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民生> 正文

大暑 酷热当头 万物盛极

2024-07-22 00:53:45 京九晚报

  7月22日,我们迎来了大暑节气。

  大暑,夏天的最后一个节气。我市民俗专家刘秀森告诉记者,此时正是一年中阳光最猛烈、最炎热的时节,而且空气湿度也很高。今年的中伏从7月25日开始至8月13日结束,共计20天。俗话说:“夏有三伏,热在中伏。”究竟有多热?有诗云“松桂枝不动,阳乌飞半天”“人立洪炉上,鱼游沸鼎中”。

  那么此时的气象特征和农事活动又分别是怎样的呢?

  1古人眼中的大暑

  刘秀森说,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在小暑之后,立秋之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暑,热也……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从中可以知道,先民们将这个节气称为大暑,就是出于对气温的观察。大暑的到来,意味着这一年即将来到它的中点,来到最热的一段时期。

  中国古代的科学家们通过数学方法,发现太阳与大地的距离在夏至最近,在冬至最远。但是这样一来,大暑的酷热就成为了一个需要解释的问题。对于位于北半球的中国而言,一年里日照最长,太阳距离大地最近的时候,毫无疑问是夏至这天。但是一年中的最高温,竟然不是在夏至这天出现,而是在相隔了一个小暑之后的大暑节气,这就引起了先民的疑惑。

  南北朝时的祖暅,就这个问题撰写了《浑天论》。这篇文章在阐述古代的天文理论“浑天说”之外,还特别提到太阳与大地的距离与气温的关系。这种关系是“远寒近暑而中和”,一年之内,太阳距离地面远近的变化,几乎与气温的变化同步。但是大寒、大暑这样最冷、最热的时间,都是至日之后的第二个节气。祖暅认为,这是因为“寒积而未消”“暑积而未歇”,天地间积累的寒气、暑气不会随着太阳的移近或远离就立刻消歇的缘故。认识的进步,总是要经历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这时的古人,虽然还在“浑天说”的圈子里打转,但探索问题的精神还是非常可贵的。

  大暑的天气,除了显著的高温以外,先民还注意到了一个特殊的现象,那就是大暑时节的云气。《易纬通卦验》中记载,大暑时,天空中会出现一种云,叫作“阴云”,颜色是“南赤北苍”,南方为红色,北方为黑色。

  2具有浪漫色彩的“腐草为萤”

  先民总结的二十四节气,当然不仅意味着气温,还意味着更详细的物候观察,用来指导农事。那么,大暑还有哪些物候呢?《周书·时训》载:“大暑之日,腐草为萤。后五日,土润溽暑。后五日,大雨时行。”“腐草为萤”“土润溽暑”和“大雨时行”,就是先民通过经验总结的大暑十五天里的三个重大物候。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腐草为萤”。

  “腐草为萤”指腐烂的杂草变成了萤火虫。这个观点今天可能已经没有人相信,但在古人眼中,“腐草为萤”是大暑的代表性物候。他们注意到,高温加速了潮湿地带草叶的腐化。与此同时,萤火虫总是出现在这些地区,一些附着在露出土表的植物的根部,隐隐发光,一些则徘徊飞行于腐烂的野草上。

  到了清朝乾嘉时期,崇尚实证的学风产生了,学者终于可以大胆质疑经典上的旧说,“腐草为萤”的说法也得以纠正。

  不过,从文学的角度看,“腐草为萤”这一物候,是具有浪漫色彩的夏夜神话,它为后来的文学家带来了许多启迪。五代诗人徐夤就曾经有一首题为《萤》的诗:“月坠西楼夜影空,透帘穿幕达房栊。流光堪在珠玑列,为火不生榆柳中。一一照通黄卷字,轻轻化出绿芜丛。欲知应候何时节,六月初迎大暑风。”从最后一句可知,诗人吟咏的萤火虫正是大暑时节刚刚出现的。萤火虫的微光点亮了夜空,点亮了人们的窗户,也点亮了诗人的才思。诗的颈联中,“黄卷”与“绿芜”构成了对仗,“黄卷”是古代车胤囊萤照读的典故,“绿芜”就是从“腐草为萤”中演变而来。

  3大暑农事与避暑

  刘秀森说,二十四节气既是时间的流转循环,也是古代农业社会的行事指南。大暑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与农业也存在久远的联系。炎热的夏天,也是不少瓜果成熟的季节。东汉时期的农书《四民月令》就记载:“大暑中后,可蓄瓠藏瓜,收芥子,尽七月。”瓠即瓠瓜、葫芦,上海话俗称“夜开花”的也是瓠瓜的一种。到了大暑时节,各种瓜类都成熟得差不多了,天气也炎热到了极点,容易导致腐败,因此在大暑第二候“土润溽暑”以后,就要考虑如何储藏了。

  另外,从大暑到农历七月,还是芥菜籽收获的时节。收芥菜籽,要经过收割、晒干、打种以及除去杂质等好几道工序。这还只是东汉时候的农事。随着农业的发展,作物的种类越来越繁多。早稻推广以后,大暑、处暑时期还有收获早稻的任务。棉花、大豆的需水量也在这时达到高峰,不能忽视浇灌。更不用说,大暑时候的高温,导致植物的蒸发量本身就很大,需要时刻提防干旱。农事是不等人的,一代代农民在大暑时节的辛勤劳作,才使得我们的文明绵延至今。

  在农事之外,大暑另一件重要的事,就是避暑。

  直至今日,大暑的酷热也经常让人感到难熬,更不用说科技还不发达的古代了。有没有什么特别的避暑方法呢?首先能想到的,就是用扇子来扇风,除了普通扇子,还有一些机械扇。《唐语林》中记载唐玄宗有一座“凉殿”,有靠水流驱动的风扇。《天工开物》里记载了一种“飏扇”,是靠人力驱动机械扇片,制造凉风。另一种办法是用冰来降温,历史非常悠久,《周礼》中就记载了“冰鉴”,其实就是金属制成的储冰箱,可以用来降温和冰镇饮品瓜果等。还有人利用井水比较寒冷的特性,将房屋中开一个洞,洞通向井,甚至就在井上建屋,也能起到降温效果。

  不论是机械扇,还是冰块,或是井上盖房,对于古人来说,都是非常奢华的享受,一般人很难消受得起,只能从穿衣上想办法,用清凉透气的布料制成的凉快夏装就变得十分必要了。苎麻纤维制成的夏布,葛纤维制成的葛布,都是夏季衣料的上选。如果款式轻便、颜色浅淡,就更舒适了。

  另一种用来消暑的方法是焚香。刘秀森说,有人可能会觉得奇怪:焚香不是要点火吗?应该更热了,为什么反而可以消暑呢?这就要说到大暑的第二候“土润溽暑”。所谓溽暑,就是湿度大引起的闷热。夏季,哪怕同样的气温,在南方地区总会感觉比在北方更难熬一些,这就是因为南方湿度大的缘故,而焚香就可以有效减少空气中的湿度。

  除此之外,古人还有独特的“饮食解暑法”。东汉末年,刘松北镇袁绍军,与袁绍家的子弟在三伏天酣饮,号称“避一日之暑”——饮得昏天黑地,意识都失去了,自然也就不觉得热了。时至今日,大暑时节部分地区流行的风俗,如“饮伏茶”“喝伏姜”“吃伏羊”,主要的原理也都是依靠食用较温热的食物发汗,达到降低体温的效果。

本报融媒体记者 张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