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
——三论学习贯彻市委六届六次全会精神
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市委六届六次全会提出,要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健全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机制,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贯彻的重大原则之一。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凸显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取向。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近年来,我市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重要位置,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就业形势总体稳定,社会保障持续增强,教育事业稳步发展,文化事业生机勃勃,卫生医疗水平全面提升。今年以来,完成技能培训19.6万人次,带动城镇新增就业4.6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6万人;全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33元、增长6.4%,高于全省0.7个百分点;中央补助资金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开工33个、5800余户,开工率居全省前列……一项项民生实事,给人民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群众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贯彻市委六届六次全会精神,深化民生领域改革,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兴调查研究,走好群众路线,问需问计于民,紧盯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多办一些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实事,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好事,把改革的力度不断转化为民生的温度。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社会稳定,要把就业当作民生头等大事来抓;教育是国之大计,也是民生大事,寄托着千万家庭对幸福生活的殷切期盼,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现代化商丘建设奠定健康根基;“一老”连着“夕阳”,“一小”连着“朝阳”,“一老一小”是大多数家庭的主要关切,要做好“一老一小”关爱服务,老有所养,幼有所育,“朝夕”美好,托起千万家庭稳稳的幸福。
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党员干部必须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坚定不移当好改革的促进派、实干家,以“改革力度”提升“民生温度”,把“民生账单”变成“幸福清单”,用“实干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让老百姓看到变化、得到实惠,过上更好的日子,切实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千家万户。
本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