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 >> 商丘要闻

虞城县

开展殷商文化调研交流活动

2024-10-15 03:33:10 来源:商丘日报

  “通过这几天的调研交流,我们对殷商文化起源于商丘有了清晰的认识。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对本地殷商文化的研究,并积极与商丘、安阳、郑州等地博物馆和相关研究机构的对接,做好商丘殷商文化的宣传工作。”10月14日,虞城地方文史学者马秀丽说。

  日前,虞城县委宣传部、县社科联、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先后开展实地调研、举办座谈会、进行学术交流,高频次开展殷商文化调研交流活动。虞城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县长朱志勇,知名专家学者李可亭、汪涛、荣恒,地方文史学者高青坡、马秀丽、罗清华、任广星、马开民等出席。调研组先后到任家大院、沙集乡杏岗寺马庄遗址博物馆、马庄1994中美联合考古遗址、木兰镇木兰祠景区、营廓遗址开展实地调研。

  199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美国哈佛大学皮保德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对马庄遗址进行了长达50天的考古发掘,开挖探方8个,考古发掘面积203平方米,共发现居址柱洞2个、灰坑1个、墓葬23座。遗物有石器、陶器、骨器、蚌器、角器、牙饰等,被专家确认为叠压仰韶、龙山、商,以及西周、东周、秦汉至明清等时期文化遗存的遗址。其中,马庄遗址第五层为仰韶时期文化遗存,经碳14测定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既含有仰韶文化因素,又含有江淮地区文化和北辛文化因素,因其文化特征的多样性和独特性,被中美联合考古队认定为马庄类型史前文化,简称“马庄文化”。

  马庄遗址具有为殷商文化研究和中华文明起源研究填补资料空白的意义,是一次十分重要的考古大发现,为商丘虞城一带作为殷商文化祖源地、先商文明发祥地提供了相关佐证。特别是马庄遗址出土的文物“玉石钺”,它不仅是新石器时代部落或者部落联盟最高军事指挥权的代表物,而且是部落或者是部落联盟王权的象征,这也更进一步对文献记载商的先祖帝喾都于亳(今虞城县境内)及商汤“始居于亳,从先王居”的有力印证。

  在木兰祠,调研组听取了工作人员刘宁的介绍,木兰祠是一座为至忠至孝的巾帼英雄花木兰将军修建的千年古祠。这里封印着代代相传的木兰传说,因其厚重的文化内涵备受世人景仰。1992年,虞城县为弘扬木兰精神,传承木兰文化,重修了木兰祠大殿、木兰陵墓、碑亭、广场、木兰织坊等。大家一致认为,要大力弘扬木兰精神,精心讲好木兰故事,进一步把木兰文化资源变成木兰文化产业。

  营廓遗址位于木兰镇营廓村,该遗址为新石器时代遗址。1975年、1976年、1978年、2018年,文物部门四次对该遗址进行初步调查钻探,发现有仰韶、龙山、商周、汉唐、宋元至现代文化堆积。其中,2018年,考古勘探面积50万平方米,并在小范围内进行了试掘,发现了龙山文化时期的陶片、东周时期的环形古城墙遗址1条、环形古河道1条、古道路2条、古陶窑6座、古灰坑12座、古墓葬区2处、战国至明清时期的器物多件和古城内生活区等。环形城墙宽度10米至30米,环形城河宽20米至45米。考古发现证明了营廓遗址从仰韶文化时期至今一直有人类在此活动,是一处面积较大、延续时间较长的聚落遗址。1986年,营廓遗址被河南省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沙集乡马庄遗址、木兰镇营廓遗址、店集乡魏堌堆遗址、杜集镇东大寺遗址等多处史前文化遗址,一水相连,一脉相承,可以将人类在虞城县境内活动的历史追溯到7000年,是中华文明在中原地区绵延7000年不断的实证。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河南时曾指出“殷商文化起源于商丘,兴盛于安阳”,这是总书记对殷商历史文化基本史实、学术研究成果的认同和高度概括,也是商丘探寻殷商之源和先商文明的时代机遇、政治责任、历史使命。

  在木兰镇政府召开的座谈会上,汪涛表示,殷商之源在商丘,中华文明之母在商丘,商丘虞城可以说是中华文明的“老宅子”。文化的开发利用有着巨大的空间,要下大力气,让遗址保护、文物勘探、考古印证、文旅开发、市场营销齐头并进。

  李可亭表示,无论是马庄文化、大汶口文化,还是考古界的“东方说”“西方说”,要探寻殷商文化,商丘虞城都是绕不开的地方。要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沙集乡要着重讲好“先商文化”“马庄文化”。木兰镇要持续讲好“木兰文化”“木兰故事”,做透“忠文化”“孝文化”,把家风家教结合文化振兴,突破木兰文化原有思维,吸引社会力量,开发文创产品,做强文化产业。


记者 刘建谠 通讯员 谢卫勋 任广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