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虞城县张集镇东北部的黄河故道边,有一个叫作马滩的村落,因它在豫鲁皖三省交界处,俗称三省庄。
据《马氏家谱》记载,马滩村的马姓村民是从山东省单县一个叫马楼的村子迁来的。具体时间应该在200多年前。
元末明初,全国处处烽烟,黄河缺乏治理,决口不断,造成黄河周边万里荒芜、饿殍遍野。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开始从山西洪洞县等未经战乱、人口稠密的地方向今河南、山东一带移民,以使中原腹地得到开发。马滩村的马姓先祖就是在那时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定居在山东省单县马楼村。转眼到了清代。清政府出台政策:在豫东黄河滩区开垦贫瘠土地,免交税粮。这一举措,吸引很多外地村民携家带口迁至豫东黄河滩区一带。他们在此搭庵居住,垦荒种地,所收尽归己有。山东省单县马楼村的几户马姓村民也是在这一时期迁来的。他们在这里搭庵开田,繁衍生息,逐渐形成了一个村庄,称为马滩村。
马滩村在“风起沙卷房”、战乱灾难多的河滩上建立、发展、壮大,非常不易。如今,这个“一脚跨三界,鸡鸣闻三省”的村庄不仅兴旺发达,而且已成为省际间群众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一个缩影。比如,马滩村里有很多“一家三省人”的农户。家里两个儿子,可能一个媳妇是山东人,一个儿媳妇是安徽人。马滩村也有很多姑娘嫁到了山东和安徽。
正可谓:鸡鸣三省马滩村,文明和谐数当今;人逢喜事精神爽,村逢盛世面貌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