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商丘分行:金融着墨 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2024-09-19 00:41:13 来源:商丘日报

中国银行商丘分行工作人员为出租车师傅兑换零钱。  开展党纪学习教育。  中国银行商丘分行班子成员深入企业调研。  开展青年文化行活动。  该行班子成员走进企业生产车间,了解生产经营情况。

  滋养战略,金融是源源不断的“水”;书写答卷,金融是挥斥方遒的“墨”。一方经济的高质量跃升,离不开金融的高质量发展。中国银行商丘分行饱蘸“高质量发展之墨”,积极融入商丘发展大局,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以综合金融笔墨写好“五篇大文章”,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聚力赋能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科技金融 激活科创动力

  “多亏中行给我们的信贷资金支持,有了这笔资金,我们的新型设备进度就能往前赶一赶了,中行的服务又快又好!”近日,我市某科技企业负责人收到贷款到账通知后说。

  “又快又好”是大多数科创型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对中国银行商丘分行的评价,更是该行发力科技金融的落脚点。作为“五篇大文章”之首,“科技金融”肩负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服务科技创新的重要使命,也是推动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今年以来,该行深度融入商丘市创新驱动、制造强市、人才兴市战略,加大金融支持科技企业力度,千方百计疏通科技型企业发展堵点,助力形成新质生产力,将科技金融的根深深扎进实体经济的肥沃土壤,推动商丘迸发出向“新”跃升的澎湃动能。截至6月末,该行科技金融贷款较上年年末新增3.44亿元,增速32.9%;服务科技型企业200余家,较上年增长147家。

  围绕商丘区域特色,该行以“金融科技”创新赋能“科技金融”,制订了科技金融行动方案,成立科技金融中心,提升综合服务水平,加强科技金融发展力量;积极打造“中银科创+”特色品牌,结合科技企业不同成长阶段需求,迭代升级产品与服务,全程护航陪伴企业成长,滋养科技新苗育成参天大树;运用科技创新评估作为参考依据,从“看押品、看报表、看规模”,转变为“看技术、看团队、看未来”,更多关注企业未来价值和核心人才价值,制定差别化的客户准入、授信审批及风险管控要求。

  思深方益远。该行与市发改委、市科技局等机构协同发力,与主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技术研究中心对接,关注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抢抓业务机遇;引入外部智库科技评估数据,精准展示科技型企业主要技术、研发等信息,同步展示科技评分;与河南省科技厅联合推出“科技贷”专属产品,该行“科技贷”当地市场份额连续多年稳居前列。同时,该行持续推广“专精特新贷”,对“专精特新”及高成长型中小微企业给予定向金融信贷支持,截至6月末,已授信39户,贷款余额1.61亿元;该行认真落实国家相关部委“科技金融再贷款”“设备更新再贷款”等再贷款政策,截至6月末,该行上报“科技金融绿色通道”项目3户,金融1.3亿元,上报“设备更新再贷款”项目1户,金额0.32亿元。

  绿色金融 擦亮生态底色

  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各行各业都蕴藏着绿色因子。中国银行商丘分行将绿色低碳理念融入管理与经营活动的每个环节,完善绿色信贷工作机制、产品体系和服务模式创新,重点关注新能源发电、市政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固废处置、工业水处理、烟气治理等细分领域,加大绿色项目信贷支持力度,不断提升贷款投放的“含绿量”,让“绿种子”结出“金果子”,为赋能实体经济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

  该行设立绿色金融领导小组,由行长作为组长,公司副行长作为副组长,对全行绿色金融工作实施统筹管理,审议绿色金融战略发展规划、听取绿色金融发展情况报告等;领导小组成员对下属各网点涉及绿色贷款指标的公司贷款、普惠贷款、个人贷款、银行卡消费等业务进行指导和管理,通过帮扶、营销、指导、督导等措施丰富和完善管理措施。同时,该行积极支持符合国家发改委《绿色产业指导目录》技术标准的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生态环境产业、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绿色服务等六大产业。此外,该行制定了绿色信贷客户白名单,在考核、经济资本、价格、规模、授权等配套措施上予以倾斜。

  截至今年6月末,该行绿色贷款余额较上年新增13.38亿元,同比增长34.82%,其中已投放绿色贷款中清洁能源产业48.6亿元,基础设施绿色贷款升级4.16亿元,已累计报送“碳减排再贷款”3.85亿元。

  普惠“金露” 润泽万企千家

  让“甘甜活水”润企惠民,以“如椽之笔”拓宽普惠金融“经纬度”。围绕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的部署要求,中国银行商丘分行持续加大对重点领域的信贷投放力度,积极满足普惠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截至6月末,普惠金融贷款较年初新增7.04亿元,普惠金融贷款户数较年初新增542户。

  强化资源配置,明确主攻方向。为加快推动普惠金融大文章落地落细,该行先后出台了多项普惠金融活动方案,提高普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水平。同时,该行对公普惠以科技型、高新技术、专精特新企业为主要抓手,提高营销触达率和授信覆盖率;对私普惠以“农信担”为主攻方向,召开农担业务推进会,与农担公司做好联合营销,主攻种植、养殖和粮贸客群,助力乡村振兴。此外,该行聚焦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等重点客群、重点领域,摸排需求,开展批量化授信活动,不断扩大普惠金融服务覆盖面。

  加强银企对接,畅通银企合作。该行员工积极参加调研走访,对科技型企业、种植、养殖、粮贸、商贸物流等客群开展集中外拓、服务上门,了解小微企业金融需求,为客户匹配合适产品,提升小微企业金融获得感。同时,该行发挥金融资源、业务及服务优势,在城区筛选18个商贸物流市场,组织集中外拓,批量获取客户,业务人员不畏严寒酷暑,下沉市场,进园区、访企业、问需求,精准对接,奋斗在业务发展一线,打通了小微企业融资“最后一公里”。

  普惠金融是银行业担当社会责任的最直接体现。中国银行商丘分行将立足商丘发展实际,不断提升普惠金融服务供给能力,积极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

  养老金融 助力老有所养

  养老金融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对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中国银行商丘分行始终秉承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针对多样化的养老金融需求,统筹各类金融资源,创新特色金融产品,建立服务多层次、多支柱养老金融体系建设,全面满足日益增长的“金融+养老”需求。截至今年6月末,该行已开立社保资金专户6户,覆盖率75%;开立社保卡15万张,年社保养老代发资金5亿元,企业年金服务企业员工人数约1.25万人。

  优化老年客户的服务体验,全面提升适老化服务水平。近年来,该行持续推动网点适老化改造,提供硬件设备,加强人文关怀,优化老年客户手机银行、网上银行服务流程,积极探索建设养老金融特色网点,不断升级养老客群服务模式,让老年人享受到有温度的养老金融服务。此外,该行通过线上线下宣传、开办金融知识讲座等方式,着重为客户讲解养老金政策法规、投资策略和产品情况等,提供合规稳健的养老金融咨询服务,增强居民的养老金融素养,以有温度、负责任、高效率的服务,帮助客户管好“钱袋子”,为广大客户有品质的养老生活保驾护航。

  打造老年客群专属产品,突出养老产业金融重点支持领域。该行通过推广手机银行“银发专区”,配合总行迭代升级财富管家板块,优选个人金融产品,提升养老个人客户的金融产品”货架选购”体验;加强引导客户使用“医、食、住、行、娱、情、学”专区免费资源,引导客户积极参与“银发专区”优惠商户体系及“中银99银发节”“打卡领红包了“健步行”等活动,为养老事业提供更多金融支持。此外,该行进一步加大对医疗卫生服务、养老服务产业项目、康复性设备制造商等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目前已续作医院类客户7户,授信余额超过1.5亿元。

  中国银行商丘分行将牢牢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坚持养老金融全球化、综合化、场景化发展方向,加强全面布局、分类施策、协同联动、创新融合,着力打造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全面满足日益增长的“金融+”养老需求,为加快构建与我市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系贡献更大力量。

  数字金融 提升服务效能

  “账户已收款50元。”“扫码收单”在大街小巷已非常普及,衣食住行游娱购等,无论是经营者还是消费者均已习惯了互联网化,“扫码收单”是构建银行、客户、商户一体化的金融生态圈,实现了多方互惠共赢。近年来,中国银行商丘分行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促进移动支付与场景体验相融合,突破传统柜台结算方式的局限,有效帮助客户多个账户间的资金集中管理,打通“互联网+”新形势下现代支付手段与金融服务融合共进的局面,提升了客户、社会大众消费支付的便捷度和体验感,真正做到让“数据跑路”代替“客户跑腿”。

  聚焦效能和安全,进行经营管理数字化转型,该行开展数字化产品创新,发展移动互联网终端业务,加强线上线下业务协同,提高金融服务便利性。同时,该行积极推动网点数字化转型,以手机银行作为线上服务主阵地,打造高效便捷、线上线下协同服务的“金融+非金融”服务体系,以大数据+AI技术为支撑,探索构建数字金融场景平台,加大对数字经济融资支持力度,为数字经济核心企业、专精特新、高新技术等科创企业提供主动授信,给客户提供更舒适的体验和更便捷的服务,让金融服务更有情怀。

  数字金融承担着助力变革、深化服务、支持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使命任务。中国银行商丘分行将不断深化数字金融建设,将数字思维、数字元素持续注入金融服务流程,持续推进数字转型,全力服务商丘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美好生活。

  纵横当有凌云笔,一笔一墨皆骄阳。中国银行商丘分行将在总分行战略引领下,持续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立足中行特色优势和商丘区域战略,把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重要着力点,用金融“五篇大文章”串起惠及千家万户的“民生线”、连起经济社会发展的“黄金带”,以金融活水,持续融入商丘经济“大江大河”。


文/图 本报融媒体记者 霍天艳 通讯员 屈烜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