孙书记”,是人民日报社驻张庄村第一书记孙德庚。2021年6月,孙德庚被人民日报社选派到张庄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3年多来,张庄村村容村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体育文化广场建起来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丰富了,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起来了,村民的腰包也鼓起来了。

  坚持党建引领 村庄焕然一新

  孙德庚来到张庄村工作后,很快适应了农村的工作环境,扎实推进乡村振兴行动,加强张庄村“两委”领导班子建设,持续改善人居环境,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壮大村集体经济,志愿服务广泛深入。

  2021年11月以来,孙德庚多次联系虞城县科学技术协会、虞城县农业农村局、虞城县乡村振兴局等单位,把夜校开在村广场,培养村民的科技创新意识和勤劳致富能力;开展“强化技能培训、拓宽致富门路”培训,通过培训赋能,张庄村涌现出一批致富能手,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打下坚实的基础。

  孙德庚招募组建了拥有67名成员的“张庄创新志愿者”团队,安排3名共产党员讲党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了乡村振兴建设和乡村治理融合全面发展,促进了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发展,拓宽了村民增收致富渠道,改善了村民生产生活条件,缩小了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为乡村振兴谱新篇。

  在孙德庚和张庄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张庄村先后荣获“河南省基层优秀党支部”“河南省文明村镇”“河南省卫生村”“河南省生态村”“河南省基层工会规范化建设试点单位”“河南省巧媳妇创业就业工程示范基地”等称号。孙德庚荣获了“河南省优秀驻村第一书记”、“商丘市优秀驻村第一书记”、爱岗敬业“商丘好人”、虞城县“慈善公益大使”等称号,并获得“出彩河南人”2022年感动中原人物提名及虞城县“五一劳动奖章”。

  推进城乡融合 打造和美乡村

  为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孙德庚与张庄村“两委”制订出台了《虞城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示范村——张庄规划图(2022年至2035年)》。孙德庚拿出了10万元驻村经费,用于张庄小学校舍修缮、操场建设;协调资金,在张庄村路旁新建了1座标准化公厕,还给每个自然村安装上了直饮水机;协调相关单位修通了“断头路”,动员村民修门前路;与河南省红十字会协调沟通,拨付了35万元资金,建成了张庄村卫生室。同时,孙德庚积极与相关部门联系,为虞城县高级中学协调了36万元项目资金;在张庄村各街道安装了300余盏路灯,改变了“村民晚上出门打手电筒、靠车灯照明”的出行难问题。

  孙德庚利用虞城县是“花木兰之乡”的资源优势,组建了张庄村“木兰女子足球队”和“木兰女子排球队”。建造了“室外场地、室内标准”的综合体育比赛场,并搭建了双侧四层看台。在每周日下午,木兰女子足球队球员和木兰女子排球队球员在张庄村综合体育文化广场开展集中训练,由专业教练为队员们进行集中培训。截至目前,已培训89场次,让孩子们充分享受了体育运动的快乐。各级新闻媒体纷纷进行了采访报道,商丘市体育运动学校相关人员来到张庄村,选拔了两支球队的“好苗子”。

  发展特色产业 壮大集体经济

  为了发掘流经张庄村的古白河文化,孙德庚挖掘整理出了流传于古白河两岸一带的100余篇民间故事、民间传说,现已汇编成册;加大产业引进和提升力度,规范提升苗木和黄金梨种植、面粉和食品深加工、食用菌生产“四大基地”、林下种植赤松茸等多项产业的发展。同时,为吸纳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张庄村流转了土地600亩,由刘店乡政府投资建设的冷库及相关设备入股仁德生态园,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20万元,带动周边200余名村民务工。

  为推介虞城、宣传虞城、助力虞城乡村振兴,孙德庚带领团队人员走村入户、深入企业,认真挑选优质农副产品,将虞城县25个乡镇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优质农副产品汇集在一起,建成了虞城县乡村振兴优质农副产品展厅和人民日报社驻村第一书记直播间,并采取“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的方式销售农副产品,为推动虞城县高质量发展赋能助力。

  驻村第一书记线下“搭台”,网红直播线上“唱戏”,助推了虞城县乡村全面振兴扎实推进。孙德庚组织20余名虞城籍网红、自媒体主播开展了“聚优势促发展”虞城县首届“网红主播”交流座谈会,并走进科迪集团,为科迪甄选系列新品,开展了专场直播。

  如今的张庄村,花果飘香,道路宽敞,基础设施齐全,村规民约健全,村民安居乐业日子甜,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新时代的张庄村人正奋力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