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最高荣誉!瑞金医院终身教授王振义院士获“共和国勋章”

2024-09-15 10:49:44 来源:上观新闻


“我只不过看了一个病而已,怎么好意思做功勋呢?”王振义问。“那我们帮您算个账,从您攻克的这个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人群发病率来算,三十多年下来,全世界至少有数十万的病人因为您完全康复,回归社会,这难道不是功勋吗?”王振义的学生笑着说。

国家主席习近平13日签署主席令,根据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13日上午表决通过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之际授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决定,授予15人国家勋章、国家荣誉称号。

根据主席令,授予4人“共和国勋章”、1人“友谊勋章”和10人国家荣誉称号。其中,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校长、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原所长,瑞金医院终身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振义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儿时萌生治病救人念头,优秀学子励志深耕血液学研究

王振义,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他创立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上海方案”,攻克了最凶险的一种白血病,并且放弃申请专利,只为让更多的病人“吃得起药”,被誉为“中国药神”;他潜心研究血栓和止血,建设了血友病中国诊疗体系,将中国相关血液学研究提升到国际先进水平;他二十年每周“开卷考试”,深入思考和诊治疑难病例,言传身教,培养出一片血液学“人才森林”,还造就了“一门四院士”的传奇……

王振义1924年出生于上海的一个小康家庭,兄弟姐妹八人,父亲非常重视教育,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成才,长大后为当时积贫积弱的中国作出贡献。所以王振义兄弟姐妹都被送到了当时的名校,他在读萨坡赛小学(现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的时候,祖母因为伤寒去世,使得小王振义萌生了学医后治病救人的念头。1942年他以优异的成绩从震旦大学附属中学(现向明中学)毕业,免试直升入震旦大学医学院,并在1948年以总成绩第一的名次毕业,留在了广慈医院(现瑞金医院)内科工作。

王振义毕业后不久就迎来了上海的解放,当看到解放军进入上海城,通宵冒雨睡在马路上而没有打扰市民的时候,他感叹道,这真是一支礼仪之师!他从此燃起了爱国奋斗的热情。1950年他参加为军服务医疗队,因为出色完成防治血吸虫病任务而荣立三等功。1953年第二次报名参加抗美援朝志愿医疗队,因为在后方医院诊断出大量志愿军战士的咯血是因为肺吸虫病,被授予二等功。而此前,当1952年院系大调整时,广慈医院分进来很多来自圣约翰大学和同德医学院毕业的医生,广慈大内科开始了亚专业分科。

“我当时是住院总(医师),所以选科时就让其他人先选,大家好像不太喜欢血液科,大概是觉得血液病人不多,”王振义说,“当时我想血液病应该不难吧,只要一台显微镜就能解决诊断问题,所以觉得自己很能胜任,真没想到血液病这么复杂,这么难治。”

建立中国血友病诊断体系,开创中国出凝血研究新航道

抗美援朝的经历给了王振义莫大的鼓舞,回到瑞金医院,他立刻开始向血液病冲刺。有一次,口腔科医生来找王振义会诊,原来他发现有的病人拔牙后流血不止,用一般的止血疗法怎么都没有效果,而且查血液指标都是正常的。王振义反复追问病人病史也问不出个所以然,他就一头扎进文献中,终于查到英国已经有报道,这种被诊断为轻型血友病A的病人血浆中凝血因子Ⅷ的水平只有正常人的5%-25%,平时虽然并不出血,但小手术后却往往出血不止,而且一般的实验室检验无法发现,需要用特殊的凝血活酶生成试验。

这个实验国外1953年刚刚发明,其特殊之处在于要将硅胶涂在玻璃管壁上,硅胶在那个时候是新型材料,国内根本没有。王振义苦思冥想,最终决定用国内常见的石蜡代替硅胶,最后大获成功,1954年成功地在国内首先确立了凝血活酶检测的国产方法,并做出血友病A、B的分型及其轻型的诊断。

同时,王振义还找到了这种病的治疗方法,那就是输新鲜血,因为新鲜血里还有凝血因子,所以输新鲜血就相当于为该类病人补充凝血因子,而库存血经过冷藏、解冻等程序,原本含有的凝血因子以及血小板已经失活,对此类病人无法起到治疗作用。王振义撰写了相关论文,先后在1956-1959年发表在《中华医学杂志》中文、外文版及《中华内科杂志》等。这一系列成果标志着我国血友病诊断体系的建立,将中国相关血液学研究提升到国际先进水平,他的成果也是血友病治疗史上的一大进步。

1956年,由于国内缺少一本有关出血性疾病的参考书,王振义决定把国外最好的出凝血书籍翻译成中文,以满足临床需要。妻子谢竞雄也很支持,夫妇俩选择了两位美国医生编写的《出血性疾病》,每晚灯火通明,用了二年多的业余时间终于合译出《出血性疾病》一书,这本30万字英文专著译成的中文书1958年由上海科技卫生出版社出版,是当时在这方面国内唯一可供参阅的书籍。

这本书由于装帧精美,所以出版社一开始把书的定价定位3元,在那个年代可谓精品。王振义担心定价太高同行们买不起,他反复说明翻译此书并不是想赚钱,而是希望能帮助同行们治疗更多出血的患者,还主动把翻译的稿费全部交给出版社,最后出版社将定价降到2.5元。

1979年,王振义又在国内首度提纯因子VIII相关抗原,并制成抗血清来治疗病人,在国内推动了对血管性血友病和血友病携带者等方面的研究,成为中国血栓与止血方面的大家。

攻克最凶险的一种白血病,为肿瘤治疗贡献新疗法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是最为凶险、病情恶化最快、致死率最高的一种白血病。如果不及时治疗,有90%的病人将在半年内死亡。1959年正是“大跃进”时代,王振义开始负责瑞金医院血液科的病房工作,他也喊出了“三年攻克白血病”的豪言,以极大的热情投入了病房工作。可是短短的半年时间内,病房里50个白血病人都相继逝世,这让王振义受到巨大的打击,也深感不深入研究疾病的基础原因,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光有愿望是没有用的。

1978年,王振义继续重拾血液学研究。当时,国际上治疗白血病的主流方法是化疗,但患者化疗后的5年存活率只有10%到15%。由于王振义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学习过中医,还做过中医老师,所以始终有中西医结合的理念,肿瘤细胞除了被杀死,能不能劝他们“改邪归正”呢?王振义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用诱导分化的方法让坏细胞变好!经过8年的奋斗和探索,尝试了无数种方法,测试了无数种药品,王振义最终发现国产的全反式维甲酸可以在体外将APL细胞诱导分化为正常细胞。

1986年的一天,一个身患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小女孩在上海儿童医院奄奄一息,“医生,想想办法吧,随便怎样只要能救她就行。”绝望的家属苦苦哀求。王振义的夫人谢竞雄正是儿童医院的顾问,她知道自己的丈夫正在研究这个疾病而且取得了进展,所以一回家就把这个小病人的情况告诉了王振义。王振义立刻仔细研究小女孩的病情,最终决定让小女孩服用尚处于试验阶段的全反式维甲酸治疗。当时有人劝他说,“您早已经功成名就,用新药来治疗一旦有啥问题可就名誉扫地了,还是别冒险啦。”但王振义说:“我们经过8年的研究,我相信科学,我有信心!”奇迹出现了,小女孩只吃了一个星期左右的全反式维甲酸,病情就出现转机,她最终达到完全缓解。如今,40多年过去了,当年的女孩依然健康地生活着。这次治疗是世界公认的诱导分化理论让癌细胞“改邪归正”的第一个成功案例,也因此,王振义被誉为“癌症诱导分化之父”。

那一年,王振义和他的团队共收治了24例病人,其中23例的病情得到了完全缓解,剩下的一例加上化疗也得到了缓解。1988年,王振义将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血液》上,这篇论文先后被《自然》《科学》《细胞》等国际前沿学术期刊引证,还获得了国际权威学术信息机构ISI经典引文奖,成为全球百年来引证率最高和最具影响的86篇论文之一。

此后,王振义和学生陈竺、陈赛娟等又一起创造性地提出“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治疗方案,并从分子生物学将这个方案研究得明明白白,最终使得这个曾经最为凶险的白血病5年生存率从10%提高到95%以上,成为第一个可被治愈的白血病。该成果被国际医学界誉为“上海方案”,并被国际权威指南指定作为一线经典治疗方案,还被誉为“新中国对世界医学的八大贡献”之一。

令人敬佩的是,王振义在找到攻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特效药”后,并没有为全反式维甲酸申请专利,而是急切地希望能让全世界所有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都尽快获得治疗,他无偿将这种药和方案向全世界免费推广。这种被患者称为“特效药”的黄色小药丸,只要口服就有效,一盒药当时售价11元,即便是40多年过去了,这盒药也只有290元,还可纳入医保,而类似的肿瘤治疗药物价格都高达2万元以上。

二十年如一日的“开卷考试”,是最动人的言传身教

上世纪八十年代,为了更好地探究血液学和血液病的奥秘,王振义联合瑞金、仁济、新华、九院的血液科和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组建了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并出任首任所长。三十多年过去了,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已经成为全世界血液学界无法忽视的“重镇”,承担了100多项国家级课题。以上海血液学研究所为基地,王振义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学生,陈竺、陈赛娟、陈国强三位院士便是他们当中的杰出代表,造就了“一门四院士”的传奇。

陈竺和陈赛娟是王振义招收的第一批研究生。陈赛娟回忆说,“那时候王振义院士不但手把手指导我们做实验,还每天晚上帮我们补习外语。”1984年,王振义力荐陈竺夫妇赴法国留学,正当他俩法国博士毕业的时候,接到了导师王振义的信:用诱导分化法临床治疗白血病获重大突破,这是世界上第一例用全反式维甲酸成功治愈的白血病患者!1989年,陈竺夫妇回到了祖国,成为王振义院士的左膀右臂,分别从分子生物学和细胞遗传学两方面开展研究工作,并最终开辟出一片全球瞩目的基因研究新天地。

海南医科大学校长、原交大医学院校长陈国强院士也是王振义的得意门生,他常说,“那时还没有电脑,写了论文王老师一遍遍修改,我就根据修改的内容一遍遍整理、抄写,王老师前前后后改了10次,近2万字的论文,我就重新整理、抄写了10篇。”王振义严谨认真的科学精神始终鞭策着陈国强向更深入更高远的目标前进。

王振义院士说,“当一个人到达科研顶峰的时候,接下来可能会走下坡路,所以当自己在抛物线刚下降时就应该退下来,让下一代更强的人来替代自己的岗位。这样,这根抛物线就会一直朝上叠加而不会下滑。这对整个事业的发展更有利。”1995年,王振义主动让贤,举荐学生陈竺担任上海血液学研究所所长。

2003年,王振义主动要求学生们对自己进行“开卷考试”。每个周一学生们把自己临床上碰到的疑难病患者的病历发给王振义,他立刻开始针对这些难题搜索全球的最新文献,每周四做成PPT到瑞金医院与大家一起探讨,每次他讲的都是国际上最新的进展、成果或解决方案。

2018年2月8日早上九点半,王振义院士照例到了病房,这一次他“开卷考试”的病人是个法国小伙,此前小伙子因手足麻木无力伴腹泻消瘦,辗转于上海和巴黎的好几家医院,但诊断意见却始终没有定论。王振义院士为病人进行了详细的体格检查,还用流利的法语与患者交流并询问病情。随后,与血液科赵维莅、李军民、糜坚青等多位专家进行认真讨论。王院士详细地阐述了他的推导和诊断思路,并将查阅的最新文献资料展现给“考官们”,最终他明确该患者是巨球蛋白血症,还给出了靶向药物联合化疗的治疗方案。

考试完毕,王振义院士打趣地说,“年轻人工作忙,我帮你们把书看完了,不查不知道,关于巨球蛋白血症的文章已经有近百篇啦!”如今,根据王振义院士开卷考试的疑难病例而出版的《瑞金医院血液科疑难病例讨论集》已经出了三本,第四本也正在整理中。

始终保持学习的状态,从中汲取知识也获得快乐,这似乎是王振义院士永葆活力的秘籍。而对于疾病的执着探究,不仅使患者摆脱疾病困扰,也为了让更多的年轻医生学会医学诊断的思路,这正是王院士对学生们最大的支持。

王振义院士在工作上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但对病人特别爱护。他从来不收红包,但有一次却高兴地接受了一位袜厂工人送来的袜子。他和学生说,“如果我不收袜子,我担心病人会觉得我不尊重他。”他将自己所获各种大奖的奖金纷纷捐赠给医院,他为贫困患者助力的瑞金医院“广聚善爱”(慈善)基金项目捐款,至今已经有65位病人从中获益;又为“广慈临床创新技术奖”注资,鼓励青年医生创新发展;今年5月,王振义的儿子为了完成父亲的心愿又再次捐款,希望为mRNA疫苗的研究助一臂之力。

王振义院士常说自己最大的心愿就是看到病人康复,看到事业在传承。今年6月,陈赛娟院士、陈竺院士和赵维莅教授为带头人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病转化医学研究创新团队获得“202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奖”。

这支肇始于王振义院士的团队,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到“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从肿瘤诱导分化疗法到CAR-T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他们勇往直前,不仅在全球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更为世界医学奉献了肿瘤治疗的中国智慧,为全人类健康作出彪炳史册的重要贡献。

栏目主编:顾泳

本文作者:黄杨子 朱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