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砀山西汉梁王陵邑考
汉朝皇帝修建陵墓之时必先修建陵邑,如《汉书》记载“高帝六年六月,城长陵”,长陵是汉高祖刘邦的陵墓,汉文帝九年“以芷阳乡为霸陵邑”,汉景帝修阳陵之前“作阳陵邑”,汉武帝当皇帝的第二年就“置茂陵邑”。陵邑就是以帝王、王后的陵墓而设置的城邑。考古专家推测梁孝王刘武仿照皇帝陵邑,也在芒砀山梁王陵修建了梁王陵邑。
刘武身世显赫,他是汉高祖刘邦的嫡孙,汉文帝的儿子,汉景帝的胞弟,公元前168年由淮阳王徙为梁王,都睢阳(今商丘),是西汉最富庶的诸侯王,《史记·梁孝王世家》记载刘武“府库金钱且百巨万,珠玉宝器多于京师”,“得赐天子之旌旗,出从千乘万骑”,“东西驰猎,拟于天子”,“孝王未死时,财以巨万计,及死,藏府尚余黄金四十余万金”。刘武可谓富甲天下。芒砀山陵邑是为梁国官员监修陵墓、驻守军队保护、举行祭祀活动提供定居之地。那么芒砀山的梁王陵邑在哪里呢?
芒砀山的陵邑在史书中并没有记载,考古专家推测砀城应是陵邑。其证有以下七点:一、砀城处在保安山脚下,距离梁孝王的陵墓较近,所有梁王陵墓均环绕砀城周围,砀城是修建陵邑最佳位置。砀城在战国时期就已存在,梁孝王利用砀城修建陵邑,可以大大减少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二、砀城在汉代水陆交通发达,有利于出行。砀城周围河流密布,西侧有砀泽湖,水上航运四通八达,通过获水和睢水皆可直达梁国国都睢阳,方便梁国王室官员和宗亲的祭祀。三、有利于砀城驻军巡查、看守保安山梁王陵。四、据郦道元《水经注》记载,芒砀山在北魏时又名安山,唐代砀城叫保安镇,砀城南有保安山,这个“安”或“保安”名字很可能是从汉代传承而来。所谓保安,保障什么安全呢?其实就是保护山上的梁王陵的安全。砀城曾叫保安镇,这与保安山名称一致,保安镇就是陵邑的见证。五、郦道元《水经注》记载芒砀山中环绕砀城有清水、零水、瀤水、砀水四条河,“(砀)城在四水之中”,四条河“承诸陂散流”,就是依山势地形的坡度而流。据历史专家考证,其中的零水就是陵水,即环绕陵墙的陵河,相当于城河。考古勘探调查表明,保安山梁孝王陵环山一圈皆有陵墙,保安山北陵墙位于山脚处,它是依托砀城南城墙而修筑的,是“砀陂”之地,陵河在陵墙之北,它也是砀城南城河,陵河东西方向,向西流入砀泽湖。六、陵邑是梁王后裔的祭祖之地,自梁孝王刘武之后,其子孙和宗亲以及梁国大臣皆葬于芒砀山,其陵邑一直使用和延续到西汉灭亡。砀城作为陵邑所在地,至西汉末年,其行政归属一直属于梁国,陵邑性质没有改变。梁国虽然多次被朝廷削去城池,但砀城一直得到保留,与西汉梁国相始终。七、文物调查表明砀城遗址在目前永城汉代古城中面积最大,经勘探测量,北城墙890米,南城墙1220米,东城墙797米,西城墙960米。规模较大,主要原因跟修建陵邑有关。
砀城在西汉时期是县城与陵邑并存,其中南城墙和梁孝王陵墙为一体,南城河与陵河共用。自梁孝王刘武开始后的八代九王都葬于芒砀山,历时150余年,其陵邑也存在150余年。这个陵邑是刘武及其子孙后代梁王的陵邑,是梁孝王家族陵墓共享的陵邑。陵邑与陵园、陵祠、陵寝、陵田、陵阙、陵墙、陵河、陵道、陵官、陵军、陵户等共同构成陵邑制度体系。该陵邑为研究西汉梁国的陵邑制度提供了实物资料,是西汉梁国祭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盛朝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