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7月17日《新华每日电讯》作者:新华每日电讯记者陈忠华 晏国政 张兴军辽阔的中华大地上,挺立着三棵非同寻常的树。一棵小叶杨、一棵落叶松、一棵泡桐,树种平平无奇,在当地却有着家喻户晓的称呼:“荣怀杨”“功勋树”“焦桐”。几十载春秋,它们守望着美丽家园,守望着栽种它们的一方百姓,也守望着右玉精神、塞罕坝精神、焦裕禄精神的赓续延绵。人们说,这三棵树种在昔日的荒凉沙地上,也种在老百姓的心坎上;它们是自然之树,也是精神之树,至今仍然熠熠生辉。 在河南兰考县焦裕禄干部学院门口,游客从“焦桐”下走过(2017年8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冯大鹏摄“‘焦桐’守护了我们我们也要把它守护好”盛夏,山西省右玉县苍头河畔,红旗口村的30多亩集体林地里绿树成荫,只见帐篷林立、人声鼎沸。昔日沙地不仅种出了树木,还“种”出了露营基地这一全新文旅业态,更“种”出了村民的好日子。老百姓把地租给营地企业,把自家种的杂粮、养的羊卖给远来的游客,还有将近一半常住村民在营地务工……讲着现在的红火生活,红旗口村党支部书记郝明不禁又想起了当年的“恓惶”。新中国成立初期,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的右玉县196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只有8000亩残次林,林木绿化率不足0.3%。“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三丈六尺高的老县城北城墙被沙土掩埋大半,粮食亩产不足25公斤,“男人走口外,女人挖苦菜”……风沙把右玉老百姓折腾得没法活了。“人要在右玉生存,就得先让树在这里扎根。”1950年春天,新上任不久的县委书记张荣怀带着干部们来到距离红旗口村不远的苍头河畔,栽下了一棵棵杨树,拉开了右玉县长达数十年的造林绿化序幕。如今,张荣怀亲手种下的那棵小叶杨已经有30多米高、两人合抱之粗,傲然挺立在苍头河公园里。远在800多公里外的兰考县焦桐广场上,焦裕禄当年亲手种下的泡桐也是亭亭如盖,绿荫满园。那是1963年的春天。地处九曲黄河最后一道弯的兰考县,正饱受风沙、盐碱、内涝“三害”困扰。全县粮食产量下降到历年来最低水平,外出逃荒的灾民络绎不绝。怎么办?刚到兰考工作不久的县委书记焦裕禄在走访群众时得知种泡桐治沙的思路。趁着开春,他带领一班人来到县城边上的朱庄村。当年21岁的村民魏善民和焦裕禄组成“搭档”,一个刨坑,一个扛树苗。50亩泡桐林种好,焦裕禄见路边还有一棵瘦弱小苗,捡起来就挖坑种下。一甲子过去,当年那棵“小麻秆”已经长成巍峨模样,人们亲切地称它为“焦桐”。在风沙肆虐的地方,只有种树才能挡住风沙;只有风沙停住,人才能活下去,才能有美丽的家园。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右玉和兰考人民可能不知道,在新中国的版图上,与他们一样抗争风沙的还有另外一群人。塞罕坝,这个意为“美丽的高岭”的地方,距离首都北京不到200公里,地处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因长期滥伐等原因,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塞罕坝已成为“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风沙通道,风起沙移,对首都而言就像是“站在屋顶向院里扬沙子”。要守护美好家园,必须让塞罕坝长起树来。但在黄沙遍地、寒冷贫瘠的塞罕坝,能否种出树是个巨大的问号。1961年冬天,时任林业部国营林场管理总局副局长刘琨带队前往塞罕坝勘查。策马于冰天雪地的茫茫荒原,远处一棵孤独的落叶松突然映入眼帘,走近一看,他惊叹道:“这棵松树少说也有150年。这是活的标本,证明塞罕坝可以长出参天大树。今天有一棵松,明天就会有亿万棵松。”这棵落叶松,由此成为塞罕坝的“功勋树”。1962年,来自18个省区市、24所大中专院校的毕业生和周边地区的干部职工,组成369人的建设大军,进驻塞罕坝,开启了造林创业之旅。六七十年过去,“荣怀杨”“功勋树”“焦桐”挺拔依旧。它们迎风生长的那片土地上,一棵又一棵树在沙地扎下根,一群群百姓也在新家园扎下根;在植绿护绿的进程中,家园因绿而美,群众因绿而富,实现了由贫困到小康的跨越……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始终没有忘记为了人民的初心使命,锚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书写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亲民爱民”的新篇章。寒来暑往,82岁的魏善民依然几十年如一日地守护着“焦桐”,在焦裕禄亲手栽种的泡桐树下向来人讲述焦书记的故事。“焦书记心里想的全是老百姓,共产党的干部什么时候都不能忘了这种精神。”他说,“‘焦桐’守护了我们,我们也要把它守护好。” 张荣怀亲手种下的“荣怀杨”。视频截图“对待困难,一是不怕,二是顶着干”如今,行走在右玉、兰考、塞罕坝的土地上,举目尽是郁郁葱葱、林浪翻滚,很难再见到当年风沙漫天的场景。然而,脚下踩着的沙土却提醒着人们,当年治沙、造林有多么不易。无霜期短、干旱少雨、高寒冷凉、土壤贫瘠、物资匮乏……这是右玉和塞罕坝开始造林时面临的同样难题。在右玉,老百姓间一直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借油不还借水还”,经常感叹“栽活一棵树,比养活一个娃还难哩!”第一批塞罕坝的创业者们则留下了这样的诗篇:“渴饮沟河水,饥食黑莜面。白天忙作业,夜宿草窝间。雨雪来查铺,鸟兽绕我眠。”1962年,刚踏上兰考土地的焦裕禄,却面临着另外一种难:这一年,春天风沙打毁了20万亩麦子,秋天内涝淹坏了30多万亩庄稼,碱地上有10万亩禾苗碱死,老百姓纷纷外出逃荒要饭。面对老天爷留下的难题,面对亟需守护的老百姓和家园,是退缩还是挑战?以焦裕禄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给出了坚定答案:“对待困难,一是不怕,二是顶着干!”为了应对“调苗难、栽植难、成活难”的“三难”问题,右玉干部群众经常到百里外的地方帮人家修剪树枝,用截下来的树枝做扦插;在沙地上挖鱼鳞坑聚水,从几十里外的沟底挑水,用小茶缸浇水;一次栽不活就栽两次、三次,三年、五年,甚至留下“八年三战黄沙洼”的壮举,打破“沙梁植树无法成活”的断言。在房无一间地无一垄、气候恶劣、粮食匮乏的条件下,白手起家的第一批塞罕坝建设者搭窝棚、住地窨,喝雪水、吃黑莜面。在面对罕见的“雨凇”灾害、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时,塞罕坝林场的干部职工含泪清理遭受灾害的林木,从头再来!焦裕禄则带领“三害”调查队在风里、雨里、沙窝里、激流里度过了一个月又一个月,方圆跋涉5000余里,查原因、找对策;他靠着一双铁脚板和一辆旧自行车,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跑遍全县140多个大队中的120多个。迎难而上、知难而进、艰苦奋斗、艰苦创业……正是凭着这股精神,右玉一棵“荣怀杨”变成数以亿计的“防沙林”,在沙地上实现了林木绿化率从不足0.3%到57%的绿色嬗变;塞罕坝一棵“功勋树”变成了一片林海,在荒原上书写了种植百万亩人工林的绿色奇迹;兰考则是“焦桐”遍野,成功治理了“三害”。树木扎根于沙地,精神之树也蔚然成林,泽被众生。几十年来,靠着当年养成的“不怕苦、不怕难”“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劲头,右玉和兰考在防风治沙的同时,有效破解资源禀赋的限制,努力发展富民产业,在原本贫瘠的土地上让农民实现了温饱,摆脱了贫困,同全国人民一道迈进全面小康社会;塞罕坝机械林场也获得“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称号,林场职工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经过千难万苦的右玉、兰考、塞罕坝,又面临着新的考题: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如何让老百姓更加富裕?如何让“绿水青山”更好转化为“金山银山”……“千难万难,畏难才最难。”站在右卫古城墙上,眺望着远方披着绿装的“黄沙洼”,今年80岁、曾经参加过当年造林会战的右玉县政协原主席王德功说,“只要不怕难、不怕苦,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也没有过不去的坎。当年是这样,现在仍然要这样。” 塞罕坝的“功勋树”。新华社记者王晓摄“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浑善达克沙地南缘,阳光透过茂林,留下斑驳光影。“看,这就是我造的林子。”微风越过松林缝隙,拂动塞罕坝千层板林场职工周赫的发梢。身为“90后”的他正带领工人自北向南渐次进行林冠下造林作业,高大的落叶松与白桦、云杉等树苗错落有致。眼下,塞罕坝“二次创业”如火如荼。“要把这来之不易的百万亩林海抚育好、管理好、保障好,建设健康、稳定、优质、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是必由之路。”塞罕坝机械林场场长于士涛说。从一棵松到一片林,从一片林到一片海,再到现在的森林抚育,三代塞罕坝建设者几十年如一日地干着造林营林这一件事,把“飞鸟不栖、黄沙遮天”的高寒荒原变成“苍翠连绵、繁花无尽”的国家森林公园。“树是一棵一棵栽下的,事情是一件一件办成的。”于士涛说,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将科学的蓝图一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干出的事业总能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飞鸽牌’的干部干‘永久牌’的事”。离开塞罕坝,来到右玉,记者又听到另外一段矢志造林的佳话。新中国成立75年来,右玉县22任县委书记坚持带领干部群众造林绿化,硬是将“不毛之地”变成“塞外绿洲”。在右玉精神展览馆,记者听到一位县委书记向树木和人民道歉的故事。那是20世纪80年代末,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右玉县发挥胡麻资源多的优势,建起了压板厂,每年贡献30万元左右的财政收入。后因胡麻欠收,就改拿树枝作原料,一些人甚至去砍树。时任县委书记姚焕斗心里很不是滋味,下令关了压板厂。在全县工作会上,姚焕斗作了公开检讨。他说:“我犯了错,要向右玉的一草一木道歉,向右玉人民道歉。”经得住诱惑、保持住定力,源于对树木的热爱与执着,更来自科学理性的认知。“像右玉这种地方,没有树木,老百姓就不能存活,更谈不上强县富民。不管时代如何变化,右玉植绿、护绿、营绿的蓝图不能换。”右玉县委书记马占文说。久久为功、利在长远,既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怀和定力,不折腾、不乱铺摊子,也要有科学求实的精神,不胡干、不蛮干。1963年冬,一场罕见的大雪,让遭受两次造林失败的塞罕坝年轻造林队伍士气低落,不少人打起了退堂鼓。王尚海等林场干部意识到,只有用种树成功的事实才能击败“下马风”。“山上能自然生长松树,不信机械造林不活!”反复试验改进机械,一块地一块地调查,一棵苗一棵苗分析……1964年马蹄坑“大会战”取得胜利,塞罕坝人的心定了下来。自此以后,1977年罕见的“雨凇”灾害、1980年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2012年启动石质荒山攻坚造林,这些困苦再未击垮顽强的塞罕坝人,反而积累下丰富的实践经验。60年来,他们攻克了高寒地区引种、育苗、造林等一系列技术难关,探索出“三锹半人工缝隙植苗法”“苗根蘸浆保水法”等一系列造林技术。正是在这些科学造林方法的支撑下,塞罕坝人才有了坚持不懈造林绿化的底气和作为。60余年前,地处九曲黄河最后一道弯的东坝头镇张庄村,是兰考最大的风沙口,和塞罕坝一样风起沙飞、不见天日。1962年,焦裕禄临危受命,到这里查风口追沙源,探索运用植树造林、翻淤压沙等方法治理“三害”。“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这是焦裕禄常说的一句话。担任兰考县委书记期间,他几乎跑遍兰考所有的大队,即使在病重期间,也拒绝只看材料听汇报,坚持亲自调查研究,在实践中探索破解一个又一个难题的办法。“焦书记凡事探求就里,带领大伙儿走的是一条科学求实的路。”兰考县委书记陈维忠说,当前高质量发展要求高,更需要坚持科学求实的精神,按照既定的蓝图,扎扎实实干下去。 用焦桐的根培育的泡桐树苗。新华社发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穿过两边布满林带的乡道,记者来到兰考县堌阳镇徐场村。沿街宅院里传出动听的琴瑟之声,循声走进一所小院,“90后”琴师徐亚冲正拨动琴弦,调试古琴。“制琴是我们致富的门路,弹琴也成了我们的新生活方式。”他说。从徐亚冲的父辈开始,兰考人就开始利用得天独厚的泡桐资源,制作古琴等民乐器。如今,徐场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乐器村”,105户人家中90多户做乐器、开乐坊,在这里生产的古筝、古琴、琵琶、中阮等乐器销往全国各地及海外20多个国家,年产值超800万元。泡桐,这个当年为了防风固沙种下的乡土树,如今已经成为帮助兰考强县富民的“致富树”。目前当地已集聚索菲亚、喜临门等26家家居行业龙头,木制品加工企业达2100余家,从业人员占全县人口的1/7,2023年集群产值423亿元。民族乐器及配套企业更是从无到有增至200余家,从业人员近2万人。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在兰考,不止是泡桐产业,经过持续不懈的生态治理和修复,当年的风沙、盐碱、内涝“三害”正转化为风电、特色农产品种植、全域水资源等支撑全县高质量发展的“三宝”。清晨,兰考县三义寨乡,一台台风力发电机高高耸立,在晨曦微露中转动。三义寨乡付楼村,一场农村能源革命初显成效。35户农家屋顶铺设光伏,加上光伏长廊、风电设备,一年可发电120多万度,不仅满足全村用电,还能额外获得阳光红利,年集体增收16万元。“当年焦裕禄在这里探风口、治风沙,如今我们借风能、太阳能打造‘零碳乡村’。”付楼村驻村第一书记裴东鑫说,将绿色能源与研学文旅、环境治理结合起来,曾经的贫困村建设成全国农村能源革命示范村。在右玉、塞罕坝,同样正在上演“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的精彩剧目,铺展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画卷。夜幕降临,繁星闪烁,悠扬的小提琴声在湖畔荡开。全年平均气温4.2摄氏度、57%的林木绿化率,右玉已成了绝佳的“避暑胜地”和天然“绿色氧吧”。在右玉县中陵湖旅游景区,游客们露天围坐在观景台,或炭炉烧烤、或饮酒煮茶,与山水林草相映成趣。15套水上“太空舱”一字排开,全景环绕式的落地窗尽览湖光月色,融生态观光、养生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这个规划面积6000亩的综合性水上旅游度假区,依托右玉县常门铺水库枢纽建设,带动不少周围村民就业,是右玉县打造差异化、特色化、集群化文旅康养产业格局的一个缩影。度假区酒店运营负责人善君玲说:“如今人们对高质量旅游休闲需求越来越旺盛,精细化旅游运营是大势所趋,我们要乘‘风’而行。”通过坚持不懈的造林绿化,右玉的天更蓝、地更绿、气候更宜人。依托这些优势,右玉集中发展生态旅游、赛马、足球训练、生态畜牧等特色产业,生态红利正在加速释放。同一片蓝天下,塞罕坝也迎来一年中最美的季节。仲夏时节,游客漫步塞罕坝,如同置身于一片绿色的海洋:百万亩林海涛声阵阵,600余种植物姿态万千,近200种大型真菌在林间悄然生长,260余种陆生野生脊椎动物在林间自由觅食……“狍子、灰鹤、大天鹅、野猪……这几年林场里的动物种类越来越丰富,春秋两季超过百万只候鸟在此停留。”塞罕坝机械林场副场长李永东说,如今塞罕坝的森林生态系统每年提供着超百亿元的生态服务价值,每年涵养水源2.84亿立方米,固定二氧化碳86.03万吨。从2014年开始,塞罕坝机械林场等已完成多个森林固碳生态产品项目开发,实现价值转化1600多万元。20多年来,“再造三个塞罕坝林场”项目总用工量达到3000多万人次,有效增加当地农民劳务收入。良好生态也吸引大量游客慕名前来,带动周边群众发展餐饮、农家乐等产业。时序轮转,万物生长。走进右玉的广袤林海、穿越塞罕坝的万顷澄碧、徜徉兰考的泡桐花海,树,让当地焕发了生机;绿色,孕育着未来的希望。从历史走向未来,“三棵树”下的人们更加坚信:只要心里装着百姓,迎难而上、艰苦奋斗,沿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路,一任接着一任干,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蓝图一定会照进现实。(参与记者:吴刚 刘扬涛 杜一方 刘振坤)
来源:7月17日《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新华每日电讯记者陈忠华 晏国政 张兴军
辽阔的中华大地上,挺立着三棵非同寻常的树。
一棵小叶杨、一棵落叶松、一棵泡桐,树种平平无奇,在当地却有着家喻户晓的称呼:“荣怀杨”“功勋树”“焦桐”。
几十载春秋,它们守望着美丽家园,守望着栽种它们的一方百姓,也守望着右玉精神、塞罕坝精神、焦裕禄精神的赓续延绵。
人们说,这三棵树种在昔日的荒凉沙地上,也种在老百姓的心坎上;它们是自然之树,也是精神之树,至今仍然熠熠生辉。
“‘焦桐’守护了我们
我们也要把它守护好”
盛夏,山西省右玉县苍头河畔,红旗口村的30多亩集体林地里绿树成荫,只见帐篷林立、人声鼎沸。昔日沙地不仅种出了树木,还“种”出了露营基地这一全新文旅业态,更“种”出了村民的好日子。
老百姓把地租给营地企业,把自家种的杂粮、养的羊卖给远来的游客,还有将近一半常住村民在营地务工……讲着现在的红火生活,红旗口村党支部书记郝明不禁又想起了当年的“恓惶”。
新中国成立初期,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的右玉县196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只有8000亩残次林,林木绿化率不足0.3%。“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三丈六尺高的老县城北城墙被沙土掩埋大半,粮食亩产不足25公斤,“男人走口外,女人挖苦菜”……风沙把右玉老百姓折腾得没法活了。
“人要在右玉生存,就得先让树在这里扎根。”1950年春天,新上任不久的县委书记张荣怀带着干部们来到距离红旗口村不远的苍头河畔,栽下了一棵棵杨树,拉开了右玉县长达数十年的造林绿化序幕。
如今,张荣怀亲手种下的那棵小叶杨已经有30多米高、两人合抱之粗,傲然挺立在苍头河公园里。
远在800多公里外的兰考县焦桐广场上,焦裕禄当年亲手种下的泡桐也是亭亭如盖,绿荫满园。
那是1963年的春天。地处九曲黄河最后一道弯的兰考县,正饱受风沙、盐碱、内涝“三害”困扰。全县粮食产量下降到历年来最低水平,外出逃荒的灾民络绎不绝。
怎么办?刚到兰考工作不久的县委书记焦裕禄在走访群众时得知种泡桐治沙的思路。趁着开春,他带领一班人来到县城边上的朱庄村。当年21岁的村民魏善民和焦裕禄组成“搭档”,一个刨坑,一个扛树苗。50亩泡桐林种好,焦裕禄见路边还有一棵瘦弱小苗,捡起来就挖坑种下。一甲子过去,当年那棵“小麻秆”已经长成巍峨模样,人们亲切地称它为“焦桐”。
在风沙肆虐的地方,只有种树才能挡住风沙;只有风沙停住,人才能活下去,才能有美丽的家园。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右玉和兰考人民可能不知道,在新中国的版图上,与他们一样抗争风沙的还有另外一群人。
塞罕坝,这个意为“美丽的高岭”的地方,距离首都北京不到200公里,地处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因长期滥伐等原因,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塞罕坝已成为“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风沙通道,风起沙移,对首都而言就像是“站在屋顶向院里扬沙子”。
要守护美好家园,必须让塞罕坝长起树来。但在黄沙遍地、寒冷贫瘠的塞罕坝,能否种出树是个巨大的问号。1961年冬天,时任林业部国营林场管理总局副局长刘琨带队前往塞罕坝勘查。策马于冰天雪地的茫茫荒原,远处一棵孤独的落叶松突然映入眼帘,走近一看,他惊叹道:“这棵松树少说也有150年。这是活的标本,证明塞罕坝可以长出参天大树。今天有一棵松,明天就会有亿万棵松。”
这棵落叶松,由此成为塞罕坝的“功勋树”。1962年,来自18个省区市、24所大中专院校的毕业生和周边地区的干部职工,组成369人的建设大军,进驻塞罕坝,开启了造林创业之旅。
六七十年过去,“荣怀杨”“功勋树”“焦桐”挺拔依旧。它们迎风生长的那片土地上,一棵又一棵树在沙地扎下根,一群群百姓也在新家园扎下根;在植绿护绿的进程中,家园因绿而美,群众因绿而富,实现了由贫困到小康的跨越……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始终没有忘记为了人民的初心使命,锚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书写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亲民爱民”的新篇章。
寒来暑往,82岁的魏善民依然几十年如一日地守护着“焦桐”,在焦裕禄亲手栽种的泡桐树下向来人讲述焦书记的故事。“焦书记心里想的全是老百姓,共产党的干部什么时候都不能忘了这种精神。”他说,“‘焦桐’守护了我们,我们也要把它守护好。”
“对待困难,
一是不怕,二是顶着干”
如今,行走在右玉、兰考、塞罕坝的土地上,举目尽是郁郁葱葱、林浪翻滚,很难再见到当年风沙漫天的场景。然而,脚下踩着的沙土却提醒着人们,当年治沙、造林有多么不易。
无霜期短、干旱少雨、高寒冷凉、土壤贫瘠、物资匮乏……这是右玉和塞罕坝开始造林时面临的同样难题。在右玉,老百姓间一直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借油不还借水还”,经常感叹“栽活一棵树,比养活一个娃还难哩!”第一批塞罕坝的创业者们则留下了这样的诗篇:“渴饮沟河水,饥食黑莜面。白天忙作业,夜宿草窝间。雨雪来查铺,鸟兽绕我眠。”
1962年,刚踏上兰考土地的焦裕禄,却面临着另外一种难:这一年,春天风沙打毁了20万亩麦子,秋天内涝淹坏了30多万亩庄稼,碱地上有10万亩禾苗碱死,老百姓纷纷外出逃荒要饭。
面对老天爷留下的难题,面对亟需守护的老百姓和家园,是退缩还是挑战?以焦裕禄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给出了坚定答案:“对待困难,一是不怕,二是顶着干!”
为了应对“调苗难、栽植难、成活难”的“三难”问题,右玉干部群众经常到百里外的地方帮人家修剪树枝,用截下来的树枝做扦插;在沙地上挖鱼鳞坑聚水,从几十里外的沟底挑水,用小茶缸浇水;一次栽不活就栽两次、三次,三年、五年,甚至留下“八年三战黄沙洼”的壮举,打破“沙梁植树无法成活”的断言。
在房无一间地无一垄、气候恶劣、粮食匮乏的条件下,白手起家的第一批塞罕坝建设者搭窝棚、住地窨,喝雪水、吃黑莜面。在面对罕见的“雨凇”灾害、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时,塞罕坝林场的干部职工含泪清理遭受灾害的林木,从头再来!
焦裕禄则带领“三害”调查队在风里、雨里、沙窝里、激流里度过了一个月又一个月,方圆跋涉5000余里,查原因、找对策;他靠着一双铁脚板和一辆旧自行车,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跑遍全县140多个大队中的120多个。
迎难而上、知难而进、艰苦奋斗、艰苦创业……正是凭着这股精神,右玉一棵“荣怀杨”变成数以亿计的“防沙林”,在沙地上实现了林木绿化率从不足0.3%到57%的绿色嬗变;塞罕坝一棵“功勋树”变成了一片林海,在荒原上书写了种植百万亩人工林的绿色奇迹;兰考则是“焦桐”遍野,成功治理了“三害”。
树木扎根于沙地,精神之树也蔚然成林,泽被众生。几十年来,靠着当年养成的“不怕苦、不怕难”“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劲头,右玉和兰考在防风治沙的同时,有效破解资源禀赋的限制,努力发展富民产业,在原本贫瘠的土地上让农民实现了温饱,摆脱了贫困,同全国人民一道迈进全面小康社会;塞罕坝机械林场也获得“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称号,林场职工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今,经过千难万苦的右玉、兰考、塞罕坝,又面临着新的考题: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如何让老百姓更加富裕?如何让“绿水青山”更好转化为“金山银山”……
“千难万难,畏难才最难。”站在右卫古城墙上,眺望着远方披着绿装的“黄沙洼”,今年80岁、曾经参加过当年造林会战的右玉县政协原主席王德功说,“只要不怕难、不怕苦,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也没有过不去的坎。当年是这样,现在仍然要这样。”
“一张蓝图绘到底,
一任接着一任干”
浑善达克沙地南缘,阳光透过茂林,留下斑驳光影。
“看,这就是我造的林子。”微风越过松林缝隙,拂动塞罕坝千层板林场职工周赫的发梢。身为“90后”的他正带领工人自北向南渐次进行林冠下造林作业,高大的落叶松与白桦、云杉等树苗错落有致。
眼下,塞罕坝“二次创业”如火如荼。“要把这来之不易的百万亩林海抚育好、管理好、保障好,建设健康、稳定、优质、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是必由之路。”塞罕坝机械林场场长于士涛说。
从一棵松到一片林,从一片林到一片海,再到现在的森林抚育,三代塞罕坝建设者几十年如一日地干着造林营林这一件事,把“飞鸟不栖、黄沙遮天”的高寒荒原变成“苍翠连绵、繁花无尽”的国家森林公园。“树是一棵一棵栽下的,事情是一件一件办成的。”于士涛说,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将科学的蓝图一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干出的事业总能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
“‘飞鸽牌’的干部干‘永久牌’的事”。离开塞罕坝,来到右玉,记者又听到另外一段矢志造林的佳话。新中国成立75年来,右玉县22任县委书记坚持带领干部群众造林绿化,硬是将“不毛之地”变成“塞外绿洲”。
在右玉精神展览馆,记者听到一位县委书记向树木和人民道歉的故事。那是20世纪80年代末,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右玉县发挥胡麻资源多的优势,建起了压板厂,每年贡献30万元左右的财政收入。后因胡麻欠收,就改拿树枝作原料,一些人甚至去砍树。时任县委书记姚焕斗心里很不是滋味,下令关了压板厂。在全县工作会上,姚焕斗作了公开检讨。他说:“我犯了错,要向右玉的一草一木道歉,向右玉人民道歉。”
经得住诱惑、保持住定力,源于对树木的热爱与执着,更来自科学理性的认知。“像右玉这种地方,没有树木,老百姓就不能存活,更谈不上强县富民。不管时代如何变化,右玉植绿、护绿、营绿的蓝图不能换。”右玉县委书记马占文说。
久久为功、利在长远,既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怀和定力,不折腾、不乱铺摊子,也要有科学求实的精神,不胡干、不蛮干。
1963年冬,一场罕见的大雪,让遭受两次造林失败的塞罕坝年轻造林队伍士气低落,不少人打起了退堂鼓。王尚海等林场干部意识到,只有用种树成功的事实才能击败“下马风”。
“山上能自然生长松树,不信机械造林不活!”反复试验改进机械,一块地一块地调查,一棵苗一棵苗分析……1964年马蹄坑“大会战”取得胜利,塞罕坝人的心定了下来。
自此以后,1977年罕见的“雨凇”灾害、1980年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2012年启动石质荒山攻坚造林,这些困苦再未击垮顽强的塞罕坝人,反而积累下丰富的实践经验。60年来,他们攻克了高寒地区引种、育苗、造林等一系列技术难关,探索出“三锹半人工缝隙植苗法”“苗根蘸浆保水法”等一系列造林技术。正是在这些科学造林方法的支撑下,塞罕坝人才有了坚持不懈造林绿化的底气和作为。
60余年前,地处九曲黄河最后一道弯的东坝头镇张庄村,是兰考最大的风沙口,和塞罕坝一样风起沙飞、不见天日。1962年,焦裕禄临危受命,到这里查风口追沙源,探索运用植树造林、翻淤压沙等方法治理“三害”。
“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这是焦裕禄常说的一句话。担任兰考县委书记期间,他几乎跑遍兰考所有的大队,即使在病重期间,也拒绝只看材料听汇报,坚持亲自调查研究,在实践中探索破解一个又一个难题的办法。
“焦书记凡事探求就里,带领大伙儿走的是一条科学求实的路。”兰考县委书记陈维忠说,当前高质量发展要求高,更需要坚持科学求实的精神,按照既定的蓝图,扎扎实实干下去。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穿过两边布满林带的乡道,记者来到兰考县堌阳镇徐场村。沿街宅院里传出动听的琴瑟之声,循声走进一所小院,“90后”琴师徐亚冲正拨动琴弦,调试古琴。“制琴是我们致富的门路,弹琴也成了我们的新生活方式。”他说。
从徐亚冲的父辈开始,兰考人就开始利用得天独厚的泡桐资源,制作古琴等民乐器。如今,徐场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乐器村”,105户人家中90多户做乐器、开乐坊,在这里生产的古筝、古琴、琵琶、中阮等乐器销往全国各地及海外20多个国家,年产值超800万元。
泡桐,这个当年为了防风固沙种下的乡土树,如今已经成为帮助兰考强县富民的“致富树”。目前当地已集聚索菲亚、喜临门等26家家居行业龙头,木制品加工企业达2100余家,从业人员占全县人口的1/7,2023年集群产值423亿元。民族乐器及配套企业更是从无到有增至200余家,从业人员近2万人。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在兰考,不止是泡桐产业,经过持续不懈的生态治理和修复,当年的风沙、盐碱、内涝“三害”正转化为风电、特色农产品种植、全域水资源等支撑全县高质量发展的“三宝”。
清晨,兰考县三义寨乡,一台台风力发电机高高耸立,在晨曦微露中转动。
三义寨乡付楼村,一场农村能源革命初显成效。35户农家屋顶铺设光伏,加上光伏长廊、风电设备,一年可发电120多万度,不仅满足全村用电,还能额外获得阳光红利,年集体增收16万元。
“当年焦裕禄在这里探风口、治风沙,如今我们借风能、太阳能打造‘零碳乡村’。”付楼村驻村第一书记裴东鑫说,将绿色能源与研学文旅、环境治理结合起来,曾经的贫困村建设成全国农村能源革命示范村。
在右玉、塞罕坝,同样正在上演“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的精彩剧目,铺展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画卷。
夜幕降临,繁星闪烁,悠扬的小提琴声在湖畔荡开。
全年平均气温4.2摄氏度、57%的林木绿化率,右玉已成了绝佳的“避暑胜地”和天然“绿色氧吧”。
在右玉县中陵湖旅游景区,游客们露天围坐在观景台,或炭炉烧烤、或饮酒煮茶,与山水林草相映成趣。15套水上“太空舱”一字排开,全景环绕式的落地窗尽览湖光月色,融生态观光、养生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
这个规划面积6000亩的综合性水上旅游度假区,依托右玉县常门铺水库枢纽建设,带动不少周围村民就业,是右玉县打造差异化、特色化、集群化文旅康养产业格局的一个缩影。度假区酒店运营负责人善君玲说:“如今人们对高质量旅游休闲需求越来越旺盛,精细化旅游运营是大势所趋,我们要乘‘风’而行。”
通过坚持不懈的造林绿化,右玉的天更蓝、地更绿、气候更宜人。依托这些优势,右玉集中发展生态旅游、赛马、足球训练、生态畜牧等特色产业,生态红利正在加速释放。
同一片蓝天下,塞罕坝也迎来一年中最美的季节。
仲夏时节,游客漫步塞罕坝,如同置身于一片绿色的海洋:百万亩林海涛声阵阵,600余种植物姿态万千,近200种大型真菌在林间悄然生长,260余种陆生野生脊椎动物在林间自由觅食……
“狍子、灰鹤、大天鹅、野猪……这几年林场里的动物种类越来越丰富,春秋两季超过百万只候鸟在此停留。”塞罕坝机械林场副场长李永东说,如今塞罕坝的森林生态系统每年提供着超百亿元的生态服务价值,每年涵养水源2.84亿立方米,固定二氧化碳86.03万吨。
从2014年开始,塞罕坝机械林场等已完成多个森林固碳生态产品项目开发,实现价值转化1600多万元。20多年来,“再造三个塞罕坝林场”项目总用工量达到3000多万人次,有效增加当地农民劳务收入。良好生态也吸引大量游客慕名前来,带动周边群众发展餐饮、农家乐等产业。
时序轮转,万物生长。走进右玉的广袤林海、穿越塞罕坝的万顷澄碧、徜徉兰考的泡桐花海,树,让当地焕发了生机;绿色,孕育着未来的希望。
从历史走向未来,“三棵树”下的人们更加坚信:只要心里装着百姓,迎难而上、艰苦奋斗,沿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路,一任接着一任干,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蓝图一定会照进现实。(参与记者:吴刚 刘扬涛 杜一方 刘振坤)