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 >> 商丘要闻

连续4次被中国科协命名为“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

梁园区推进全域科普有“秘诀”

2024-09-27 08:05:40 来源:商丘日报

  依托街道和社区打造科普小屋、科普小道,建设科普中心和科普基地,连续多年举办全国科普日文艺汇演……多年来,梁园区科协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各项工作实现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成绩显著,亮点频现,全域科普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已连续4次被中国科协命名为“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红色百年路 科普万里行”科普大篷车项目获全国科普日优秀特色活动,科技志愿服务乡村行项目获评河南省“十佳”志愿服务项目。目前,梁园区共有在建省级科普教育基地4处、科普示范社区4个、科普特色学校4所。

  据了解,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每5年评选一次,创评工作任务纷繁复杂,梁园区多次成功创评有什么“秘诀”?在今年的全国科普日到来之际,梁园区科协党组书记、主席谢永军接受采访时坦言:“成功创评的‘秘诀’在于梁园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举全区之力、汇全区之智,积极探索构建以区域为中心、街道为重点、社区(村)为主阵地的全域科普三级示范体系。”

  科普阵地建设有成效

  创评工作如何落实?科普阵地如何建设?

  梁园区将科普和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纳入梁园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列入全区党政机关年度目标管理,与经济社会发展等其他指标同考核、同奖惩。

  据了解,目前梁园区所辖全部乡镇、街道都建立了科学技术协会、明确了科协主席,每个社区(村)建立了科普工作小组并安排专人负责科普工作,全部做到了有组织、有章程、有经费、有成效。截至目前,梁园区17个乡(镇、街道)均建有科协,覆盖率达100%,在社区(村)建设科普活动室(站)208个、科普图书室230个、科普e站3个。

  街道和社区是开展科普工作的主阵地。9月12日,梁园区首个科普小屋亮相前进街道。为创造性地开展好科普宣传,前进街道把闲置不用的核酸采样小屋改造成了科普小屋,屋内设置科普角、阅读角,屋外设置科普宣传栏,定期更新科普宣传内容,努力把科普小屋打造成一个集趣味性、互动性、教育性于一体的科普平台。

  梁园区八八街道商电铝社区是省级科普示范社区,几年前,他们着眼于“健康梁园”建设,筹资30余万元对社区整修一新,配备了科普图书室、科普活动室、科普广场、科普大屏等,为科普提供了良好的宣传环境和活动场所。

  秋风送爽,梁园区科协和梁园区东风街道共同打造的科普小道成了周边居民散步休闲的好去处。在这条科普小道两侧,精心设计的科普展板,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图片向居民展示了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科学领域的小知识,让科普融进居民的生活,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居民的科学素养。

  截至目前,梁园区共有科普文化广场、百竹科普园、恐龙科普馆、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等科普场馆30余处,门类齐全、富有特色的科普场馆群已形成。据统计,截至目前,梁园区科协发展科技志愿者6000余人,成立了6个区级科技志愿服务队,动员科技工作者、科普志愿者和基层“三长”注册中国科普信息员13168人,选配专职和兼职科技教师、科技辅导员355人,实现了科普人才的“质”“量”齐升。

  科普活动有特色

  科学实验是培养孩子们观察、实践和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科学兴趣和探索精神的好方法。火焰掌、干冰实验、液氮冰淇淋、隐形墨水、自制火箭、磁力展示、光学幻觉……9月24日,一场让人大开眼界的科学魔法秀在梁园区第一回民小学上演,该校是全国科学教育实验学校、省级科技活动特色校。

  据了解,该校不仅成立了微型气象站,还组建了无人机、计算机编程、3D打印等社团,引导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实践精神,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目前,梁园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前进小学、第二回民小学获评2021年度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单位。2020年以来,梁园区共有1500余名学生在青少年科学素质网络知识竞赛、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中获奖,有100多名教师获得“优秀科技教师”“优秀科技辅导员”称号。

  随着短视频的兴起,梁园区科协进一步强化互联网思维,扎实推进“互联网+科普”工作,积极运用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等新媒体,探索建立社会热点科普响应机制,将变化的科普需求和持续的科普供给相结合,进一步拓宽科普覆盖面,织密科普服务网。

  《甜蜜的烦恼》是梁园区第三人民医院官方抖音号推出的情景短剧,他们用这种方式向广大市民普及糖尿病的认识误区和护理小常识,受到人们热捧。为了能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医疗资讯、科普知识,该医院打造了直播间,开通了官方抖音号,医务工作者自己制作编辑各种有意思的科普小视频在抖音平台上播放,视频点击率达百万次,点赞量数十万。

  9月6日,2024年全国科普日科普文艺汇演暨“智惠行动·百会百县乡村行”梁园站启动仪式在区廉政文化广场举行,来自一线的文艺工作者通过歌曲、舞蹈、小品、戏曲等表演形式,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2000多名群众聚在一起享受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科普文艺盛宴。

  多年来,梁园区科协利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食品安全周、防灾减灾日等重要时间节点,通过设立宣传台、发放科普资料、悬挂横幅、播放科普视频、举办科普讲座等形式,广泛组织开展科普“五进”、科普志愿服务行动、科普大篷车校园巡展、全民科学素质网络竞赛等群众性科普活动,年均100场次,累计受益人数达8万人次。

  科普教育有品牌

  从简单地看天气穿衣、看天气种花,到如何实现人工增雨作业、如何通过天气数字沙盘模块理解气象要素与天气现象的关系……梁园区气象局致力于数字化气象科普研究,开发了“哼哼管天”气象科普游戏,目前下载量、浏览量累计达10万人次。

  针对目前气象科普的宣讲手段较为单一,多为讲座、书籍、现场参观等形式,在梁园区科协的指导下,梁园区气象局应用数字技术,开发了“哼哼管天”气象科普游戏,它创意新颖、科学性强、趣味性强,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在玩乐中学到知识,丰富气象科普宣讲手段,提升气象科普社会化水平。该游戏获全国优秀气象科普作品文创类三等奖、河南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科普成果奖一等奖、商丘市科普成果奖二等奖。

  梁园区科协副主席王拿拿说:“我们到商丘市第一实验小学、梁园区前进小学等学校开展‘气象科普进校园’活动时,以‘哼哼管天’气象科普游戏配合气象科普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梁园区气象局还依托商丘市气象局气象科普馆,为学生和社区居民表演气象科普小短剧,并邀请学生、居民参与表演,从剧情中了解天气、气候对不同地区居民饮食、自然景观等方面的影响。

  多年来,梁园区积极实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补短板、强弱项、固优势、树典型,不断加大科普资金投入,进一步增强基层科普公共服务能力,在提升科技工作者服务水平、搭建多样化科普服务平台、“科普中国”品牌及“互联网+科普”资源推广、全国科普日活动组织、科技志愿服务队伍建设、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等方面成效显著。

  谢永军说:“科普工作是一项涉及全社会、全民族的大事业,我们将以全国科普日活动为抓手,围绕民生科技、卫生健康、食品安全、低碳生活等公众关注热点,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服务,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努力推动科技科普资源与服务下沉基层,探索畅通科技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机制和模式。”


本报融媒体记者 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