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商丘> 正文

仁贤的微子

2024-07-19 02:49:31 商丘网-商丘日报

在我国历史上,有一个有名的人物,他是商王朝的建立者商汤的后裔,他的思想精髓成了后来几千年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的核心。他就是微子,《史记·宋微子世家》用“仁贤”二字评价他。

微子名启,子姓,因在商朝时封地为“微”、官为子爵而史称微子启。商朝灭亡,周朝建立后分封诸侯国,他是宋国第一代国君,因此又称宋微子。西汉司马迁写《史记》,为避汉景帝刘启之讳,取了“启”字的同义字“开”,称其为微子开。他是商王帝乙的长子,兄弟三人,二弟名衍,三弟名辛。《史记·殷本纪》载:“帝乙长子曰微子启,启母贱,不得嗣。少子辛。辛母正后,辛为嗣。帝乙崩,子辛立,是为帝辛,天下谓之纣。”帝辛(后世称商纣王)即位后不务国政,淫佚奢侈,国势日衰。微子从国家命运出发,多次进谏,劝他改邪归正,他都不听。而周部落的首领姬昌修行德政,诸侯相继归周。微子意识到危险,担忧以后商亡于周,一力谏劝帝辛赶快清醒。帝辛说:“我生有命在天,谁能把我怎么样?”

微子估计帝辛至死不能清醒,自己无法拯救商朝,打算一死了之,询问他的两个叔父太师箕子、少师比干这样做是否应该。《商丘县志》记载:“箕子答微子救亡之策曰:‘诏王子出迪,我旧云刻子,王子弗出,我乃巅隮。’微子遂遁荒。”箕子这段话的意思是:“王子啊!我告诉你,你应该赶快出逃。我过去在先王面前曾推荐你继承王位,这事王会知道的,因此他一定要加害于你,你要不逃走,我们家就要都完了。”于是,微子离开朝都,逃到了荒野。

《史记·太史公自序》曰:“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嘉靖归德志》与《商丘县志》都记载:“及武王入殷,复商容位,释箕子囚,封比干墓,推恩迨遍,未及微子,以其遁去而未之获也。及武庚叛,成王诛之,始封微子于宋,以祀成汤。盖为纣之后可绝,汤之祀不可绝也。”周朝为了让殷商遗民不反周,想封一个在殷商遗民中有威望的人管理殷商遗民。

《吕氏春秋·顺民》载:“武王即位,观周德。”“使保召公就微子开于共头之下,而与之盟曰:‘世为长侯,守殷常祀,相奉桑林(商汤时的乐舞名),宜私孟诸。’为三书,同辞,血之以牲,埋一于共头之下,皆以一归。”这段记载的意思是:武王将登位,宣扬周德,派保召公到共头山下去找微子,跟他盟誓说:“让你世世代代做诸侯之长,奉守殷的各种正常祭祀,允许你供奉桑林之乐,把孟诸作为你的私人封地。”将准备好的三份文辞相同的盟书拿出来,把牺牲祭品的血涂在盟书上,一份埋在共头山下,两人各持一份而归。

之后,微子被封在宋地,建宋国,以代殷后。《汉书》记载:“周封微子于宋,今之睢阳是也,本陶唐氏火正阏伯之虚也。”

周成王为此作《微子之命》,首先肯定微子的品质,说他崇尚德性,效法先贤,是周王室的贵宾。接着又赞赏微子的祖先商汤,说商汤圣明无边。然后又夸奖微子,说他是商汤美德的继承人,因而应当居于上公的地位。最后提出希望,要求微子在东夏之国恪守职责,辅佐周王室,争取做各路诸侯的榜样。《史记·殷本纪》载:“立微子于宋,以续殷后焉。”

宋国为殷商后裔,按照周代礼制“天子三公称公,王者之后称公”,宋国称公爵,地位在其他诸侯之上。据《春秋》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凡是大的盟会或征伐,除霸国、强国外,宋国一般都列在其他诸侯的前位和上位。司马迁《史记·宋微子世家》载:“微子故能仁贤,乃代武庚,故殷之馀民甚戴爱之。”

对于微子,孔子有很高的评价。孔子从来不以“仁”字轻易许人。但《论语·微子》载:“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司马迁《史记》载:“太史公曰……殷有三仁,微、箕纣亲。一囚一去,不顾其身。颂美有客,书称作宾。卒传冢嗣,或叙彝伦。微仲之后,世载忠勤。”

微子听箕子之言,在商朝将要灭亡而无法挽救时离开了朝都。他为何“去之”?从《尚书·微子》的记载来看,他对殷商的灭亡是事先预料到的,而且他看不到一点殷商能得到治理的希望。他“去之”是为了保全自我吗?如果是,那么他离开就是怕死逃跑,甚至有通敌的嫌疑。但微子不是为了保全自我。他心里记着箕子的嘱咐:“如果殷商灭亡了,我们不能去做别人的奴隶。”朱熹《论语集注》云:“微子见纣无道,去之以存宗祀。”如果他不逃走,待国家灭亡的那一天,他的弟弟帝辛被杀,他也有被杀或做“别人的奴隶”的可能,商朝的祭祀就无人继承了。他和箕子、比干“以其能忧乱,救欲安民”而进谏,因此孔子称他们三个为“殷之三仁”。国学大师钱穆先生解释“殷之三仁”说:“微子见纣无道而去。箕子谏不听,因以为奴,乃佯狂受辱。比干强谏被杀。三人皆意在安乱宁民,行虽不同,而其至诚恻怛心存爱人则一,故同得为仁人。孔子又曰:‘有杀身以成仁。’然仁不在死,三人之仁,非指其去与奴与死。以其能忧乱,求欲安民,而谓之仁。”

微子的精神和事迹都是可赞可颂的。他若是一个只顾及自己的人,顺着帝辛,完全可以荣华富贵、名利兼备、安享生活,可是他不是一个自私自利者,而是一个以国家和国民命运为己任的人。一个“仁”字催使他不顾一切,走上了与邪恶抗争的艰危道路。但他什么艰危都不怕,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冒死进谏,以“仁”的精神和行动去拯救帝辛那颗罪恶凶残的灵魂,拯救国家和在暴君统治下水深火热的百姓。在这一目的无法实现的情况下,他退而求其次,答应周朝,选择了出山以保商祀,使祖先祭祀有人。这也是他大德的表现。

他和箕子、比干被誉为“殷之三仁”,成了中华民族历史上千古流芳的贤德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