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民生> 正文

刘逍:在阅读中探索哲学之问

2024-09-06 01:21:11 商丘网-京九晚报

本期领读人:

刘逍,1989年出生,在商丘工作的异乡人,芦苇书友会发起人。高中起,刘逍便对“人为什么而活着”这个话题感兴趣,他在中西方书籍中寻找线索与启发,在理论与实践的交互中体会生命真谛,积蓄对生活的向往与热爱。

“高中的时候,大家都在学习,我只会跟着兴趣学,作业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我认识到这样下去不太好, 因此主动和学习好的做同桌,向他们学习。但那会儿,我还是迷茫,对人生比较困惑,不知道为什么要考大学,人活着是为了什么。”刘逍对记者说。刘逍开始阅读一些课外书,在那个节点,有关生命深处的思考好像被勾了起来,从此一直缠绕着他。

进入大学,刘逍开始在书海里漫步,盲目而又贪婪地读一些散文、小说、历史、哲学类书籍,每周都会阅读好几本。毕业后,他开始大量阅读托尔斯泰、契诃夫、司汤达、福楼拜、莎士比亚、狄更斯等作家的书籍,这些书的选择背后都有一个动力点,那就是对人性、人生的思考与探索,跟刘逍内心的疑问相关联。

“人为什么活着,我们到底从哪里来,关乎我的存在。”刘逍一直在心里问自己这些问题。他读《论语》《南华经》《道德经》,读柏拉图的《斐多篇》《理想国》,了解大师们是如何关注生死这个话题的,他们有什么样的观念。

谈及自己最喜欢的书,刘逍首推《安娜·卡列尼娜》。“这本书关于人性、人生的观察与思考对我很有启发,书中的男主人公列文有托尔斯泰的影子,他也在苦苦探索人为什么而活着这个问题,这是困扰托尔斯泰的问题。”刘逍表示。

因为怀疑人生的根基,就想追寻问题的答案,在追寻答案的过程中更加热爱生活。刘逍很喜欢读周国平、陈嘉映、周濂的书。“我最喜欢的还是周濂,读过他的《正义的可能》《打开:周濂的100堂西方哲学课》,他讲的哲学史比较有味道。”刘逍说。

在刘逍的书房里,心理学的书籍已经占了书架的“半壁江山”。“出于兴趣和职业需求,2015年,我开始接触心理学,随后阅读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精神分析、认知行为等方面的心理学书籍。”刘逍说,“最近在读的是欧文·亚隆的《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在《存在主义心理治疗》这本书中,欧文·亚隆特别关注人的存在处境和个人体验,在书中探讨死亡、自由、孤独和无意义这四个终极问题。

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刘逍也遇到过和年少的自己有着同样困惑的中学生。在这个问题上探索近20年的刘逍,用从书中及实践中获得的感悟,帮助这些孩子由困惑、迷茫走向更为积极的人生。

在刘逍的身边,有一群和他一样热爱读书的人,那就是芦苇书友会的书友们。“每个人的关注点不一样,有的人喜欢读社会学、政治学,有的人喜欢读历史学、哲学,大家在交流中进行思想的碰撞。”刘逍说。

哲学之问,问题本身也许没有答案,刘逍一直走在追问的路上,也走在不断奔向美好生活的路上。


文/图 记者 李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