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商丘> 正文

我和《商丘日报》的“成语故事”

2024-08-16 02:07:38 商丘日报

  光阴倏忽,2025年1月1日,《商丘日报》将迎来创刊40周年华诞。

  作为《商丘日报》的“铁粉”,回首一起走过的日子,如同翻阅一份份发黄的报纸,熟悉而又亲切。夜已深沉,打开电脑,敲击键盘,说一说我和《商丘日报》的“成语故事”,聊表寸心。

  良师益友

  与《商丘日报》结缘是二十年前的事,那时我还是一位毛头小伙子。

  大学时学的新闻专业,虽然事与愿违没能成为一名记者,但是心中的梦想从未泯灭。自以为沾染些文墨书香之气,工作之余我就写写画画,从未搁笔。2005年4月21日,我的小小说《称呼》在《商丘日报》刊发。时至今日,我仍清楚地记得当时的兴奋之情。毫不夸张地说,《商丘日报》是我写作起步的地方。正是这迈出的一小步,坚定了我的信心。从此,我在《商丘日报》关注的目光中蹒跚起步。

  为了捕捉鲜活的新闻素材,我沉下身子,走进村子,先后采写了《付大庄村的“三多”与“三少”》《两代人的账本》《孟庄村的乡村联谊会》《“大忽悠”失业记》等一大批带有浓烈乡土气息和鲜明时代特色的稿件。这些作品在《商丘日报》头题刊发,当键盘上敲出的文字跃然纸上变成散发着墨香的作品时,所有的艰辛都化作云烟,转瞬即逝。至今,我已在《商丘日报》发表了300多篇作品,部分作品还荣获河南省新闻奖、中国地市报新闻奖。

  如果非要找个成语来形容我和《商丘日报》的关系,我想“良师益友”最为妥帖。一字之师,意为修正一个字的老师。《商丘日报》的编辑精雕细琢,无数次对我的作品咬文嚼字、删繁就简,提高了我的写作水平。所谓“益友”,意指经常陪伴且具正能量的朋友。多年来,《商丘日报》成了我志同道合的朋友,亦是我每天的精神食粮。

  南辕北辙

  在我的书柜里,整齐地摆放着高高一摞《商丘日报》。随便拿起一张,上面都有我的作品。这也是我多年养成的习惯:只要有自己的作品发表,总是想方设法找一份报样留存。也是这一习惯成就了我与《商丘日报》一段“南辕北辙”的故事。

  我对《商丘日报》的版面了如指掌,要闻、时评、副刊、文化周刊、综合新闻……我的稿子大多在这些版面刊发。多年前要想第一时间查看作品是否发表,不像今天这样容易,最可靠也是最愚笨的办法莫过于找一份刚刚出炉的报纸。我的工作单位在南京路,印刷厂在归德路老报社院内。住在单位和印刷厂之间的我,不得不“南辕北辙”,逆行几千米找一份《商丘日报》。

  通常在早上7点前,机器仍在轰鸣时我就赶到报社。等成捆的报纸被摞在待装的邮递车前时,我凑上前问:“师傅,我们单位在日报上登了一则广告,我能看一下今天登出来吗?”直到现在,想起那句谎言我还佩服当初的机智和勇敢。后来,发表的作品多了,那位师傅见我隔三差五来看“广告”,笑着对我说:“我知道你是《商丘日报》的作者。给,今天的报纸。”看来,他早已识破了我的伎俩,只是故意不让我难堪。我现在仍心存感激,那位师傅就像《商丘日报》一样,每天向读者传递着温情和暖意。

  一臂之力

  不得不承认,在人生的关键路口,《商丘日报》曾助我一臂之力。

  上班那天起我就在虞城县一机关办公室负责公文写作。繁忙的工作之余,我独享文字带来的快乐和安逸,《商丘日报》上不时有“豆腐块”问世。意外的是,这些不起眼的“豆腐块”竟成了我岗位变动的“敲门砖”。

  那时我的上级单位急需一位“笔杆子”。经人举荐,我被推上了“赛马场”,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当我把发表在《商丘日报》上的这些作品复印装订成册呈至领导案头时,领导当即表态:让这位小伙子试试!我抓住机会,拧紧发条,在键盘上敲出一行行激情的文字。半年后,我被调到市局工作。

  有人曾问我:这些文字一不止渴二不挡饿,换不来碎银几两,你整天捣鼓它啥用?我不争不辩,不卑不亢,也许只有这句貌似清高的话最能理解我: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如今,我已在这座城市安了家。《商丘日报》在我向上攀登的征途中,在人生的关键时刻拉了我一把,我还欠它一句“谢谢!”

  (作者现供职于商丘市交通运输局,系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