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应对农田渍涝灾害 保障农业生产安全
7月18日,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为有效防范应对农田渍涝灾害,保障农业生产安全,该局与市乡村产业发展中心组织专家分别制定了玉米、大豆、花生等灾后田间管理的技术意见,指导农民抓好灾后田间管理。
7月份以来,我市大部分地区降水较常年偏多2倍以上,大部分农田土壤偏湿天数已超5天、部分地区超10天。预计未来10天我市降水持续时间长、累计雨量大、暴雨落区重叠度高,导致部分农田不同程度积水,对秋作物生产造成不利影响。
玉米、大豆渍涝灾后管理首先要抢排积水。对积水的田块,要及时采取人工开沟、清淤或使用水泵等机电设备排出积水,降低土壤湿度,促进根系和植株恢复生长。排水后土壤易板结,及早选用机械或人工进行中耕,同时进行培土,增强抗涝、抗倒能力。
补充营养。对积水时间短、长势好的大豆地块,不用追肥,要使用15%多效唑等适当控旺;对积水时间稍长、长势差的田块,在能够进地作业时,结合中耕追施化肥,玉米每亩追施15公斤左右的速效氮肥;田间太湿暂时不能进地的田块,可用无人机叶面喷施2%尿素+0.2%磷酸二氢钾的混合液,也可添加芸苔素内酯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以补充营养,增强植株抗逆性,促进植株恢复正常生长。
防治病虫。玉米重点加强褐斑病、顶腐病病虫害的预测预报,适时早防,控制其发生和蔓延。防治病害可喷洒戊唑醇、苯醚甲环唑等;防治虫害,可喷施高效氯氟氰菊酯、溴氰菊酯等。大豆重点加强大豆根腐病、锈病等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及时喷洒精甲霜灵·咯菌腈等杀菌剂预防病害,同时加入吡虫啉、溴氰菊酯等杀虫剂,做好虫害防治。
花生涝灾发生后应及时排水。要及时排水降渍,减少花生田间积水时间,确保花生尽快恢复正常生长。同时要抓紧洗苗,把叶片、茎秆上的泥土洗净,以恢复叶片正常的光合作用。
清沟扶垄。对于起垄种植的花生田块,土壤散墒后,要及时清理垄沟中的淤土、杂草,培土扶垄,以利果针下扎和荚果膨大充实。春花生切忌在花生垄上中耕,防止伤及果针和荚果。
合理追肥。根据土壤养分流失情况和花生长势进行追肥,一般每亩追施尿素5至10公斤,有条件的要注意增施一定量的钙肥,促进荚果膨大。也可进行根外追肥,可以防止早衰,提高产量。
防治病虫草害。可选用氟酰胺、噻呋酰胺等兑水喷淋植株茎基部,一般7至10天喷1次,连喷2至3次。对于棉铃虫等食叶害虫,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氯氰菊酯、氯虫苯甲酰胺等杀虫剂防治。要及时进行除草。
化学调控。对植株有徒长趋势、群体过早封垄的地块,可喷施调环酸钙、烯效唑等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化学调控,有效防止花生徒长,促进荚果膨大,增加产量。
科学改种。对于受灾特别严重,花生死棵面积超过70%的田块,可根据市场需求预测,酌情考虑改种胡萝卜、水萝卜等生育期短的作物。
记者 张凌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