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 >> 河南新闻

那个小姑娘,早已扎根在边疆

2024-09-06 18:02:41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记者 马涛

弓腰背着一块大石头,目光坚定望向前方,个子不高、满脸稚嫩。9月4日,河南省党政代表团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新星市博物馆考察,一张背石头的小女兵照片,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照片拍摄于1951年修建红星一渠时。照片中的女兵叫赵秀勤,河南南阳人,是当时最年轻的女队员之一。”博物馆讲解员张艺楚介绍。

这位小女兵,如今在哪里?生活怎么样?

“当年的小女兵现在年近九旬,身体硬朗,早已扎根边疆,住在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乐市,距离哈密约1200公里。”第十三师新星市文体广旅局二级调研员刘冬梅说,去年5月博物馆建成开馆时,老人专程回来,向大家讲述那段修渠历史。

记者通过视频采访赵秀勤老人时,她正坐着儿子的车在南疆旅游。老人精神矍铄、声音洪亮,用夹杂着河南话的普通话与记者交流。

哈密干旱少雨,当年部队为了解决吃饭问题、发展农业生产,先后修建了红星一渠与红星二渠。

承担红星一渠修建任务的主要是十六师47团、48团的2000多名官兵,赵秀勤就是47团的一名女兵。

“修渠背石头,女兵一般三人一组,一人背两人扶。一块石头百十斤,要背到300米外的平地上,再由男兵装车拉到渠道处。”赵秀勤说。

“要说不艰苦,那是假的。当年我们在戈壁滩上住的是帐篷和地窝子,喝的是盐碱水,肩膀磨出血用干草垫着继续干。”老人话锋一转,笑着说,“现在的日子很甜蜜,这也是真的。大家都来帮助新疆,新疆越来越美丽。你瞧我,到处旅旅游,生活很幸福。”

“我们部队里河南人最多,也最能吃苦,很多人像我一样,从支援新疆,变成了地道的新疆人。”赵秀勤自豪地说,“我是河南人,也是新疆人,反正都是一家人。”

其实,从1956年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奔赴新疆的5万多名河南支边青年,到一批批投身新疆和兵团开发建设事业的豫籍干部职工、专业人才,河南人一直在为新疆发展作贡献。

“不是哪一朵花都能盛开在天山的冰川上,雪莲做到了;不是哪一棵树都能长在戈壁滩上,胡杨做到了;不是哪一个人都能来援疆,我们做到了。”在河南省援疆前方指挥部食堂的墙上,援疆干部总结的这几句话,感动了许多人。

赵秀勤老人也做到了。如今,两条红星渠水,像两条闪光的银河,镶嵌在哈密东西两翼,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母亲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