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网 >>教育 >>教育资讯 >>

“做一名人民教师是我一生无悔的选择”

——记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原副校长何红玲

2024-09-06 01:03:26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北宋的思想家李觏说:“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教师要发挥出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促进教育发展。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原副校长何红玲就是这样一位热爱教育的优秀教师。她以热爱为光,以钻研为翼,以关爱为暖,以担当为脊,以情怀为魂,照亮了无数学子和教师前行的道路。

初心如磐 扎根教育

1967年9月,何红玲出生于周口市扶沟县大李庄乡一户普通农家。自幼,对知识的渴望便在她心中生根发芽,她怀揣着长大后成为一名人民教师的梦想,努力前行。这份初心,如同一颗坚定的种子,在她的心中不断生长。

1988年,何红玲凭借不懈努力考上了河南大学教育系,从此与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毕业之际,在那个包分配的年代,当同学们纷纷向往繁华大都市时,她却毅然选择回到农村服务家乡,一句“绝对服从分配”,彰显了她的坚定与执着,她被分配到驻马店师范专科学校(现黄淮学院)工作。

工作后,农村教育的落后面貌始终让她牵挂不已。于是,她利用寒暑假及教学轮空时间,主动联系确山县教育部门,奔赴革命老区竹沟镇义务辅导中小学师生。在那里,她为老师辅导教育学和心理学100多学时,为初中生讲授英语课2000多学时。她的付出如同一股清泉,滋润着老区教育的土地,《驻马店师专报》和《驻马店日报》先后对何红玲的先进事迹作了专题报道。她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对教育的誓言,如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所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学无止境 追求卓越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何红玲深知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她不断在知识的海洋中探索前行。1995年,她考入河南大学攻读硕士,再次深入学习教育理论。毕业后,她留在河南大学任教,继续为教育事业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然而,她并未满足于此。在家人的支持下,33岁的她再次踏上求学之路,顺利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攻读教育学博士。2005年,何红玲参加了省委组织部第三批博士服务团。2006年,作为高素质人才,她被商丘市委安排到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担任副校长,从事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面对刚升格的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诸多任务和高要求,她创造性地提出“三奖联动”管理机制,并把成功经验写成文章发表在大学学报上,供兄弟院校借鉴学习。她对高等教育有着独到的见解,提出现代高等教育管理的六个要求,发表在《天中学刊》上。

在教书育人方面,她不以副校长自居,坚持深入教学第一线,为大学生上思政课,宣讲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引导学生分析社会热点、焦点话题。她主编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并为学生讲授这门课程。她遵循教育规律,潜心研究全员育人,成功申报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高校全员育人保障机制研究”,2013年荣获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爱生如子 润物无声

教育是一场心灵的对话,何红玲一直用关爱诠释着师者的温暖。

为了提高高校育人效果,她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针对个别学生存在的心理障碍,她耐心、细致地和他们谈心。曾有一位患小儿麻痹症的学生,因身体残疾产生自卑,不愿与同学交往。何红玲多次为他做心理疏导,鼓励他积极乐观,发奋学习,自立自强。她还认真记录每个学生的情况,定期主动联系学生,了解他们的情绪和学习情况,真正做到了爱生如子、循循善诱。

针对大学生学业压力大,情感上也需要帮助的情况,她在周末为大学生开设选修课《婚恋心理学》,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以正确的“三观”开展青春教育。为践行“三全育人”理念,她主动担任 2017级口腔医学本科班班主任。为了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她引导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探索学习方法。2022年毕业之际,该班有18名学生考研过了国家复试线,赢得了全校师生的称赞。

2022年年底,何红玲退休了。在她看来,人生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社会责任。“做一名人民教师是我一生无悔的选择。”何红玲说,她希望新一代教育工作者能够坚守初心使命,传承师道精神,用智慧的火花点燃学生的梦想,用无私奉献照亮学生的未来,为祖国培养更多栋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