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 >> 商丘要闻

睢县:振兴风帆劲 田野展活力

2024-08-07 00:14:03 来源:商丘日报

河集乡小杨庄村发展“鱼稻共养”。

云腾田园综合体内的林果+养殖模式。  示范园里好景致。  大棚内蔬果飘香。

尚屯镇梁庄村文化广场。

扫码看视频

盛夏时节,天地湿热,股股热浪难挡睢县乡村振兴干事创业热潮。一座座中小微富民工厂,生产场面热火朝天;成方连片的葡萄、蔬菜大棚内生机盎然,硕果挂满枝头;鱼虾共养稻田里,彰显生态农业魅力;村庄整洁美丽,庭院经济红火,村民安居乐业……一幅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时代乡村画卷,在睢县处处呈现出动人的色彩。

党建引领促发展

今年以来,睢县以“五星”支部创建为引领,创新集体经济发展路径方法,积极实践“红带绿、5促2”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和农民双增收,探索出了一条可借鉴、可推广、可复制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

在董店街道刘阁村,村党支部书记余传杰介绍,该村率先实践以红色高质量党建引领,促绿色农业高质量发展农村经济发展模式,整合利用农村闲房、闲院、闲地、闲塘、低效田,实现集体和农民“双增收”。该村还探索垃圾收集、处理、利用等循环经济新途径,新建设的生物有机肥制造厂、150立方米的沼气池已投入运营,风力抽水装备已试验成功并投入使用。近日,该村“两委”干部又组织本村村民到山东曹县学习草编手工艺制作技术,建立手工业作坊,在增加村民收入的同时,把玉米皮、小麦秸秆等废弃物循环利用,实现土地增值。

“玉米皮纺成草绳后,每斤收购价在3.5元,这样亩均增收2000元左右。”余传杰说,此项目既适合农村发展又符合群众心愿,让群众不出家门挣钱,人均月工资4000元,像78岁的刘兰芝老人仅剪线头,月收入在2000元以上。

目前,该县通过“红带绿、5促2”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的推广实践,积极发展了农田托管、生态庭院经济土鸡养殖、文冠果种植等产业,盘活农村现存劳动力、土地空间农村“两大资源”,实现了村集体和农民“双增收”,涌现出河堤党李、胡堂秦苗、平岗苗楼等100多个生态经济示范村。

中小微企业遍地开花

“甩掉贫困村的帽子,并不是村委会发展的终点,而是乡村振兴的起点,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才是目标。”睢县潮庄镇胡寺村党支部书记胡春峰表示。

如今,胡寺村在全国就业扶贫基地——河南嘉泰鞋业有限公司公司的基础上,又成立了耐恒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河南凯迪门业有限公司、睢县百草园种植合作社等实体企业,辐射带动胡寺村、马元村、张老村等村500余人就业。

为全力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让群众稳步、快速步入乡村振兴快车道,睢县以产业兴旺为首要,依托制鞋和电子两大主导产业为发展根基,因地制宜,实施“人才回流工程”,引导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大学生、科技人才等乡贤返乡创业,提供土地、培训等优惠政策,加快人才、资金回流乡村,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一品多村”“一村多品”的富民“微工厂”1178个,包含制鞋、电子、手提袋加工、剃须刀片组装、插花、假发制作以及食品加工等20多个行业。他们采取进厂务工、加工外包、配置生产器具等“工厂+农户”形式,为留守妇女、留守老人提供全方位就业渠道,让这些“微工厂”成为群众发家致富的“半边天”,从而拓宽富民之路,让人人有活干、家家有收入。

特色产业底气足

在睢县河集乡小杨庄村,绿油油的水稻长势喜人,河塘内鱼虾蟹成群,特别是在工作人员投喂时,数不清的锦鲤层层叠压,发出吃食的“啪啪”声,场面十分壮观。

小杨庄村位于睢县段惠济河老道拐弯处,三面环水,有水田200余亩。该村利用自然资源优势,以“望田河畔享村居”为设计理念,以“设施农业+”“乡村旅游业+”“稻鱼共养+”模式,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多收”。

2024年,该村成立了睢县清水湾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志刚介绍,老道河水较深,与稻田、鱼塘形成河水互补,自然循环,是稻虾鱼共养理想之地。现育养锦鲤、虾蟹5个河塘,并实现夏稻、冬麦循环耕种模式,亩均种养预计年收入10多万元,3年后预计年销售总收入达1000万元。

“下一步,公司将以‘夏捉鱼秋赏稻’为主线,将‘稻鱼共养’发展成一个集养殖、餐饮、旅游、休闲于一体的乡村游项目,有效推动农旅深度融合发展。”李志刚说。

在睢县胡堂乡文庄村新型墙体材料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刘梦勤介绍:“该项目是依托河南亚新智能科技环保有限公司研发成果而打造的循环经济产业,也是目前全国隧道窑规模最大、产量最高、技术含量最优的墙体材料生产企业,实现了以固废垃圾煤矸石为燃料,实现城市建筑垃圾、河道淤泥等再生循环利用。”

据悉,该县还按照“南笋北椒中果蔬”和“55455”农业产业布局,打造21个特色产业示范点、4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30个绿色生态农业基地,241个规模养殖场,打造出尤吉屯乡许堂葡萄、董店街道帝丘西瓜、城关镇袁庄草莓、凤城街道李庄中顺辣椒、河堤镇党李糯玉米等一批特色小镇。

乡村建设更美丽

“目前,该村既有乡情、乡韵和乡愁,又有新农村内涵。”在孙聚寨乡滑楼村,惠河龙湾康养小镇是集产业、旅游、食宿于一体的“网红打卡地”,发展药菊、白芍等药材种植面积1000余亩,依托惠济河老道开发水域面积300亩,打造村级公园200亩,村内广场、公园、凉亭、走廊等一应俱全。

这只是睢县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睢县全面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动,聚焦农村厕所革命、道路建设、生活垃圾(污水)处理、供气供热管网建设,“四水同治”“三湖一河”水体整治和生态修复工程,完善农田林网10万亩;围绕“一带两线引领、两乡一区带动、N个小镇支撑”布局,创建了6个生态乡镇,评选“四美乡村”28个、“五美庭院”5568户,建成了“梦里水乡”保庙村等26个各具特色、一村一景的时代新村;引进建设了全省首家新概念污水处理厂(静脉产业园、商丘首家生物质发电厂天壕新能源热电有限公司和首创环卫公司),完成了全县城镇、农村垃圾的分类收集和处理,在这里,垃圾变废为宝。

文化发展增动力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睢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又是革命老区,红色资源丰富。

近年来,睢县采取成员合作、村级合作、区域合作等多种形式,在全县成立47个文化合作社,以不同的形式融合了睢县民间豫剧等文艺节目、麒麟舞等非遗项目、圣寿寺塔等历史文化、抗日民主政府等红色文化,同时发展文化产业,实现了从“送文化”到“种文化”再到“创文化” 的嬗变,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惠济文化大观园是睢县文化振兴的典范。”来自全国各地的书画名家、党政领导等各界人士参观考察后,无不交口称赞。

目前,惠济文化大观园形成集技能培训、书画创作、民宿、养老、艺术葫芦研发等于一体的产业链条和产业集群。”惠济文化大观园总经理陈志明介绍,该园相继获得第六批河南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河南省文化产业先锋十大影响力文化品牌、河南省特色文化社区等30多个荣誉称号。

该县还紧紧围绕“文化+旅游”“文化+产业”“文化+互联网”“文化+乡风文明建设”等形式,开办孝善敬老、文化大讲堂等“幸福睢县”活动,全面提高群众幸福感。

记者手记

今年以来,睢县按照“实干干实、争先出彩”的工作方针,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为主线,以培育新质生产力主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增加农村居民收入为核心,凝聚发展合力,提振发展信心,拉大农业产业链条,为推动乡村振兴按下“加速键”。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睢县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聚力扛稳粮食安全重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严守耕地红线;不断提升 “路、水、气、电、网络”服务效率;做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民生所向,全面厚植睢县城乡天蓝地绿、景美人和的幸福底色。


文/图 本报融媒体记者 黄业波 许玉涛 通讯员 甄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