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虞民居瓦当博物馆展厅。 赵连生 摄
以上两幅照片为古虞民居瓦当博物馆藏品。 赵连生 摄
扫码观看视频
7月25日,在虞城县马牧集老街古虞民居瓦当博物馆,分类陈列着3000多件从汉朝至明清时期不同纹饰的瓦当和其他古建筑装饰构件,内容涉及自然生态、神话图腾、戏曲人物、红色文化等,吸引了不少民俗文化爱好者和游客前来参观。
传统建筑檐头的“小可爱”
提起瓦当,想必很多人脑子里首先蹦出秦砖汉瓦这个词,对瓦当则比较陌生。其实,大家在欣赏古建筑的时候,常会发现在屋顶檐头,有一排竖着安放、模印着动物或抽象纹样的圆形挡瓦。在传统建筑中,瓦当与“滴水”搭配使用,不仅在建筑中起到装饰、美观的用处,还发挥着建筑物排水的实际功能。
在传统建筑中一排排整齐铺陈的屋瓦线列中,它们显得如此醒目,却又与环境如此浑融,是中国传统建筑的标志性“符号”。
为什么叫“瓦当”?《辞海》里这么说:“当,底也,瓦覆檐际者,正当众瓦之底……瓦瓦相盾,故有当名。”
它也常被称为“瓦头”“瓦花”,与通常是三角形或如意形、尖端向下的“滴水”一道,构成了中国传统建筑檐头的一道风景。
但是,时代在发展,随着一些传统建筑的荒废、拆除,瓦当大多被弃置荒野,濒临消失。古虞民居瓦当博物馆立足本土、放眼周边,以收藏民居瓦当为主。
“关于瓦当的种类,一般可分为圆形和半圆形两大类。据史料及田野考古发掘资料证实,瓦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古虞民居瓦当博物馆藏品的收藏者刘建党介绍道,这里所有藏品均为他们家四代人的收藏。
2020年,虞城县重修马牧集老街,在虞城县城关镇政府支持下,古虞民居瓦当博物馆落户于此,也为当地旅游业态增加了很多文化气息。如今,每年到馆里参观的游客有3万多人次。刘建党只要有时间,就亲自充当讲解员,为游客讲解瓦当的由来、历史沿革、各种图案符号的寓意等。
瓦当上面的装饰图样非常丰富,包括文字、鸟兽花纹、神话传说等。“瓦当是绘画、工艺和雕刻相结合的艺术及实用与美学相融合的产物,以图案和材质不同揭示着建筑规模、形制和主人身份,对古建筑修复有借鉴价值。”刘建党说。
传统拓印焕发瓦当新光彩
萌萌的虎头、人面,吉祥的“童子献寿”“凤栖梧桐”“文武双全”等,这些传统民俗中常见的创作题材在瓦当的方寸之间也多有展现。瓦当这种独特的表现材质,令这些图案多了一种粗犷、质朴的风格,在看似简略的线条中又传达了丰富的内涵,增加了想象的空间。
在古虞民居瓦当博物馆,参观者不仅能欣赏这些“小可爱”的细节,还能亲自上手拓印瓦当花纹。
在博物馆的体验区,摆放着桌椅及印泥、拓包等专业工具。在馆内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当日来参观的几位游客很快就掌握了在宣纸上拓印瓦当花纹的技巧,很快一幅幅满意的作品就在他们手中诞生。“我觉得今天参观最大的收获就是我手里这幅萌萌的‘老虎头’。虽然不能拥有一件瓦当,但能带走一张自己亲手拓印的瓦当花纹也是非常有纪念意义的。”暑期带着孩子来马牧老街闲逛的赵先生告诉记者。
“博物馆设计了拓印环节,让参观者能够与瓦当‘亲密接触’,而且经过拓印的图案细节非常丰富,更能领略这些藏品的风采。”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该博物馆副馆长余辉说。
从瓦当扩展到泥砚
“近年来,随着马牧集老街越来越红火,市民对各种特色体验项目、文创品推陈出新的需求较高,我们通过深入钻研瓦当文化,立足于虞城本土悠久的历史文化,又扩展到泥砚的收藏和研究。”余辉介绍道。
虞城泥砚是用黄河故道淤积沉淀的胶泥烧制而成,源于秦汉,是古人受秦汉烧制砖、瓦当的启示,结合陶器烧制手法再精细加工,由陶泥入砚,逐步演变而来。
“虞城泥砚曾经一度消亡,在查阅了家族记载及老家当地一些历史资料后,我与三弟刘建勋历经多年,走访和挖掘制作技艺,恢复了虞城泥砚的传统技艺。”刘建党说。
在古虞民居瓦当博物馆可以看到十多枚用瓦当制作的虞城泥砚,由瓦制砚又为瓦当博物馆增加了内涵,曾被历史尘封的虞城泥砚在瓦当博物馆里延续着文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